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在乎他人的看法他人就会变成地狱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

我理解这句话是站在极度自卑、孱弱、稀缺、匮乏之人的角度说的,过于在乎他人看法的人,他人即地狱。

过度在乎他人的看法他人就会变成地狱

如果你不在乎,任谁的看法也困不住你。

对于一个内心孱弱,靠自身难以在世界立足,处处都求人的人来说,他人即地狱。

因为你不自信,内心孱弱。过于依赖和看重外界对你的评价,换句话说你一直在向外观、向外求,总想从别人身上得到点什么,无论是物质的或是精神世界的情绪价值。得不到,就多竖起一根牢笼的铁柱。

为什么越穷的人越好面子、越爱虚荣,越弱的人自尊心越强、越敏感?就是因为他们自身内心孱弱,能量不足,怕别人看不起他。贫困带来的最直观、最强烈的感受大概就是不自由了,从空间到时间,从物质到精神,全方位的禁锢,如同一个无形的牢笼原地锁死一个人。越是贫穷的人,越渴望得到他人的同情和认可,需要的情绪价值越大。反而越是富人和强者,越不在乎外在的东西,越能够做最真实的自己。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要创造?就是因为渴望实现自由,不仅是物理上的空间自由,时间自由,还有更深层次的一个需求就是实现内在的心灵自由,和外在的精神自由,当你通过创造,拥有强大的能量,实现从物质到精神的全方位丰富之后,不仅你不需要处处求别人,与此同时你也不会再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了,你也就拆除了牢笼,实现了真正的自由。

你之所以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说白了你自身能量太小,这事就像花钱一样,你能量越少,就越吝啬,越舍不得在别人身上花钱,越不敢去爱别人,相反越渴望得到爱,说到底还是太在乎自己了,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太我执,和以自我为中心了。

如果你向内观、向内求的话,不指望向任何人索取任何东西,与世无争,反而还反向的输出价值,无我利他的时候,你就不会在乎任何人怎么看你了。正如老子老先生所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无欲则刚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再牛逼,我不求你也就不在乎你怎么看怎么想了。

一个人如果他不觉得他自己可怜,即使他身处最艰困的境地,也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可怜他。

反之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很可怜,是个人都能从他身上找到优越感。

渐渐的大家都会认为他很可怜,他自己也就接受了自己真的很可怜。

永远不要可怜自己,不要诉苦,连那样的念头都不要有,因为那样除了暴露你的懦弱,什么都不会发生,只会把最初他的自怜,传染给身边的人认同他可怜,最后形成事实上的可怜。

可以说可怜也适用于吸引力法则,一个人可怜自己,只会将可怜照进现实。

你要明白每个人的眼睛其实都是一面镜子。

过度在乎他人的看法他人就会变成地狱

你很难使用自己的镜子照见自己,只能借助别人的镜子照见自己。虽然你很难清晰的照见自己,但和你相识的每一个人,可以共同照出你的样子。

你怎么看自己,怎么评价自己,就会暗示并吸引别人怎么看你。当你首先认为自己很差、很糟糕、很可怜,其实潜台词就是寻求同情,你的潜意识就是希望别人认同你很可怜,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为什么原生家庭特别重要,因为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父母和最亲近的人给予的评价会严重影响他的自我评价,这个可以说是原生家庭给孩子一生描绘的底色,决定了他一生是温暖还是寒冷,自卑还是自信。

一个在童年得到过无条件爱和肯定,有过成功和高峰体验的人,在童年时便拥有了充足的火种和能量,他无需再向外界借火,相反他还能借火温暖别人。

原生家庭,童年经历会影响你内在对自己的看法,你的内在看法会影响外界对你的看法,并且两者会相互强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你会特别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你越怕别人瞧不起你,别人就越瞧不起你。别人越瞧不起你,你也就越跟着瞧不起自己,也就更怕别人瞧不起你。不自觉的就陷入了一个不能自拔的螺旋下降通道。所以,童年父母的关爱和评价对一个人真的至关重要,你给他的是火种,他一生都会温暖。你给他的是冰霜,他一生都会寒冷。当然也不是说不能通过后天改变,只是后天通过自身修复和改变的代价要高的多得多,所以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一个人的童年,一个人的信心。

另外事实上某一个人对你的评价并非完整的你,也许大多数人对你的评价,才是你真正的样子。但这依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自己?你依然有权利和有能力随时改变自我评价,进而影响和改变外部评价。不是有那句话吗,士别三日另当刮目相看。说明人的形象是可以被塑造,被改变的。有些人你认识他的时候觉得很不靠谱,但过几年再见,很可能他就自信而成熟了。

当然你也无法照见一个人的全部,你只能照见他的一部分,他认识的人共同照出最真实的他,你对他的评价也并非完整的他,大多数人对他的评价才是最真实的他。

因此一个人如论是好评或是差评,都不能偏听偏信。所以说毁誉参半真枭雄。

奇妙的是同一个人,不同的观众照出不同的样子,就像同一个明星有人喜欢也有人讨厌一样。

是喜欢还是讨厌,其实并不取决于那位明星,而是取决于不同价值观和审美的人。当然,也不排除那种自身问题特别严重,人人都讨厌的人。如果某个人在你面前抱怨所有人都针对他、欺负他、瞧不起他、全社会都打压他,所以他是最无辜、最值得同情的人。

千万不要滥发同情心,如果一两个人针对他、欺负他,那也许真是对方的问题。但如果真如他所说,从父母到亲戚,从老师到领导,从同学到同事,从老婆到孩子都欺负他、瞧不起他,那也许他真的就是一个让人瞧不起的人,如果你跟他接触多了,你同样也会瞧不起他。

