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和1925那一年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1925年12月1日

这是收录到《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开篇之作,也是堪称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一篇光辉文献。

这是一篇光辉文献,可选题并不独特。只是毛泽东对党内一个“热门话题”发表的见解。就像今天热门的“碳中和”“房地产税”“电动汽车”一样。

一个普普通通的选题,如何能载入史册?答案必须穿越回1925年去寻找...

一起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和1925那一年

党内一个“首要问题”和一个“热门话题”

毛泽东在文章开头就提出一个著名论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其实,这既是一个“首要问题”,也是一个“热门话题”。截至1925年底,党内已然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强调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的右派(陈独秀为代表);二是只注意工人运动的左派(张国焘为代表)。三是认为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动摇的阶级的毛泽东。

要说在1925年就判断孰是孰非,着实有些难为尚年幼的中国共产党。但这争论背后却有一个党内共识:共产党太弱小(1925年初只有不足1000人,1925年底1万人),必须要找帮手!

陈独秀的观点见1923年4月和12月发表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论述无产阶级不是独立的革命势力。农民阶级私有观念牢固,居处散漫势力不易集中。必须支持资产阶级先取得胜利,才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作品主要目的还是要为1924年1月国共合作打理论前站。

作为党内唯一受列宁接见过的北大高材生张国焘,尊崇正统的共产主义理论,明确反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并在三大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产生争执。结果,曾是一大、二大排名第二的张国焘,大概是因为顶撞马林(反对苏联的主张)落选中央局和中央委员。因领导湖南工人运动被陈独秀赏识的实干家毛泽东,结合湖南工人运动经验,大会发言支持加入国民党。毛泽东接替了张国焘在党内的位置,任中央局秘书(2014年5月兼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两人由此也产生了隔阂。

一起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和1925那一年

毛泽东在两个党内步入低谷期

离开中共中央最高决策层,直到10年后的遵义会议。

1925年1月中共四大,戏剧性的一幕又出现了,毛泽东和张国焘的位置又互换了。原因可能有同情毛泽东的李大钊到莫斯科开会未参加四大,在农民问题上政见不合的陈独秀启用得意弟子彭述之(外语极好,善于同苏共联络)。1925年底《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成文后,寄给陈独秀想在党内发表都被拒绝。可见分歧之明显。

随着1923年10月马林回苏联,与张国焘交好的维经斯基来中国参加四大,张国焘又重返中央局第二号位置,直到1927年八大离开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位置。

国民党内虽受重用,但被右派排挤

国民党领袖孙中山、汪精卫很看重毛泽东的才气。1924年1月被孙中山指定为章程委员会审查委员,被选举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在国民党内排13名,妥妥是列席一大的蒋介石的“上级”!1925年10月受汪精卫器重,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

1924年2月到年底,毛泽东受孙中山委托,有幸到上海参与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工作。毛泽东在1964年接见意大利和奥地利友人时说“在城市中工作的人、知识分子、留恋城市,舍不得离开城市跑到乡村中去,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

在上海做胡汉民助手,任组织部秘书的毛泽东参与国民党的“建军”和“整党”,开始还十分顺利。但随着胡汉民回粤,叶楚伧主持上海执行部工作,毛泽东就遇到右派反共势力的排挤,共产党员邵力子被殴打,经费不能照发,工作几乎停滞,毛泽东吃力不讨好,兼之劳累成疾(胃出血),1924年12月请假回到湖南老家韶山。叶楚伧竟还摆宴相庆。

一起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和1925那一年

1924年5月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成员合影(三排左二为毛泽东)

毛泽东在三个领域的实践,铸就了佳作的灵魂

毛泽东是一个实干家,一个行动者。这可能是当时中央高层学历最低,外语最差的毛泽东与其他领导人最大的不同,也是那个时代中国最需要的领袖特质。陈独秀、张国焘等人对毛泽东观点的不理解,更多可能是源自他们书看了很多,听苏联介绍“成功经验”很多,但两脚未沾农村的土,未到农民群体中做调查,搞革命。

