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在囧途

人在囧途

许是工作时,一直呆在高墙下的小院里,像鸟儿一样,被关着,到了假期,三润子带着妻子玲子,开了车,就去逛去了。孩子中学刚毕业,个子老高,是个小伙子了,对前途,充满希望,又迷茫,喜欢和同学呆在一块,三润子和玲子两个人,上路了。

三润子先开车,翻越重重群山,到了平原上,一个镇子附近有个村庄里,兄弟在这当了上门女婿,兄弟媳妇,生了孩子之后,长年不在家呆。母亲只好来到这,帮忙照看孩子。兄弟的岳父,已经苍老,有时打打临工,许多的时候,就在村庄里闲逛。兄弟为了支撑家里的日子,长年在外打工,把钱寄回来。母亲领着孩子,已经有许多年了,落地不久,母亲就开始领。最初在家乡村庄,现在,渐渐长大,能说话,会走路,到处跑着玩,到了上学的年龄。家乡山里,没有上学的条件,母亲只好跟着到了山外平原上,照看孩子。

天气酷热,兄弟也正好休假,从很远的地方赶了回来,看孩子,也看母亲,看看家。

三润子和玲子去了,兄弟很是高兴,母亲也一样高兴,兄弟买了许多菜回来,玲子和母亲一块,忙着弄菜。孩子也跟着兴奋,时儿玩着手机,时儿打开电视看,时儿拿着玩具玩。三润子和兄弟,就坐在桌子旁,喝茶,说话。

兄弟样子依旧,只是,人更瘦了。看着,三润子知道兄弟肩膀上和心里的担子,一样的重,心里很同情,也难过,只是,不知道怎样安慰兄弟。

山里,毕业的儿子,和同学在一块,心里明白,考不上学,很迷茫,同时,也充满希望,想着要去都市里,,寻找梦想,干一番事业出来,很有雄心的样子。

母亲和玲子,弄好了菜,端上了桌子,摆好了筷子,杯子,兄弟拿出了啤酒。

兄弟的岳父,也回来了,人依旧又黑又瘦,见了三润子,微笑着,打了招呼,问候着:“来了?”

三润子说:“来了。”忙让他坐,他就在三润子旁边坐下了。

兄弟和母亲,一脸蓦然,对兄弟的岳父,一种鄙弃,不屑的感觉。

三润子的心里知道,母亲和兄弟,都把他的女儿,和兄弟结婚之后,生了孩子,又长年不在家呆,在外边浪荡的事情,怪罪在父亲身上,说他对女儿家教不严,也想着让他,把女儿喊回来,领孩子,过日子。可是,女儿大了,有自己的心,自己的想法,他也管不了,只能默默承受着母亲和兄弟的责怪。

三润子知道兄弟这事情,也没有办法帮助,想着许是兄弟的媳妇,年龄小,从小没有母亲,缺少母爱,家教,让兄弟忍耐一些时候,到时候年龄大了,成熟了,懂得了生活,自然会回来。

吃饭的时候,母亲和兄弟,不听的劝三润子和玲子吃菜,兄弟陪着三润子喝酒,这让三润子的心里,感到特别的暖。呆在山里,工作单位里,熟悉的人,越来越少,年轻的人,虽然充满青春,活力,与自己是两代人,有了鸿沟,再找不到记忆里,温暖的感觉。家乡村庄里,人日益稀少,亲人分散在各个地方,乡邻能走开的,都走了,有到镇子居住,有到城里居住。有在外边各个地方干活,村庄变得空荡,被荒草和坟包围,让三润子感到孤独。母亲和兄弟温暖了三润子的心。

不过,母亲和兄弟,对兄弟的岳父,显得冷淡,还唠叨了一些话,说他没有管教好女儿,让他让女儿回来。幸好的是,他一直微笑,没有在意兄弟和母亲的冷淡,也没有在意他们的唠叨,而是说:“过些日子,她跑够了,懂事了,就会回来。”然后,举着杯子,陪三润子喝酒,一样温暖了三润子的心。

