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庄不仅要有“时尚感”,更要有“烟火味儿”

农庄不仅要有“时尚感”,更要有“烟火味儿”

农庄不仅要有“时尚感”,更要有“烟火味儿”


农场主+

第1867期


农庄很容易走两个极端:


一种过分强调农庄的文化属性,在“乡、民、土、俗”的怀旧路上越走越深。


一种是新型农庄,过于“迎合”现在年轻人对时尚的追求。将农庄做得所谓轻奢范儿十足。


我想说的是:农庄没有“时尚感”会脱离时代,但没有“烟火味儿”,将会脱离生活。


农庄不仅要有“时尚感”,更要有“烟火味儿”


刚刚闭幕的“两hui”上传来新风向:重熏“烟火味儿”成为复工复市关键。


过去很多城市为了所谓整洁,对街头小店进行扫荡式管理。对此,总理特别强调:一味追求整洁不让开小店的城市是死城!


农庄不仅要有“时尚感”,更要有“烟火味儿”


我们的城市管理,一度出现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画面。类似上图这样“灵堂式”街道,难道真的和“美”有关系吗?


农庄不仅要有“时尚感”,更要有“烟火味儿”


颇具讽刺的是:讲究清洁和秩序的日本,店招却造型醒目,色彩饱满、活色生香。


农庄不仅要有“时尚感”,更要有“烟火味儿”


这两年,公认最具“烟火味儿”的菜市场,也在“网红”效应下被折腾了一番。


原本简简单单的菜市场被设计师爆改焕然一新,走起了“文艺风”,连游客也忍不住前来拍照打卡。


农庄不仅要有“时尚感”,更要有“烟火味儿”


本以为菜市场爆改后会迎来第二春。然而很快有媒体报道:九江被爆改的17个菜市场,在新鲜感褪去后,换来的却是生意惨淡。


菜市场的烟火气没了,热闹与人流也随之消散。


农庄不仅要有“时尚感”,更要有“烟火味儿”


烟火气是消费的最大磁场。沿街店铺和菜市场如此,休闲农庄同样如此。


当都市人游走在城市的钢筋森林中,披着体面的外衣,进出华丽写字楼、在高档餐厅就餐、喝着精致的咖啡,她们周末到户外休闲,最想要的是什么?


是换一个位置的高档会所吗?当然不是!


只是人间烟火气


农庄不仅要有“时尚感”,更要有“烟火味儿”


在工作日里,他们或许是独当一面的职场精英,或许是为了薪水不得不隐忍的工薪一族。穿着最得体的西服,化着最精致的妆容,用着最新款的P40和macbook……


到了周末,从工作和城市中抽离,每个人都可以褪去光鲜的外衣,可以不那么体面,也不用担心别人用异样的眼光来看你。


人不可以逃避,但我们可以在“烟火味儿”中放松自己,以便用更好的状态再战江湖。


农庄不仅要有“时尚感”,更要有“烟火味儿”


《无名之辈》里大头说:“城市太大,我没有方向”。没有方向的人,也最能被平凡的烟火气治愈。


我一个女性朋友失恋了,长时间走不出来,看着有抑郁症的表现,在朋友圈里消失了很长时间。


前几天我试着拨通了她的电话,本以为她会死气沉沉。电话那头的她,却忙着给自己做晚饭。我小心翼翼地问:“没事啦?”,她笑着回我:“多大点事呢,早过去啦!”


后来我才知道,她去一个乡村小民宿(农家院)住了两个礼拜。每天和一对老年夫妇一起聊天、做饭,有时还帮忙招待客人,下地摘菜。


以前总觉得爱情应该是轰轰烈烈,海誓山盟。看着这对老夫妇,从父母之命,到如今孩子大学毕业工作稳定,自己也能自给自足。


生活平淡如水,没有海誓山盟,结婚40多年没说一句“我爱你”,但生活幸福美满。她才发现,爱情远不是生活的全部。柴米油盐酱醋茶,再追求一点小确幸,才是真正的生活


农庄不仅要有“时尚感”,更要有“烟火味儿”


在城市生活久了,会被各种规则、逻辑、欲望所束缚,急着和别人攀比,急着证明自己。


这时候,有烟火味儿的农庄和乡村,或许是心灵最大的修行所。在这里,你会发现生活最基本的需求,不过是一饭一田一屋,没有惊天动地的人生,也能岁月静好,平凡可爱。


农庄不仅要有“时尚感”,更要有“烟火味儿”


什么是农庄的“烟火味儿”?如果我们粗俗、功利地概括,可以浓缩为:降维和非标


什么是降维,就是我们做的东西,是低于游客消费能力的(至少看起来是),让游客没有压迫感


比如我们进了大商场的奢侈品店,虽然店员笑脸相迎,普通人还会有一种“局促”的压抑。但是如果我们去批发市场,可能心情就会放松很多。


或许,很多人喜欢去环境嘈杂的夜市,也有很大一部分这个原因。


农庄不仅要有“时尚感”,更要有“烟火味儿”


什么是非标,就是和城市的标准化相比,我们的设计、产品、餐饮、住宿、服务等等,都呈现出有温度、有个性、有特色的非标一面


我总喜欢去楼下的一家面馆吃饭。因为在那里,我可以随意要求增加或减少面的分量。凉菜拼盘,也可以肉菜素菜随意拼。哪天不太饿,还可以要上半份儿。老板绝不会说:我们这不能这么拼,或者素菜肉菜一起拼,全按照肉菜价格算。


这就是一种“非标”的烟火气。


为什么在农庄行业,专业景观设计师未必胜得过庄主本人


就因为专业景观设计师太“匠气”,作品太像景区或者公园。而用心的庄主本人,根据自己兴趣设计的道路和小景观,恰恰不专业、不标准,反而多了一些“烟火味儿”。


为什么前两年农庄很流行的生态餐厅最近少多了?还有很多农庄的大型餐厅生意还不如一些自助烧烤和自助地锅?


同样也是因为和城市餐厅雷同的点菜式餐饮,越要求规范,越失去了农庄应有的“烟火味儿”。


农庄不仅要有“时尚感”,更要有“烟火味儿”


人间烟火味儿,最抚凡人心


我们可以高大上、洋气、轻奢、时尚、唯美,但这都是“皮”,真正能留住人心的,或许还是老板娘的抿嘴一笑。



参考来源:尖椒农旅

编辑 | 梅子

微信:18186234836

排版 | 小抽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农庄   烟火   非标   时尚   庄主   人心   素菜   高档   菜市场   体面   海誓山盟   美文   餐厅   游客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