为国共两党地方组织作出贡献。1920年9月,受陈独秀委托,毛泽东和何叔衡等人创建了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是所有小组中最早开始行动的,创办工人夜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进行斗争,“而其他地区的同志多数尚处于思想层面”;

中共五大前(1927年)湖南成为共产党党员人数最多(全国6万,湖南2万),党组织分布最广,党组织发展最快的省份。毛泽东发动农民运动的功劳功不可没。

国民党湖南地方组织也是毛泽东指导建立。湖南在大革命时期也成为国民党组织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这就是实干家毛泽东,能力出众,方能得到孙中山青睐。

有领导工人运动的经验。光是大罢工他就搞了十次。先后组建了两个大的工人俱乐部,六个行业工会。其中安源路矿罢工运动是1922年-1923年少数成功的罢工。这也是毛泽东被陈独秀看中,1923年初调入上海筹备中共三大,并在三大入常的重要原因。也正是因为毛泽东组织过工人运动,看到工人力量的弱小,才真切感觉到这件事风险大、成本高、无法持续。

有组织农民运动的经验。早期毛泽东对农民运动也不感冒。1923年回复恽代英在建议学习陶行知到乡村里去搞一搞的时候,他认为,现在城市工作还忙不过来,怎么顾得上农村呢。这次,被赶出大城市的毛泽东,回到韶山住了203天(1925年2月-8月)。这期间广泛接触群众,与农民谈家常、打骨牌、玩麻将,做广泛的社会调查。创办20多所农民夜校,成立雪耻会(反对五卅惨案),宣传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组织“平粜阻运”胜利后,在韶山成立20多个乡农民协会,创办了中共韶山支部,使其成为“湖南全省之中心”。

这期间,毛泽东看到的不是陈独秀所言那般思想狭隘,居处散漫势力不易集中的农民,而是只要组织好,就能激发伟大力量的一个群体。

毛泽东真是一个全能型选手,真正将革命和理论的根扎到了旧中国的大地上。为作品的编著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一起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和1925那一年

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馆内雕塑《韶山薪火》。新华社发

两场运动”中各阶级的表现生成文章生动的注脚

一场是中共领导的,为反抗五卅惨案(1925年5月30日)而发起的五卅运动。掀起社会各阶级参与反帝国主义的全国罢工、罢课、罢市。席卷全国25个省区(当时共29个省区),各地约1700万人直接参加。在这个舞台上,中国当时社会各阶级充分表现,为共产党人展示了谁是革命的领导者,谁是革命的同盟者?

在帝国主义的逼迫下,大资产阶级退出了。大资产阶级的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首先提出“单独对英”、“缩小范围”的口号,将原工商学联合会提出的17项交涉条件改为13条,删去了几项核心条款。总商会又以停发罢工救济费的办法挟制工人复工(各地支援罢工的捐款由总商会经管)。民族资产阶级动摇妥协,于6月26日无条件结束总罢市。工人阶级(全国约50万)一直坚持到9月初,取得部分经济要求的胜利后陆续复工,展现了坚定而伟大的力量。

一场是国民党内高起的反共运动。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8月左派领袖廖仲恺被刺,极大削弱了国民党内最支持共产党的高层力量。与此同时,国民党右派反共行动日渐猖獗。戴季陶出版《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要求已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脱离一切党派,作单纯的国民党党员”。11月,国民党内老右派邹鲁、谢持等人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的灵前自行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非法宣布取消共产党员的国民党党籍,分别开除共产党人谭平山、李大钊、毛泽东等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职务,解除鲍罗廷的顾问职务。

一起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和1925那一年

一起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和1925那一年

两大国外势力在积贫积弱中国的角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国外势力的态度和支持对中国的党派、当政者来说举足轻重。可以说,这个时期国内政局的变化,背后都是国外势力的主导。所有国内的政治纷争,都是国际势力在中国的角逐。这里大概可以分为两派势力,一个是苏联,一个是英美。