席间,不再唠叨兄弟岳父,母亲说着她在家里,领着孩子的事情,说孩子怎样懂事,一旁的孩子,依偎着她,一副幸福的样子,微笑着。兄弟说着,他在 工地上的事情。三润子也说着她工作上的事情,说着,互相了解,心里也就暖了起来。

就这样,酒一直喝到尽兴才散。

天气热,屋子了也热,兄弟开了电扇,三润子和玲子一躺是上床,就睡着了。

醒来,是第二天早晨。三润子和玲子起来,母亲和兄弟,也起来了,孩子也起来了了。兄弟越发起来了,已经出去干活了。

洗漱结束,母亲给孩子找了奶,孩子很幸福的喝着,然后,给换了新衣服,三润子跟着兄弟一块,送孩子去学校。

孩子很兴奋,一脸微笑,格外幸福的样子。三润子想,孩子这样的幸福的时刻,格外稀少。

送走了孩子,三润子和兄弟回家,一路默默的。三润子心里想着,兄弟在家乡山里村庄,年龄很大了,找不到媳妇,后来通过人介绍,认识了这户人家的女子,就病急乱投医,带了他多年积攒的钱,迫不及待的到了这户人家,当了上门女婿,此时落下了如此的境遇。

三润子知道兄弟内心的苦楚,无法帮助,一直劝兄弟,忍让着,不为别的,只为了孩子,先把日子过着,也许将来,他媳妇真的懂事了,就回来了,过着幸福的日子。

三润子想着,不急着去内心想着的远方,就在兄弟家,多呆些日子,陪陪兄弟,也陪陪日益苍老的母亲,缺少母爱的孩子,带给他温暖,同时也温暖了自己的内心。

回去,母亲已经做好了饭,吃过了饭,兄弟说要去逛。

然后,三润子开了车,和兄弟,玲子一块,去逛。

开出了村庄,就是宽阔乌黑的柏油路。路一边通向都市,一边通向山里。兄弟说:“往山脚下,一条河边去。”

远方,是隐约的群山,群山依偎着一个镇子,在镇子外边,有大片的稻田,绿油油的。稻田包围着荷塘,荷叶巨大,碧绿,碧绿的,荷花打着花骨朵,也有盛开的。

三润子心里就想着,这个地方,是个山清水秀,很是优美的地方,比起家乡,好多了。心里也多么盼望,兄弟能够忍让,将来一定有幸福的日子,不为了自己,为了孩子。

没有一会儿,穿过镇子,到了河边。河水清澈,河里有鱼儿。玲子去河边,捉鱼儿去了。三润子和兄弟,就坐在河边,说着话,虽然说了其他一些话语,可是,兄弟的话语,最多的,还是关于他的媳妇,关于他未来的生活。

兄弟说,不知道他女人怎样想的,如果安心在家呆,他能挣钱,什么样幸福的日子都能过。

兄弟说,他也不知道,他将来的日子如何。

三润子默默听着,不知道说什么,内心里,同情兄弟,只盼望他的将来,女人能回来,有渴望的幸福生活。

三润子本想在兄弟家,多呆些日子,陪伴他们。可是,母亲和兄弟,与兄弟岳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不是争吵,就是骂架,这让三润子受不了。

儿子也告诉了他,他已经到了都市,住进了小屋里。

都市里的小屋,是三润子辛苦了多年,交了首付,简单装修后,买下的。屋子很小,仅仅能容他和妻子生活。此时,儿子已经长大,要侵占他的领地。为了让儿子不再迷茫,能寻找到他内心的希望,三润子不准备回都市小屋了,也感到,呆在都市小屋,像笼子里的鸟儿一样。正在假期里,三润子就渴望像鸟儿飞出笼子一样,放飞自己。

