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为什么‘落地’那么难

先框定范围,只讲成年人工作后的自我学习,不然涉及学校教育了,就又是一场一言难尽。

我是极爱学习的人,工作之后,一切可以参加的培训、讲座、分享、读书会,几乎不落。刨去个别实在无良的,基本都能‘获益匪浅’,还有不少‘醍醐灌顶’。特别是付费类的:市场经济抖动巨大沙漏,敢收费又能活下来的,质量不会有大差错

大概大家也有同感:现在的培养,有的让人爽,有的让人‘痛’,但共同点是讲者厉害,或一针见血,或博古通今,谈笑间为我们的思维拉开了窗帘。后来光没照进来,总该是自己的问题;那就接着学,毕竟这年代最不缺讲者与大师。如此往复,学吧。

于是‘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升级到了旗舰版:听了更多道理,人生也终于被道理给‘活埋’。

为什么?

不是讲者的问题。他们都在述说他们所掌握的事实,甚至是真理。一针见血是因为他们看的更深,旁征博引是因为他们看的更全。可惜谁都看不到全部的事实,世上也没几条普世的真理。他们单品输出,你的问题却是一幅全景。总之,讲者一定给不了你即插即用的疗效。反过来想更好懂:学到后就能即插即用,那你之前得弱成什么样?

人与人不同,人与人所处的环境更不同,推到极致,讲者和我们是两套不同的系统什么是系统?吾皇乔佛里(Joffrey)在《权力的游戏》里给出了精辟的实例解答:吟唱诗人讽刺先皇,Joffrey笑容可掬,幽默而不失威仪地问道:你更珍爱自己的手,还是舌头?(吟唱诗人选择了手,然后被割了舌头)是你,你怎么选?

没法选。这就是系统,不存在简单的叠加,简单的应用。手要发挥手的功效,得长在身上。

成年人的学习就是给自己增加新的‘器官’,打造新的系统。想想都难,所以成年人能真正改变的很少,改变了能成功的更少,他们都得有极端的自律与坚忍,先打断自己的筋骨,后才能破茧成蝶

回到起点,为什么学习后落地很难?因为落地本身就是伪概念:别人的器官,你直接用不了;勉强安到你身上,最小代价也得是排异反应。顺带产生一个悖论越是工具类、实操类、干货类的学习,越难‘落地’;因为它们就‘长’那样了,接口定型,只能生搬硬套,怎么会不疼?

‘器官’是生长出来的。所有的学习都只是成长与改变的第一步,好的讲师只负责提供优质的营养,剩下的是吸收与成长,要刻意练习,要应用反馈;真刀真枪,切磋琢磨,那才是见真功夫的地方。不褪一层皮,没有可能。俏皮话说‘课上很激动,课后一动不动’,那正是常态,常人学习后最常见的状态

总结一下:下次学习,还是去。不过学完之后,别想着’落地‘了,要惦记着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切磋琢磨   全景   先皇   博古通今   美文   器官   成年人   舌头   真理   诗人   生长   道理   事实   身上   简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