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困潦倒的英国夫妇,如何做到在非洲的土地上实现命运翻盘的?

《今夜,不要每况愈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亚历山德拉·富勒,是一个英格兰出生、非洲长大的白人姑娘,如今,她又和丈夫一起生活在美国。

正如她书中所说:

大家一遍又一遍地问我,“你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这样算来,我是哪里人呢?

我的灵魂没有栖息的家园,我既不属于非洲,也不属于英格兰,更不属于大海。

今天的我们,就像冬日的蛇蜕皮一样抛弃了祖先,又如何能够希望战胜历史?我们毕竟是外国人。我们是抛弃了英格兰、苏格兰、荷兰土著民身份的白种非洲人。

穷困潦倒的英国夫妇,如何做到在非洲的土地上实现命运翻盘的?

这本书是富勒的第一部作品,后来她又陆陆续续写下了《健忘树下的鸡尾酒时间》、《下雨之前离开》等多部作品,成为《纽约时报》《娱乐周刊》等多家杂志的畅销书,获得了美国独立书商协会的年度最佳非虚构类作品奖。

书中,作者记述了幼年时同父母和姐姐在非洲度过的难忘且美好的时光。

富勒的父母都是英格兰的平民,因为家庭不富裕,父母决定离开家乡,来到遥远的南部非洲,在罗得西亚——现在叫津巴布韦的地方,经营农场,开始崭新的生活。

七十年代的罗得西亚战乱不断,政府军和游击武装不间断地打了多年,疾病、瘟疫横行,人民生活非常穷苦。

穷困潦倒的英国夫妇,如何做到在非洲的土地上实现命运翻盘的?

富勒一家在动荡中过着艰苦的生活,不断地搬家,从最初的卡罗伊农场到东部的缅甸谷,再到马拉维和赞比亚;刚刚十来岁的年龄,父亲就要教会两个女孩子开枪,好在必要时能够保护自己。

短短几年里,这个家庭失去了三个孩子,痛苦的母亲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打击,开始不停地酗酒,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精神抑郁。

即使这样,富勒的父母都是十分坚强、勤劳、热爱生活的人,他们苦心经营农场、种植烟草、驯养野牛,在艰苦的环境中顽强抗争,以坚定的信念、友善的行为深深地影响着两个孩子的成长。


穷困潦倒的英国夫妇,如何做到在非洲的土地上实现命运翻盘的?

读完这本书,带给我很多的感触:

第一、 揭开了非洲大陆神秘的面纱。

作者虽然没有正面描述罗得西亚当地的生态环境,但是从她的叙述中可以感受到非洲大陆那极端炎热、干燥的旱季和漫长的、令人焦灼的雨季,那里昼夜温差大、动植物生长繁盛,万物在骄阳的普照下,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绽放着令人惊叹的美丽。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人们需要与各种动物和平相处,除了猎狗、豹子、狮子等猛兽,还有蛇、蜥蜴、鳄鱼这些暗处生存的动物,一到夜里,蝙蝠、蝎子、蜘蛛各种昆虫来到灯下狂轰乱炸……

穷困潦倒的英国夫妇,如何做到在非洲的土地上实现命运翻盘的?

真是野性的美丽、无尽的自由,难以想象的生活。

第二、战争,对谁都没有好处。

胜利了,白人都撤走了,可是留下的商店、工厂、医院,黑人不会经营,甚至是农场和自然环境,黑人也不懂得保护。

饥饿的黑人们对土地、粮食和家园充满饥渴,可是这种饥渴只能让他们肆意挥霍。

战争过去,罗得西亚这个国家没有了,变成了津巴布韦;英国殖民者被赶走了,国家独立了,可是人民依然非常贫穷。

穷困潦倒的英国夫妇,如何做到在非洲的土地上实现命运翻盘的?

白人的土地大多被政府收回,但并不是分给没有土地的黑人,而是属于不同的政客。

在罗得西亚的土地上,人们失去家园、生命,去努力争取的、和最后获得的到底是什么?

第三、了解一段相对陌生的历史

富勒一家在英国属于下等公民,夫妻俩没有钱,靠借钱、贷款和欺骗获得了一笔路费,仓皇逃离了老家,来到非洲讨生活。

来到罗得西亚,父亲能够借钱买下一个农场,成为了农场场主,住上宽阔的房子,雇佣当地的黑人在农场帮助干活,家里还有厨师、马夫和打扫卫生的女佣。

这些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白种人在非洲的特殊社会地位,以及当地黑人的真实生活。

穷困潦倒的英国夫妇,如何做到在非洲的土地上实现命运翻盘的?

富勒一家在非洲的生活很艰苦,但相对来说,他们拥有较高的生活条件:在70年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他们一家拥有汽车、无线电、冰箱和很多先进的生活用品,比当时的中国条件都要好。

作者和姐姐都在津巴布韦受到了良好的学校教育,姊妹俩能够在澳大利亚和英国上大学,姐姐曾在伦敦电视台工作,富勒和丈夫一边在赞比亚做生意,一边在美国安家。

可以说,这一段非洲生活经历,她们已经一跃成为新的白领贵族。

第四、富勒的父母是一对具有冒险和开拓精神的夫妻

穷困潦倒的英国夫妇,如何做到在非洲的土地上实现命运翻盘的?

富勒父母的经历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他们通过骗租获得了一笔资金,狼狈地逃离英国,在罗得西亚——这块英国殖民地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父亲坚毅勇敢,有一段时间他参加了当地的预备役警察部队,率领众人追捕逃犯,在偏僻无人的荒山谷地安家,操持农场的一切任务。

作者的母亲更是美丽、乐观、坚强、能干。

一方面,她像是一个文艺青年,喜欢听电台音乐、如饥似渴的读书、将家里打点得井井有条;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热情、勇敢、顽强的女主人,免费给当地的黑人们看病、骑着马追寻山里的野牛、冒雨去种植烟草幼苗。

她失去了三个孩子,开始不停地酗酒,可是一旦好起来,就恢复她乐观、积极的本性,是她身上这些特点影响和教育了两个孩子,形成独立和坚强的良好品质。


穷困潦倒的英国夫妇,如何做到在非洲的土地上实现命运翻盘的?

读书的意义就在于带你发现另一个陌生的世界,《今夜,不要每况愈下》做到了,希望你也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非洲   英国   赞比亚   津巴布韦   罗得西亚   英格兰   野牛   穷困潦倒   每况愈下   白人   美文   黑人   农场   艰苦   夫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