三润子前些年,去了许多地方,只是,西边的西藏,或者新疆没有去。

想着西藏海拔高,害怕缺氧,有去无回,不敢去。就想着去新疆了。

想好了后,没有多思考什么,给兄弟和母亲告别了之后,带了东西,开了车,开了导航,一路往新疆去。

三润子选择了不走高速,走地方路。每天走一些路程,哪好玩,就在哪停下,哪天黑了,就在哪歇。

三润子知道,从兄弟家,去新疆,有很远的路途,几千公里,不过,他有信心,用这样龟行的速度,一定能够到达新疆,况且,假期刚开始不久,他有的是时间。

三润子根据导航,穿过村庄,穿过镇子,依着路,一直往新疆的方向走。

三润子也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今天要赶到甘肃的某个地方。

想好了后,在使出城镇,路宽阔起来之后,三润子就加足马力,快速,平稳的开着车,一路向前。也放着音乐,在阳光中,看着新鲜的风景,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到格外的惬意。

就在这时,儿子打来电话,说要生活费。三润子给儿子发了过去,又叮嘱了一些事情,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在家做饭,要关好煤气,睡觉要锁好门。一一安排好之后,三润子的心,就越发的安然了,开着车,惬意的一路向前。

穿过有个城市,接着穿过几个县城,渐渐的,一点点走向前方,前方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未知。

就在三润子真高兴的时候,忽然感到车的方向,有些打不稳,车前边的一个轮子,发出异响,还有一起一伏的奇怪的感觉。车以前没有这样的状况。

三润子的心里,看着这陌生的地方,公路上,疾驰而过的车辆,心里有些慌乱。玲子也有些着急。三润子在路旁停好了车,下车看了看,没有什么问题。车胎的气好着,其他地方,也看不出什么问题。看了一下公路,起伏不平,就想着是路的问题,就又上了车,对妻子说了,是路的问题。玲子放了心,三润子依旧开车往前。果真,到了路平坦的地方,车的这样的症状,消失了,三润子就相信了自己的判断,放了心。一路,又惬意的开车往前。

可是,在进过一个镇子,过了一个十字路口,不远处,就是一个县城时,车再次出现状况,发出异响,一起一伏的,方向摆动,有些掌握不住。正好,路里,就有一个修理厂,三润子把车,开了进去。

对着大门,是一排彩钢瓦盖的工棚。左边,一个烤漆房,右边,一排平房,大门两边,是围墙。中间,一个铺了水泥地面的场院。修理厂比较大,工具齐全。

三润子在场院里,停好车,从平房里,一间屋子,走出一个穿着制服的人,个子不高,人瘦瘦的,一脸微笑。三润子就对他说车哪坏了,有什么感觉。修理的人听后,就把车开到升降机前,升了起来。这转转,哪看看,很快,查出了车有什么问题,说是前球笼套有什么问题。三润子听着他的口音,有点儿像自己山里一个县里人的口音,他有个亲戚,就是那个县的,听着亲切,没有陌生的感觉。然后,问询了价钱,修理的人说了,三润子感到不贵,就答应他修。

太阳火辣辣的,三润子就在工棚里,找了个地方坐下,玲子去买水去了。

修理的人用工具,在吱吱的声音里,很快把车轮卸了下来。卸下来后,很快,他又排除了最初发现的问题,说是车的减震器顶端却润滑的油,他搬动轮盘,三润子听着,果真是那样的里声响。他撬开顶端的胶盖子,加了润滑的机油,果真不响了。然后,装上了车轮,在场院里,前后开动,车没有任何的响声,而且,还格外利索。

三润子想,就修理这样一点儿问题,不给钱,耽误了修理师傅的功夫,给钱的确不好说给多少。就想着车空调一直不制冷,一侧车门的器开裂了,后备箱的锁子坏了,看他能否修理。修理的师傅看了之后,说都能修理。给出的价钱,比三润子以前修车时的价钱低,三润子很高兴,就决定让这师傅修车。车修好了之后,就可以放心上路,往目的地赶。

修车的师傅,给空调管路打压,测有漏气的地方没有。然后,打了电话,联系后备箱的锁子。接着,就把一侧车门开裂的漆,往下刮。

临近中午的天气,天空灰蒙蒙的,太阳炽热,地面升腾着热浪,工棚里很热。修理的师傅对三润子说,这车修理好,需要有些时间,让他可以去逛逛。并告诉三润子,有几个唐朝的皇帝的陵墓,就在附近。比较近的,是乾陵,武则天和李治的墓。坐公交很容易就能去。

听了后,三润子就激动起来,问修理的师傅:“真的吗?”

