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之幸福是什么?

闲暇是人生命中的花朵,或者更贴切地说是果实。只有在闲暇中,人才对自身有所把握和支配,而只有自身具有价值的人才是幸福的。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之幸福是什么?

然而,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闲暇只会让人变成一个无所事事、无聊至极的无用之人,他的自身则变成了一个负担。

更进一步来说,就像不需要进口或者进口量很少的国家是最幸运的国家一样。一个内在丰富不需要从外部获取乐趣的人,则是最幸运的人。这是因为,进口物品需要花费许多国家财 产,还需要依赖他人,而且还伴有危险和麻烦。最终,进口的物品只不过是本土产品的劣质代替品罢了,因为不管怎样,都不应该对他人、自身之外有太多所求。

一个人对其他人所能做的是非常有限的。归根结底,每个人都是孑然一身的,那么这个独立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便是最重要的问题。所以,歌德的评价(《诗与真》)用在这里非常合适:不管经历了什么事情,最终每个人都只能求诸于己。或者,像奥立弗·高尔斯密④的诗句所说

不管我们处于什么地方,

都只能在自身寻获幸福。

《旅行者》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努力到最好。一个人在这方面越努力,那么他从自身发现快乐源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他的幸福度也就越高。亚里土多德的话常正确,幸福属于那些能够从自身获得乐趣的人。原因在于幸福快乐的外部源泉,在本质上都是不确定的、短暂的、被偶然所限制的。所以,哪怕是在最好的情况下,他们都可能轻易消失。确实,如果我们无法控制这些外部源泉的话,那么上述情形就会发生。人一旦衰老,那么所有的外在源泉都会枯竭,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精力去维持谈恋爱、说笑话、旅行、社交等活动或者对马匹的热爱;哪怕是我们身边的朋友和亲人也逐个被死亡夺走了。人自身所拥有的东西在这种时刻要比在其他任何时刻都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自身所有的才能更长久地保存。对于任何年龄的人来说,幸福唯一的和真正的源泉就是自身所拥有的东西。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东西,到处都是痛苦和贫乏,而那些躲过了痛苦和贫乏的人则又不得不受到无聊的折磨。除此之外,这个世界普遍被卑鄙恶毒所占据着,愚蠢的喉咙叫声更响,仿佛他们说的话也更为重要。命运很残酷,人类很可怜。在这样的世界中,一个人拥有丰富的内在,就像冬天的夜晚,在冰天雪地中拥有一间温暖明亮、使人快乐的圣诞小屋一样。所以,个性越丰富、越出色,特别是具有卓越的精神思想,就是生活在世上最大的幸运,虽然最后命运的结果不一定是光彩夺目的。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之幸福是什么?

个人如果得到了大自然和命运的祝福,运气好得到了内在财富,那么一定要小心翼翼地保证这幸福的内在源泉不会枯竭。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独立和闲暇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为了得到上述两种东西,这类人会心甘情愿地用勤奋、节俭和节制作为交换。如果他们不像别人那样将自己的幸福依赖于外在源泉的话,就更会这样。所以,这类人不会被对地位、金钱、他人的赞美和拥戴等的期望引入歧途,不会为了迎合他人微不足道的目的或者低级趣味而牺牲自己。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按照贺拉斯在信中建议默斯那斯的那样做。牺牲自己内在的安逸、闲暇和独立来追求外部的地位、荣誉、头衔和名誉是非常愚蠢的。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之幸福是什么?

这里所说的幸福来源于人的内在这一真理,可以通过亚里士多德的卓越的见解来印证(《伦理学》)。他说:“任何快乐都要以人从事某种活动或运用某种能力为前提条件;缺少了这一前提,便谈不上什么快乐不快乐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就是人的幸福在于自由地发挥自己卓越的才能—与斯托拜阿斯关于逍遥派伦理学的描述相同。斯托拜阿斯说“幸福就是施展、运用我们的技巧,并且获得希望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越出   亚里士多德   斯托   幸福   伦理学   这个世界   贫乏   美文   闲暇   源泉   幸运   独立   命运   智慧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