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边界感」了解一下?

每年妇女节期间,都会看到很多关于「女性独立」的文章,女性独立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有一个概念,正慢慢得到重视,就是「边界感」。其实不光是女性,「边界感」在任何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要,无法建立「边界感」也就无法拥有真正独立的人格。

但我相信,还有很多人不清楚「边界感」到底是什么。

边界感是兴起的新词汇,它的意思是指对界限的判定或重视程度。当一个人欠缺边界感,他/她可能会无意识地常常把自己的事托付给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该有的界限,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的边界。

这是百度的解释,我觉比较简单易懂的说法就是能分得清「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清楚界限」。而我个人的理解是:与除自己之外所有人相处都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言行举止有分寸,尊重别人的同时也维护好自己的私人空间,果断拒绝冒犯与打扰,不被爱与道德绑架。

大家小时候都有过跟同桌画边界线的经历,虽然现在想起来好笑,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建立「边界感」的行为。不过成年人的世界里,大部分事并不能像童年一样简单明了,所以那条界线也就越来越模糊。

你好,「边界感」了解一下?

再加上中国的教育理念本身就强调「融入集体」,而非「个体独立」。比如很多人小时候都被家长教育过:在集体中不要搞个性化,做一颗普通的螺丝钉。这就造成了很多人为达到「融合」的目的,无法建立起「边界感」,从而为自己带来很多烦恼,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书桌上那条线始终清晰地画在心里。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有时候明明是对方在对自己「好」,却感觉非常不舒服。我之前遇到这种情况时都会想:为什么我会不舒服?是自己太敏感吗?后来发现,这种不舒服绝非由于个体敏感,而是实实在在地被侵犯了边界。

「边界感」概念的模糊,不仅让冒犯者不自知,也会让被冒犯者苦恼:不知道该不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说出来会不会让人觉得自己小气,会不会带给别人困扰……建立起「边界感」,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尊重他人,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明白那条线存在的意义也就不会再自我怀疑。

先举个我曾经缺失「边界感」的例子:我从小就比身边的同龄人成熟,而且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责任感,还会时不时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所以一直习惯于充当「姐姐」的角色,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生活中的问题,很多同学喜欢来找我寻求帮助。

帮助别人固然是好事,但它应该发生在处理好自己的事还有足够精力的前提下,可我却常常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如果没办好还会自责。那些被我帮助的人呢,也有缺乏「边界感」的表现:有的人认为我能力比他强,所以帮他是理所当然,甚至在我没帮上忙或者结果不如意的时候还会抱怨。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

有一次我跟老师谈到了这件事,老师对我说:你们都是同学,是平等的关系,帮助应该是相互的,并不是能力强的人就应该帮助别人。从那之后,我拒绝了那些「理所当然」的「求助」,不过分在意别人的反应,把精力都放在自己的事上,感觉轻松了许多。

有句俗话说得没错:帮你是人情,不帮是本分。没有谁应该帮助谁,做好自己的事是首要的,其他都是额外的,能独立完成的就不要去麻烦别人,不帮你也不能去绑架别人。无论是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别人,还是认为别人有义务帮自己,都是把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混为一谈,这样边界感是永远建立不起来的。

你好,「边界感」了解一下?

由此可见,「管好你自己」可以说是建立边界感的一个基础。把精力都放在「管好自己」上,根本不会有心思去踩别人的边界。过分的责任感会导致边界感模糊,容易造成自己被冒犯;而控制欲强的人喜欢按自己的意志对他人指手画脚,也就是俗称的「管闲事」,就容易冒犯别人。

现实中,这种人非常非常多,大概每个人都会经常在心里骂上几句「关你p事」。最典型的就是那些为你婚事或工作操心的亲戚,尽管你极力避免讨论这个话题,尽管他们自己孩子婚姻工作状况乱七八糟,尽管他们连你是干什么的都搞不明白,也不妨碍他们激情澎湃自作聪明地为你安排人生。

你好,「边界感」了解一下?