修理的师傅说:“我就是这的人,能骗你吗?”

三润子以前在手机里,看过唐朝帝王的陵寝,记住了乾陵,没有想到,此时离乾陵这样的近。也许,车在这个地方出现了故障,是意外,也是天意,是让他去看乾陵。

想着,三润子格外兴奋。

玲子也买了水来了,三润子给了师傅一瓶,和玲子就往乾陵赶。

在修理厂门外,不远的地方,有公交站牌,没有等多久,就来了车,三润子和玲子上了车。

车上没有什么人,除了开车师傅,就是三润子和玲子两个人,车内心很干净,开着空调,格外舒适。

当开车的师傅,听说三润子要去乾陵,就打了电话,没有多久,车到了前边一个十字路口口,有个站点,有辆公交车停在那,等候着三润子,是这个公交车师傅,打的电话吧!三润子感到着公交车师傅,服务真的热情、周到,心里很是感动。

再上了一辆公交车,车上依旧没有什么人,除了师傅,就是三润子和玲子,公交车上,一样开着空调,格外干净,很舒适。

公交车师傅很年轻,二十来岁的样子。

没有多久,三润子就和公交车师傅说上了话,从他的话语里,可以知道,开公交车很累,每天十几个小时。坐车的人少,每天都亏欠,他的工资也就不高,幸亏上边有补助,要不挣不到钱。

接着,从他的嘴里,知道他就是这个县城的人,图离家近,没有生活压力,这些工资也能养活自己,所以就干去。

当知道三润子和妻子去乾陵的时候,师傅更加热情,给三润子说他家就在乾陵下,乾陵怎样。

就这样说着,没有多久,车就在乾陵脚下进了站,停稳当了。三润子和师傅说过再见,去买了门票,就迫不及待的登乾陵了。

抬头望山上看去,那对乳峰,高高耸立,山顶上,修着雀台,一切与三润子看过的视频一样。

三润子依着台阶,往山上去。台阶在两座乳峰间。

山势并不陡峭,平缓的立上去的,台阶也不陡峭,缓缓的依着山势,往山上去,走一段台阶,还有一个平台。

台阶两边,满是绿色的树木,树下阴翳,有居住在山峰下的人,在台阶旁,自己场院旁,摆了摊点,出卖一些手绘的十二生肖物品,还买凉皮,凉风。三润子对着里风俗,文化不尽懂,十二生肖物品虽然好看,却不行买,就吃了凉风。凉风爽滑,吃着解渴、生津。吃过了凉风,三润子身上的汗退去,也不感到怎样酷热,浑身有了力气,往山上爬去。玲子也吃了凉粉,默默的跟着三润子,一块往山上爬。

临近山顶平台,台阶旁,修的有高高伸出路旁的平台,三润子走上平台,放眼是平原,平原里,就是县城,楼房像竹林一样立着。三润子想着那开公交车的师傅,此时一定开着公交,在县城里讨生活。想着自己,有种豪迈的感觉。可是,想着一旦收假,就要进入山里,被关在小院里,呆在高墙下的四角天空下,人就像笼子里的鸟儿,守着同事的倾轧,孩子的无休止的喧闹。三润子又感到,他其实比那公交车师傅一样辛苦,都一样为了生活,而辛苦奔波。他承受了山里的寂寞,小院里的辛苦,才换来了没有工作束缚后的轻松、自由,有了难得的幸福。三润子心里对公交车师傅,甚至兄弟说,熬过艰难,其实你们一样也有幸福的生活。

再看山上,离平台很近了,离两座乳峰也很近了。

三润子和玲子,上了平台,乳峰在两边,往里看去,远方一座山,高高耸立,山上有白花花的石头,也有绿色的树木。在山与台阶尽头,是一座山梁,山梁上,修了宽阔的道路。道路两边,是石兽,石像。外边,是绿色的树木。树木下,有林荫小道。

