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走向癫狂,只是历史的重演而已

“日本”这两个字在中国,是一个特别微妙的话题,一方面经济交流火热,日本文化在中国有大批拥趸,同时在国家层面,日本政府干的很多奇葩事情数不胜数,至今都没有得到东北亚、东南亚等国家的原谅。

目前日本面临的很多尴尬,都同历史上的“脱亚入欧”有关,确实在今天他们和美国打得火热,是美国的小弟,但问题是你和美国人再亲,也亲不过夏威夷。你在地理上就是妥妥的亚洲国家,甭管你翅膀有多硬,那也曾经是中华文化圈里的一个小弟,就算再高大威猛也改变不了血统,欧美人跟你亲才怪呢。

好端端地做黄种人不好吗,非得跨越千万里去跪舔曾经欺负你的欧美人?想想也不奇怪,毕竟很多民族都有“强者崇拜”的心理,你越强大我越乐意和你玩。这种心理在《军国前史:明治维新到大正时代》这本书中被处处展现了出来,揭示了日本如何站错位置走入歧途的必然悲剧。

日本走向癫狂,只是历史的重演而已

抛开各种政治博弈带来的阴差阳错不说,小弟向大哥学习有错吗?可以理解!毕竟一个人、一个国家首要的目标是生存,你国土小、人少、资源匮乏,就得向身边的巨人低头,而且还得好好学习先进做法,让自己变得更强。隋唐时,派留学生,整“大化改新”,近现代觉得清朝不行了,就转头学习西方,毕竟小国的国情没有大国那般复杂,船小好调头。

书中也澄清了很多事实。甲午之前的1893年,清朝的税收收入折合日元为一亿零三百万日元,而日本这个数值是一亿一千万日元。换句话说,清朝在财政上并没有发挥“地大物博”的优势,后来也证明,日本全国面对的也不是整个清王朝,而只是李鸿章的北洋军队,中日两国之间“赌国运”的说法,自然是站不住脚的。这也是日本对外扩张的本质:他们并没有绝对的实力,很大程度上是钻了外交的空子,运气好,否则也不会被美国人和苏联人打趴下。

(选填) 图片描

日本走向癫狂,只是历史的重演而已

这就是跟随老大学习的成果,弯道超车、后来居上,如果没有后来的罪行,日本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亚洲的典范。可学老大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管好的坏的都一并吸收。船坚炮利只是基础条件,经济基础必须有殖民地做支撑,整个国家才会源源不断轻松获利。所以,必须有殖民地,从哪里来,当然是一衣带水的朝鲜半岛、东南亚,乃至中国大陆。不光是狂热分子们这么想,促进日本文明开化的福泽谕吉也攀上了西方的高枝看不起中国。

一旦尝到了甜头,就一发不可收拾,日本后来的发展就犹如赌徒,赢了,一本万利,输了,大不了就从头再来,就如同今天的某些资本家,嫌弃实体经济来钱太慢了,非要玩资本,来个一夜暴富,虽然赢了很多年,但最终弄得天怒人怨遇到了原子弹,只能乖乖滴被打回原形。

日本走向癫狂,只是历史的重演而已

所以我觉得,至今日本还是咽不下这口气,凭什么英国德国法国搞殖民都成功了,名利双收,我邯郸学步却成了罪犯?说到底还是日本天真,你以为你以为自己阔了,就能和西方平起平坐?这个世界体系是西方构建起来的,对西方来说你就算经济再厉害,你也是后来者,是全球化的杰作也不是规则制定者,更何况也是非西方族类,跟着西方混饭吃就不错了,要啥自行车?

为了拓展自己的安全空间对外扩张可以理解,但万事有个限度,你想重演英国的轨迹,那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岛国就是岛国,没有中华那般地大物博的胸怀,所以在国民心中还是小算盘、小家子气居多,没靠武力暴力占领,而不是靠文化服人,当然他们也没这能力贡献长久的区域性文化体系,终究只是全球体系中的配角,永远上不了台面。

所以,学日本可以,但弯路,就算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日本   明治维新   朝鲜半岛   地大物博   东南亚   岛国   英国   殖民地   美国   日元   清朝   美文   小弟   走向   体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