除了长辈,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缺失边界感的年轻人。比如我经常遇到的这几类:

类型一「窥视癖」。之前有位同事经常在我朋友圈留言,一发照片他就会说:「看眼镜反射是男生拍的」「拍照的是你新男票吗」「看你状态是不是失恋了」……我离开那家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把他删掉。我们真的没有责任去跟任何人分享自己的感情生活,即便是亲人也一样,更何况是同事。

类型二「倾诉狂」。明明是普通的工作关系,对方却常常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强行跟你聊天,不是打探你的生活,就是讲他自己的事,即使我已经说了有事要做没空闲聊,他依然锲而不舍。给人制造出一种错觉,感觉我们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但事实上我对他的事毫无兴趣,也不想告诉他我的事。

类型三「男票控」。逢人就提男票,不管对方跟自己熟不熟,反正男票是她们永恒的主题。基本上从见面第一次到最后一次,始终贯穿这个话题,总是猝不及防滔滔不绝。我甚至被烦得直接说过:「我对你男票不感兴趣,别跟我说了」。

你好,「边界感」了解一下?

类型四「自来熟」。即便我对他的态度非常冷漠,但他会找各种机会跟我对话,甚至在我跟朋友说一些私事的时候,也要强行插话找存在感,既没有眼色也没有礼貌。

类型五「偏执狂」。刚认识就表现出过分的热情,在不太熟的情况下就执意送各种礼物/试图来我家里做客/不管我状态如何拼命约我出去玩,被拒绝后一直重复,认为重复n次我就会接受他的热情,直到我被烦得翻脸狠怼他才能闭嘴。

你好,「边界感」了解一下?

以上种种普通关系中出现的冒犯行为,其实都比较好处理,因为没有感情基础,如果暂时不能删除,只要拉下脸来拒聊,基本上他们可以感觉到你的冷漠。但是亲密关系中的侵犯边界就比较难缠了,因为感情基础会让人不忍伤害对方,但是一次次地冒犯又让人非常不爽。

绝大部分人都有过被父母干涉生活的经历,这是最典型和无奈的一种侵犯边界。所以成年之后没人喜欢被别人干涉,可偏偏有很多人会以「爱你」的名义干涉你的生活。

比如有人追求「捆绑式」的感情,成为朋友或恋人后,他会一步步地用所谓的「爱」捆绑你。希望跟你生活在一起,清楚你每时每刻都在做什么,培养出相同的兴趣爱好,始终把彼此放在第一位。把他的喜好强行灌输给你,把他煮的东西强行喂给你吃,不管你喜不喜欢都不能拒绝,因为这是他对你的「爱」。在这种人眼中根本没有「边界」,因为他觉得两个人好就要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如果你强调「边界」,那么就是在践踏他的「爱」。

你好,「边界感」了解一下?

还有人把你当成「自家人」,说话做事常常不考虑你的感受,冒犯成了一种习惯。比如当众指出你的缺点以表现他对你了解,把自己用过的杯子给你用以表现你们的熟稔,到你家做客像在自己家一样随便。当你表示不想这样的时候,他会说「我不介意啊」,可是你心里想的是「我介意啊」。他自以为很了解你,口口声声为你好,却连你的喜好和生活习惯都不懂得尊重,处处在冒犯你。

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关系,都有「边界」,没人拥有特权,因为我们都是独立的人。真正的爱不会是冒犯,而是尊重,与别人混杂在一起的人生不会幸福。我们如果碍于情面而纵容别人一次次侵犯,那我们的领土将越来越少。拉不下脸来,那么被打扰的永远是自己。

《流星花园》里花泽类有句口头禅是「别人的事我没有兴趣」,我很喜欢这句话,也常用来应对那些缺失边界感的人。工作中超出范围的内容我都会拒绝,生活中对干扰我的人维持一贯的冷漠,我的热情只能给我热爱的事和在乎的人。

你好,「边界感」了解一下?

我特别喜欢那种为人处世有分寸的朋友,即便有人会觉得这样显得生分,但起码让人感觉到尊重。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我们交融的只是一小部分,其他的部分不允许别人侵犯,这是维持长久关系的前提。

突然想起了上学时的一件事,我在寝室正准备吃便当,一个和我并不很熟的同学来找同寝的同学,看到我刚打开便当盒,突然拿起我的餐具就吃了一口。我有点傻眼,一口都吃不下了,脸色很难看,她发现了问我:你怎么啦?有什么不开心吗?我当时没有回答,因为我有洁癖,她的行为让我反胃,如果是现在,我会直接告诉她。

一个随意的行为很可能深深地冒犯了别人。管好自己、把自己当外人,才能不侵犯别人的边界;学会拒绝、不被道德捆绑,才能保证自己的边界不被别人侵犯。


*声明:文字内容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和截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谢谢

*个人微信公众号:冷漠姑妈赵顺娃

你好,「边界感」了解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边界   都会   缺失   美文   界限   冷漠   过分   模糊   精力   你好   独立   同学   类型   关系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