头上的天碧蓝,太阳炽热。三润子的心里,很是兴奋,依着宽阔的道路,往里去,看远方的山峰,也看两边的石像,石兽。感到这宽阔的道路,上下坡路,走起来,才感到是缓缓的上坡。许是人所在的位置,与山梁之间形成的视觉差,才造成了这样的错觉。

路上,和旁边的林荫道里,有往上走的游客,也有参观结束,下来的游客。有散客,也有组团的,导游拿着喇叭,介绍这这做陵墓,那个朝代的故事。那个朝代,已经久远,那个朝代的事情,仿佛在昨天,人尽皆知。三润子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仿佛时光倒流,回到那个时代。三润子感到,那个朝代,对王孙贵族来说,有时有灾难,可是,对百姓,尤其是文人来说,却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留下了那一串串的名字,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一首首醉人的诗歌。三润子感到,如果没有那个朝代,那么,将让尘世的人,感到人世的平淡,和寂寞。

走过神道,眼前出现了两座城台,两座城台前边,有一座碑,一座碑上,刻着经文,一边就是无字碑。无字碑很高,顶子上刻着龙。听导游说,碑上本来屋子,只是,在元以后的文人,雅士来到这里,刻下了一些字。也知道这做碑,为什么屋子,是一代女皇,感到他的功绩碑文无法记载,还是自己的功过是非,让后入评说。

走过城台,每座城台里边,有整齐站立的石俑,只是,都没有头。

再走几步台阶,面前出现了两块碑,告诉人,后边山里,埋葬的墓主人。一对夫妻,两个君王。墓碑后,到山脚下,是很大的坪坝,坪坝里,整齐的栽着树木,树木四周,有木条椅子,供人歇凉,乘坐。

走到坪坝尽头,就是山脚,到山梁上,再没有道路,只有泥土小路。

太阳炽热,山峻高,这对夫妻,两个君王的故事,都知道,不去评说。也许,在尘世,他们有恩怨,此时,作为夫妻,静静等待躺在山里,享受作为平凡人的生活,还是不去打扰。

往回走的时候,三润子不再想这座陵寝,墓里的主人的故事,都知道,而是惊叹,这个地方的秀丽,真的是风水宝地。

三润子就想到了袁天罡,李淳风的故事,看这座地,他们有个用的簪子,穿过了一个埋在地下的铜钱的眼,才有了一代女皇夫妻,这座陵墓,富有风水的宝地。

回到修车的地方,三润子才从那兴奋,和激动中清醒过来,才知道,为了去看一代女皇的墓,欣赏那风水宝地,和玲子买了门票,花了不少的钱。不过,心里感到值得。

看了车,一些地方,都已经修理好,车门的漆,让三润子不太满意,修理的师傅说:“如果要修到满意,需要多少钱。”

三润子知道,如果不按照师傅说的做,就无法修到他满意,这之前的钱,也就白花了。然后,同意给师傅加钱,修到他满意。

一切说好,师傅又告诉三润子,在附近不远一个地方,有个地方好玩,那叫:昭陵,埋葬有代君王。在陵墓附近,有个村子,有各种小吃,还有酒吧,很好玩。

听说后,三润子知道,车修好,到明天了,就和修车的师傅告别,往那个地方赶去。

还没有到昭陵,也没有见到那个村子,出租车师傅,已经告诉了一切。

出租车师傅对三润子说,昭陵的山,有多么险峻,一般难以登上去,然后,告诉三润子,他什么时候登上去过,山看似陡峭,可是,在山顶上,有个坪坝,坪坝上,有很巨大的石头,他不知道怎样上去的。

然后,他就给三润子说,有关昭陵里,那为帝王的故事。说着,说着,眼前就出现了那座山。出租车师傅说,这座山很奇特,在不同的角度,山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而且,人在动,山也动。三润子依着他说的方向看去,那道山梁,山梁上,分布中许多山头,就是昭陵的那座山头,真的很奇特,一切入师傅说的一样。三润子就感叹,到底是一代君王的陵寝,真的不同。

