「散文」 沈园行,识得赤胆痴情陆放翁

作者:伐木丁丁||责编:一默

「散文」 沈园行,识得赤胆痴情陆放翁

又是人间四月天,我来到烟雨绍兴,走进梦幻沈园。

在乌篷船穿行的小河汊边,看见一个显目的红色路标:“爱情名园 沈园”,注明“向前100米”。在“沈氏园”的门前,竖立着陆游和唐琬的塑像。

沈园成为爱情名园,当然有道理。因为陆游、唐琬凄美的爱情故事流传近千年,自然成为沈园吸引游客的闪亮名片。

沈园,原是南宋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已有800多年历史。小桥流水怡人,绿树林荫悦目,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隐约其中,仿佛让人穿越千年岁月,领略到宋代园林寓情于景,极富诗情画意的风貌。循着花丛幽径前行,看见命名优雅的景观名称:断云情歌、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之鸣、宫墙怨柳……你就会慢慢融入陆唐爱情悲剧的情景,和陆游为此写下十多首诗词的缠绵悱恻的意境之中。

沈园入口处有断云石。陆游67岁到沈园曾写过诗句“断云幽梦事茫茫”。“断云”谐音“断缘”。此石竖中断成两半,但依然粘连紧密。似乎象征着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悲剧。

公元1145年,二十岁的陆游和唐琬喜结连理,婚后恩爱情深。可是陆游母亲却担心陆游沉溺于温柔乡中,有碍功名仕途发展,而且唐琬三年不能生育,有断子嗣之虞。以此为由逼迫陆游休妻。陆游无奈,只能与唐琬劳燕分飞,另娶王氏为妻。而唐琬也被迫改嫁给越州名士赵士程。

六年后,陆游在沈园与唐琬、赵士程夫妇不期而遇。陆游触景锥心,在粉壁上题《钗头凤》一阕: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后唐琬见陆游题壁词,感慨伤情,和《钗头凤》一阕: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后人读此两阕钗头凤,怎能不为之唏嘘叹惋。不久,唐琬因心结难解,一病不起,抑郁辞世。

「散文」 沈园行,识得赤胆痴情陆放翁



沈园里立有刻着陆游和唐琬两阕小令的钗头凤碑,誉为千古绝唱。

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倦游归来后多在山阴老家居住。晚年更是住在沈园附近,因为诗人对沈园具有特殊的感情,这是他与唐氏离异后唯一相见之处,也是永诀之所。老人常在沈园幽径踽踽独行,就会勾起对早已香消玉殒的唐琬的眷恋。他为倾诉难以释怀的深情,写下心血凝成的诗章。

63岁时,有人送来菊枕,引发与唐琬新婚制作菊枕的联想,留下“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的慨叹。

67岁在沈园,陆游看到当年题写《钗头凤》的半面破壁,感慨万千,写诗表白追缅祭奠的心境:

“坏壁旧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唐婉逝世四十年,75岁陆游旧地重游,写下《沈园》二绝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唐琬离世已过了四十春秋,照影惊鸿已一去不返,而泫然凭吊正表明诗人对唐琬的缱绻之情绵绵不绝,坚贞不渝。

81岁,陆游做梦游沈园,醒来写下《梦游沈家园》二首。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池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耄耋放翁已怕再游沈园更伤情,唯愿梦中会见泉下芳魂。读来字字泣血,句句惊心。

82岁的陆游对唐琬仍是念念难忘,“城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来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老病缠身的陆游以孤鹤自况,预感能来沈园凭吊的时日不多了。

84岁的陆游,在辞世前一年春天,再游沈园。诗云: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春花如锦依旧,人生似梦匆匆。美人已作土,何日再相逢?陆游定是老泪纵横,写下凭吊唐琬的最后一首告别诗。

陆游在六十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为宣示对唐琬刻骨铭心的挚爱深情,写下了十多首诗词。陆游堪称痴情人也。

然而,你走进务观堂、安丰堂,看过陆游史迹陈列馆后,你就会深刻体会到,陆游不是卿卿我我、吟风弄月的西厢张生、红楼宝玉,而是如他自许的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爱国志士,是“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的雄奇豪放诗人。

公元1171年,46岁的陆游,应召为四川宣抚使王炎之军幕,曾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平戎策》。他常到大散关、定军山等前方要塞巡逻。后平戎策被朝廷舍弃,南郑幕府被遣散。这段只有七个月军旅岁月,却成陆游终生萦怀的记忆,也为他的诗词创作开拓新的领域,呈现出雄浑悲壮的气派。

「散文」 沈园行,识得赤胆痴情陆放翁


陆游一生为抗金复国殚精竭力,无奈请缨无果,屡遭迁徙。晚年退居山阴,依然在诗词中呐喊明志:“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公元1186年春,61岁的陆游赋闲山阴时写有传世之作《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既回忆跃马扬鞭的军旅时光,又抒发了对山河破碎,收复无望,“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愤慨。

公元1189年退隐山阴故居长达十二年、已经64岁的陆游,以同样的心境写下《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7岁的陆游在一个风雨大作之夜写下壮心不已的慷慨悲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每每朗读陆游这些慷慨激昂的诗词,就会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所感染,热血沸腾,荡气回肠。

85岁的陆游听说大军北伐失败,力主北伐的韩侂胄被杀害,以致悲愤交加,忧怨成疾,溘然长逝。临终他写下了这首绝笔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诗传达出诗人弥留之际因为山河破碎的国土尚未收复的无穷遗恨,也有对北定中原的殷切期盼。此诗直抒胸臆,不事雕琢,却悲壮激昂,动人心魄。

沈园一行,方悟出对陆放翁,须多面仰望之。

一面是“位卑未敢忘忧国”,
“杜门忧国复忧民”,仍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笔下悲壮豪情出塞曲。

另一面,沈园凭吊,孤鹤悲鸣,回眸昔日伤心事,梦断香消一泫然,心中凄凉悱恻长恨歌。

一世痴情,虽痴情遗恨,依旧海枯石烂无悔;

一心报国,却报国无门,仍然矢志忠心不渝。

这才是赤胆痴情一放翁!壮哉!快哉!
(辛丑暮春 于绍兴)


「散文」 沈园行,识得赤胆痴情陆放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泉下   山阴   痴情   壮心不已   山河破碎   中原   遗恨   铁马   惊鸿   伤情   悲壮   城南   美文   公元   诗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