苏联。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都希望得到苏联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初期的方针政策,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建立黄埔军校,甚至共产党内领导层的人事变动,都有苏联的意图。相比支持共产党,苏联更看重国民党的力量,扶持孙中山,后来是汪精卫。对国民党经费、军队的支持远大于对共产党的扶持(据统计,苏联为黄埔军校提供了250万卢布的开办经费,并“先后6次为军校运来了大批的枪炮弹药,计有步枪51000支,子弹57400万发,机枪1090挺”)。

英美。英美最初选中的是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后来,发现了掌握军队的蒋介石。会同江浙财阀支持蒋介石挤走汪精卫,取得国民党领导权。依靠买办、大资产阶级和英美的蒋介石,走上与苏联、代表无产阶级和农民利益的共产党分裂的道路是必然的。这背后就是英美掌控中国意图的展现。

那时的旧中国,就像现在的中东地区。俄罗斯、美国分别寻找代理人,取舍和看中的只有“国家利益”这个标准。哪里有所谓的真正的共产主义同志感情。

一起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和1925那一年

1925年8月毛泽东躲避湖南省长赵恒惕的逮捕,路过长沙橘子洲做《沁园春·长沙》

文章里中国社会六类阶级的情况

1.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极端反革命。

2.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对于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有革命的一面,也有发动的一面。既恨帝国主义和军阀,也怕无产阶级的威胁。“以其本阶级为主体的独立革命思想,仅仅是一个幻想”。

3.小资产阶级一是除自给外,每年有剩余。约等于中产阶级(右派)。二是在经济上大体上可以自给的。不反对革命,但不肯贸然参加。中派。三是生活逐年下降的(负债渐多)。较倾向于革命的(左派)。到革命潮流高涨、可以看得见胜利的曙光时,不但小资产阶级的左派参加革命,中派亦可参加革命,即右派分子受了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挟,也只得附和着革命。

4.半无产阶级。绝大部分半自耕农和贫农是农村中一个数量极大的群体。所谓农民问题,主要就是他们的问题。对于革命宣传极易接受。

5.无产阶级。约200万人,主要为铁路、矿山、海运、纺织、造船五种产业的工人,而其中很大一个数量是在外资产业的奴役下。“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

6.游民无产者主要是失了土地的农民和失了工作机会的手工业工人。他们是人类生活中最不安定者,在各地都有秘密组织(青帮、大刀会、哥老会等)。这一批人很能勇敢奋斗,但有破坏性,如引导得法,可以变成一种革命力量。

总结:“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一起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和1925那一年

1925年顺义农民反蛋捐斗争

作品的三次发表

与一般人想象的不同,这篇佳作虽第一时间寄给了陈独秀,请其推荐在党的机关报上发表,但却被他拒绝。可见两人在农民问题上的分歧之深。

之后毛泽东又把稿子寄往其他杂志。1925年12月1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政治部编辑的半月刊《革命》第四期刊登了此文;1926年2月,国民党农民部主办的《中国农民》第二期全文转载了此文。转载后,逐渐成为网红文章,在党内同志间散播。

1926年3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发表了毛泽东修改后的此文。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又重印了1926年2月出版的文章,发给学员作为课本使用,并由毛泽东主讲。

刊发、完善发表、授课,促成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思考渐渐理论化、体系化。

一起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和1925那一年

如果说毛泽东用一个“支点”和一个“杠杆”撬动了旧中国。那么“支点”就是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一个“杠杆”就是武装斗争,建立共产党自己的武装队伍。

如果有时间就去读《毛泽东选集》《为什么是毛泽东》(任志刚)《重读毛泽东,从1893到1949》(韩毓海)《中国共产党简史》《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面世》(王连花)《毛泽东与陈独秀的四个本质差异》(张家康)《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龙正才 禹振华)

没时间就读图吧!

一起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和1925那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韶山   阶级   苏联   工人运动   右派   湖南   无产阶级   党内   资产阶级   国民党   美文   中国   共产党   势力   国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