天在暮色里,太阳一点点往山头落下去,把余晖撒下来,暮色一点点来临,那座山,越发神秘,奇特。

只是,三润子感到,他已经攀登过乾陵,就不想再去攀登昭陵,昭陵险峻,他怕自己攀登不上来,心里只在昭陵下的村庄里。出租车师傅,就给三润子介绍这座村庄,村庄有些历史了。三润子还想听他讲述,已经到了村庄外边,三润子只好下车,自己去看。

站在村头,能看到余晖下,暮色里的昭陵,山头高高耸立,因为在正面,正对着三润子。三润子不动,山也不动了,山是那样的巍峨,就如陵寝里的帝王。三润子沉思着,感叹着,远远的拍了照,然后,走进了村庄。

村庄里,有许多小巷子,路纵横交错。巷子两边,都是古朴的房子。有的巷子里,是各种小吃。有的巷子里,是酒吧。有的巷子里,还有戏楼。充满了各种风味,各种情调。

三润子和玲子把村子走了个遍,惊叹这个村子,如此的富有情调,如此美丽,富有各种滋味。

然后,在村庄中间,一座木板房前的坪坝里,坐在桌子边,点了小吃的吃了。然后,有进入一条巷子,全部都是酒吧。在灯光和音乐声里,让人感到情调,感到活力。酒吧前的歌手,放开了喉咙,唱着流行的,现代的歌,音乐震天的响,灯光在闪烁。

三润子和玲子,找了个酒吧,在桌子旁,坐了下来,点了果盘,点了啤酒,饮料,边吃,边喝。三润子喝啤酒,玲子喝饮料。三润子想着,和玲子从恋爱,到结婚,很是仓促,没有操办,也没有旅行,人到中年,孩子也渐渐长大,终于以此时旅行,弥补内心的缺憾。

旁边,也都是一样听歌,吃果盘,喝啤酒的人。三润子不知道,这些人因为什么原因,来到这个村庄,只是明白一点,也许都是内心缺少温暖的人,此时,在音乐和啤酒里,寻找温暖,在一时的醉意里,忘却漂泊,寻找到归宿。

三润子感到,这个村庄,应该如此热闹,因为,在附近的山里,一代君王所在的时代,就是如此热闹。也许,此时的村庄,村庄里的人,都是在默默的陪伴一代君王。

不知不觉间,天亮了。三润子和玲子,离开村庄,回头看昭陵,山巍峨,随着他们在动,变换着形状。一直到他们远去,再见不到山为止。

赶到修理厂,发现的车的问题,车门的漆,都已经修好,车门光洁如新,闪耀着光泽,三润子给修车的师傅付了钱,又准备上路了。

就在这时,他从网络上了解到,新疆因为疫情,不能进去了。熟悉的人,也让他不要去。他再计算了下身上所剩的钱,不足以支撑他再往前行。

心里有时感到有些失落。就在这时,手机导航上,显示着离马嵬坡很尽。

三润子知道马嵬坡发生的故事,也知道有代美人,杨玉环在马嵬坡自缢。

于是,带着兴致,往马嵬坡赶,看看那个地方,看看那代美人,长眠的地方。

三润子忘却了不能像预想的一样,去新疆的失落,带着兴奋,开车听着导航,往马嵬坡赶。

头上的天,碧蓝,空气清新,早晨的阳光,不炽热,很是明净。

一会儿穿过镇子,一会儿穿过村庄,一会儿穿过田地。镇子和村庄里,有人摆的摊点,在买这早点,人们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 。三润子喝了一夜的酒,虽然不晕,却不感到饿,玲子一饿说不饿,就有路向前。田地里,庄稼快成熟了。果树很是多,有苹果,桃子。人们忙着采摘,出售。