一个自认为所有人都瞧不起他的人,一定不是所有人都有问题,一定是他自身出了问题。这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处。

哪怕是一条狗,走在街上至少还会有一半人喜欢它,只有老鼠才会抱怨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他。

过度在乎他人的看法他人就会变成地狱

这到底是人的问题还是老鼠的问题呢?为什么人人都讨厌老鼠呢?而不讨厌牛、马和狗呢?因为牛、马和狗都不是单纯的索取者,牛要耕地,马要载人,狗要看家。而老鼠什么都不干,只是偷盗和索取,它从来不去爱别人,只知道一味的索取爱。所以没人喜欢这样的动物,人也是如此。对于,老鼠来说,人就是地狱。

如果你首先确定自己不是这样的人,那就没什么好烦恼的,你做不到人人都喜欢你的。如何客观并正确的评价自己以及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是每个人一生重要的课题,这事关你的幸福指数,最怕就是走极端,要么太过在乎别人的评价,令自己痛苦不堪,要么招所有人讨厌而不自知。这个世界只要有一半人喜欢你,也有一半你喜欢的人就足够了。

你怎么看别人,其实和别人无关。别人怎么看你,其实也和你无关。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你内心的投射,喜欢或厌恶都是你自身的喜好和感受而已,和那个人、那件事无关。正如某位大哲学家所说:使人痛苦的并非事物本身,而是人们强加在事物之上的感受。

又如唐代名臣许敬宗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恨其光辉。

所以,喜欢不喜欢,看得惯看不惯,永远都是你自己的事情,跟别人无关,跟春雨和秋月无关。

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所有的关系都是镜子里的画面,无论是国王与子民、老板与雇员、丈夫与妻子、父亲与孩子…… 你想别人怎样对你,你就首先怎样对别人。

你对世界笑,世界就对你笑。你对生活哭,生活就对你哭。你就是一切的根源,境由心生,相随心转。

所以别人怎么看你真的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了解自己?你怎么看自己?说到底我们的一生并不是在追求别人的认可,你也无法做到所有人都认可你,连袁隆平钟南山都有人喷,而是在追求自己的认可,你不需要战胜任何人,你只需要不断的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够了。

把目光放回自己身上,其实没有人那么关注你的。很多想法都只是你的自我揣测和臆想罢了。去做有意义的事情、长期的事情、伟大的事情、利他的事情。群居守口,独居守心。只有整天闲的没事干的人才容易胡思乱想捕风捉影,有梦想、有事业、有目标的人都在忙着赶路。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闲的无聊的人,一点风吹草动就能浮想联翩杯弓蛇影,整天陷入在自我消耗和向内攻击之中,蒜皮大的事情就能绊他一跤。说难听的可能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懒惰带来的空虚寂寞冷,太渴望得到爱和关注,当你忘掉自己,全心去爱别人、爱这个世界、去创造、去奉献和付出以后,你就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了。

说到底就是自卑,而自卑的根源也许就是跟童年的经历和安全感缺失有关。没有得到过足够的关爱和身边重要关系的肯定和支持,内心是空的,所以一直在寻找和填补这种空洞,需要从外部寻求认可和力量,自我驱动力匮乏,需要靠赞美和表扬推动自己前行。

年轻的时候听过张楚的一首歌《姐姐》,给我印象很深刻,因为这首歌听上去特别忧伤、无助。现在想起来其实还包含自卑、自闭。

回头再去看这首歌的歌词,就能读出一个特别在乎外部评价,内心孱弱,甚至有点社交恐惧的少年的形象,而他的性格正式来源于他的成长经历,因为他爸爸酗酒,还经常打他,所以才造就了他安全感缺失,对外界恐惧的心态。

过度在乎他人的看法他人就会变成地狱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一下这首歌,我是看到这个问题突然想起这首歌,他非常清晰的刻画了一个自卑、自闭、缺乏安全感、过度在乎外部评价的敏感的少年形象。

《姐姐》

作词 张楚

作曲 张楚

演唱 张楚


这个冬天雪还不下

站在路上眼睛不眨

我的心跳还很温柔

你该表扬我说今天很听话

我的衣服有些大了

你说我看起来挺嘎

我知道我站在人群里 挺傻

我的爹他总在喝酒是个混球

在死之前他不会再伤心不再动拳头

他坐在楼梯上面已经苍老 已不是对手

感到要被欺骗之前

自己总是作不伟大

听不到他们说什么

只是想人要孤单容易尴尬

面对我前面的人群

我得穿过而且潇洒

我知道你在旁边看着 挺假

姐姐我看见你眼里的泪水

你想忘掉那侮辱你的男人到底是谁

他们告诉我女人很温柔很爱流泪

说这很美

哦!姐姐!我想回家

牵着我的手 我有些困了

哦!姐姐!带我回家

牵着我的手 你不用害怕。

回头再看这首歌词,真的感叹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包括主人公和他的姐姐,都是处在一个弱势群体的位置,而这很可能就是他们的爸爸长期酗酒不负责任的结果。

你去看看那些害怕失败不敢表达的孩子,大多身后都有一个不给力的原生家庭。

如果你不幸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那你就要学会爱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唯有强大能驱逐一切攻击和自我攻击,唯有强大能帮助你跟世界和自己和解。唯有强大能够让你拥有爱别人的能力和不在乎别人看法的资本和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看法   都会   孱弱   美文   自卑   能量   地狱   老鼠   童年   讨厌   内心   姐姐   事情   评价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