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清明,念念清明


年年清明,念念清明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如是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清明时节,在很多人心中,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

年年清明,念念清明

离清明节还有好多天的时候,准备回老家的我,就在心里做了很多规划。按照我们老家的习俗,孩他爹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先回他的老家“添土”,还想去看看在老家生活的已经八十岁的大姑。我,除了祭拜母亲,想去老家的山上看看桃花,想带孩子去田野里挖蒲公英,想去村里的大街小巷走一走,想去婶子大娘家坐坐,想去看看村里新建的水厂,想去村里的小河边看看,甚至还想去曾经的学校看看。感觉回一趟老家,有好多好多的规划,让我心情激动地连续好几天晚上有点失眠。

年年清明,念念清明

结果,今年真的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连绵的小雨让温度骤降,清晨的天空阴沉得像盖了一层厚厚的幕布,把云层压得很低,有小雨滴不时飘落,让人感觉清明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里,又增添了几分烟雨迷蒙、惆怅凄美的色彩。

年年清明,念念清明

丰子恺先生说:“因为人类擅长遗忘,所以有了清明。”返乡的路上,村里的街道两旁随处可见挂着各地车牌的车辆,“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清明,是一个节气又是一个节日,因为祭奠、怀念和感恩,让人感觉岁月无声,黄土无言,清明风至,满目祭礼,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年年清明,念念清明

无论在村里遇见的是熟悉还是陌生的面孔,都会彼此微笑。为了过上好生活,加过班,熬过夜,拼过命,在红尘中奔波,常年漂泊在外的我们,只要回到生命出发的地方,就会静下心来,就不会忘了自己是谁,不会忘了自己从哪里来、可以回到哪里去。不忘来路,不失清明,不负韶华。

年年清明,念念清明

有人说,这是一个悲喜共生的日子,扫墓叩拜表达哀思,亲近自然纵赏春光,流过泪的眼睛所见更加清明,片刻凝思后的脚步更加坚定。人生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被活着的人们遗忘,此刻,那些被我们深深怀念着的人并没有离开,只是从这个世上走到了我们的心上。是的,清明雨诉说着心中的思念和不舍,杨柳风轻轻拂过心田,我们,会不忘故人的期盼,不惧前路的遥远,不悔此生的信念,不负这人间四月天。

年年清明,念念清明

跪在逝去的亲人的墓前,想起曾经的音容笑貌,想到曾经鲜活的生命,如今却长眠地下,天人永隔,生者的心怎能不痛,眼角的泪如何止住?从我们自来到人间的那刻起,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都汇聚在成长的日子里,涌动在渐渐成熟的岁月中,流淌在顿悟和老去的时光里。内心许多的眷恋、思念、宽容、守护、追寻等诸多的情愫,都澄清着前行路上的风尘,汇集成了一条源自感恩、缅怀、眷念的河流,悄然流淌在我的生命中,永不干涸。

年年清明,念念清明

年年清明,念念清明,所有的离去都是久别的重逢!我们都是时间的旅人,也是岁月的过客。世间没有永恒,生命不能重来,唯有绵延不息的爱与念,会在时间中永存。惟愿在天堂的亲人清净安息,愿在尘世跋涉的亲人岁月静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王羲之   游目骋怀   清明   惠风和畅   天朗气清   兰亭集序   清明节   美文   村里   时节   老家   亲人   路上   岁月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