就在车一点点的临近马嵬坡,快进入一个村庄,在过了一道减速带之后,车前边,再次发出异响,格吧格吧的,车轮摆动,方向难以握住。

三润子感到惊异,不过,保持震惊,在车进入村庄,不管挂挡,或者不挂当,车是再不能前进,发出响声。

玲子有些慌乱,三润子面对着陌生的地方,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有些慌乱。

不过,他依旧保持着镇静,在村庄里,走了一圈。见到有些人家面前,有农用车,也有小车。找了第一家,男人答应拖,价钱合理,可是,女人不让他去。

后来,就有人来围观,告诉 三润子,要怎样,怎样。三润子知道,这些人,都是看热闹的,如果听他们的话,也许会多花钱,也许办不成任何的事情。就让玲子推车,出了村庄,在路边,坐了许久,联系了拖车的,价钱太贵。就在这时,身旁有农用车经过,三润子去给他说,想请他拖车,价钱说好了之后,这人答应拖。把农用车拖回去了,拿了绳子,开了小车,来给三润子拖车。这是个中年人,脸色黝黑,一看,是个稳当人,实在人,三润子就放心让他拖。

一气拖到马嵬坡下的镇子,马嵬坡虽然在望,镇子里边,就是杨玉环的墓,三润子却不能去看。拖车的人,很是热心,通过打听,知道了修理厂的位置,穿过镇子,到了一个小县城的西边路口,把车拖进了修理厂,修理厂的人,热情的凑上来,把车推进了修车间,三润子给拖车的人,付了钱,给了一瓶饮料,内心充满感激,和他告辞,他开车回去了。

三润子进入修理的车间,修车的人,检查出了车的问题,是球笼套坏了,里边轴承的钢珠,彻底脱落。前边修理的师傅,已经检查出来问题,遗憾的是没有卸下来看,没有彻底排除问题,导致了车在临近马嵬坡的村庄里,彻底坏掉。

不过,三润子想着那个师傅的热情,价钱也不贵,修理好的地方,并不怪这个师傅,因为他那修理厂,没有检测的仪器,而且,这个部件,在胶皮里边包裹着,不彻底坏掉,是那样发现,修理的。

问了这修理厂,价钱也不贵,只是,因为车上老旧车型,这配件需要打听,明天看能不能送来配件。

三润子想了之后,感到虽然人在囧途,不过,一直能如此了,车就让慢慢修,他也正好理用这时间,去马嵬坡,去看杨玉环的墓。

先是坐公交,到了一个路口,接着,坐了摩的,依着宽阔的路,往山上去。

上到山坡山腰,摩的挣的嗡嗡响,三润子正操心爬不上去,摩的依着一道横向的路,很是快速,平稳前行。没有多久,摩的停下,下了车,个门洞出现在面前,门洞上写着:马嵬坡几个字。门洞顶上,有城楼,城楼上,有手握兵器,穿着铠甲的士兵塑像。

进入门洞,右边,是通向小吃街,作坊街。左边,是假山,山上有塔,有神佛的像。再往左去,有坪坝,坪坝外,有廊亭。依着一条石阶,往山上去。走不远,有土丘的门洞,门洞旁,挂着旗帜,上边写着:马嵬驿。

再上有个坪坝,有一座房屋,房屋前,有一个花圃,花圃里,草木成荫,在草木间,有人物的塑像。三润子听了音乐,再看那塑像,渐渐的,明白了什么,这些塑像,也许就是还原当初马嵬坡事变的场景。

旁边,依旧有城楼,有穿着铠甲,握着兵器的士兵。

三润子就知道,这个地方,并不上诗情画意的地方,在那个时代,是行兵的驿站,因为在这里,发生了哗变,这里就充满了血腥的味道。

其他死了什么人,三润子不去探究,只绝代美人,在此殒命,只让人叹息。而这个地方,也因为了这事变,这个绝代美人,而让人铭记。

三润子一直走到山梁,山梁上,是很宽敞的坪坝,修了各种旅游设施。山梁是黄土梁,梁下,是镇子,是平原。山梁就给人苍凉,雄浑的感觉。

三润子再依着台阶,到了小吃街,吃了小吃。走出小吃街,见到了一些游乐设施,也见到了正在修剪的水池,感到这个地方,将渐渐的变成游乐场地,许多人到这来,并不是为了探究那段历史,凭吊什么,而是游玩。这个地方,那份苍凉,血腥的气氛,就冲淡了。

离开马嵬坡,三润子才知道,杨玉环的墓,在另外一个地方,在山梁下镇子西边,路里就是。是人死,过了一段时间,埋葬在那个地方。

知道了这些后,三润子就寻找杨玉环的墓,往那赶。

从山梁上,依着路,往镇子走的时候,三润子把这几天,看的几个墓葬,联系了起来。乾陵,昭陵,马嵬坡。他们之间,看似没有联系,可是,却因为血缘,因为身份,而有了各种关系。那其实是爷爷,儿子,孙子之间的关系。也许他们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三润子知道,那些历史,人们从正史,野史里都懂,无需他再说什么。

三润子只想说,到了孙子辈,孙子和他的女人的最后结局,都是那样的凄凉,与他们的爷爷,父亲,完全不一样。 只感到,政治上的事情,无法说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切在岁月的流淌下,在岁月的侵蚀下,变换太快,只让人凭吊,让人沉思。

而三润子也感到,与这几个陵寝,陵寝里的人,没有一点儿关系,不管何时,与他们相比,他不过是草芥。可是,却想着,如果不上车坏,要修理车,他虽然知道这些地方,却不知道何时,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看他们。于是,冥冥中,也就有了点儿关系。许是那个朝代文化,吸引了他,诱惑了他。他一直陶醉的文字中,不能自拔,然后,就有了一点儿关系。三润子不知道,如果他在那个朝代,会写出什么样的诗文,又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三润子和玲子,顶着酷热,穿过镇子,淌着汗,到了杨玉环外门口。修的是一个仿古的房子,上边写着:杨贵妃墓纪念馆。

进入了门里,转过一个塔楼,后边有个坪坝,坪坝里,就是杨玉环的墓。墓上边是砖砌的圆形拱顶。墓前有碑,写着:杨贵妃之墓。右边,有块残墓。

两边,有廊亭,亭子里,有诗文,有画。是以《长恨歌》为基调。

三润子依着台阶,再往上去。又是坪坝,坪坝两侧,有树木,树木高大,苍翠。中间是道路,有一个基座,上边是杨玉环的塑像。人富态,目光醇厚,又包含哀怨。

再依着台阶上去,又是坪坝,有塔楼,里边,有各种关于杨玉环的介绍。

在离开贵妃墓,三润子的心里,对马嵬坡事件,对杨玉环生平,对他的直系亲属,都有所了解。知道这是一个懂音律,歌舞的绝代美人,让一代君王宠爱。也知道,这是一个内心里,受过情感的伤害,曾经入道修仙的人,可是,后来又进入皇宫,被一代帝王专宠,因为他,留下了太多故事,也有太多古迹,至今成为旅游胜地,游客络绎不绝,供人游玩。可是,她最终的迟暮,归宿,竟然是那样的不堪。

不过,关于她最终的迟暮,归宿,却没有定论,正史没有记载。一说他东渡日本。不过,不管怎样,她的人生,在马嵬坡这个地方,已经结束。纵然活着,都是与她之前人生,不同的人生。纵然活着,在此时,也早伴随着岁月,成为了云烟,只留下关于她的故事,让人谈说。

三润子正想着,兄弟来了电话,说他家里,有了矛盾。刚挂了电话,儿子也说,在城市里,有了事情,不想在这呆了,想回山里老家去。

三润子挂了电话,就赶忙往修理厂赶,想着车尽快修好,去兄弟家,看看什么事情,也看看儿子有什么事情。

三润子感到,他离开了熟悉的地方,短暂的逃离,过了几天神仙一样的生活,也凭吊了一代帝王,古人的事情。而从坠入现实,帝王依旧是帝王,古人的事情,已经是古人的事情,有历史,他的任何沉思,似乎都是多余的。此时,他需要面对,沉思的,是亲人的事情,是自己家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坪坝   山梁   陵寝   镇子   新疆   修理厂   山里   美文   村庄   台阶   师傅   事情   母亲   兄弟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