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相思

#情满端午#

众所周知端午节是团圆的日子,追思先人品尝粽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坐一起谈笑风声。在我的家乡四川达州却有出嫁女回娘家过端午节的习俗。记得我幼时,每到端午佳节,大姨和母亲都会备好礼物提前一天回娘家看望外公,顺便放松心情远离自身的家庭琐事。近年因外公和二舅母关系不睦,外公看见女儿回娘家颇受冷落,为避免尴尬过年过节外公总会拒绝女儿的探望。大姨和母亲为避免外公为难,也只能作罢。知道真相的我总为母亲惋惜,明明离娘家并不远却成了回不去的娘家。

而我长大成家立业后,我和丈夫抚养一个孩子。单纯的三口之家,只能兼顾工作和孩子,没有余力满足父母的相聚一堂。一年四季除了过年回家一次,父母的生日都只能电话沟通。说来惭愧,虽然我知道有端午回娘家的习俗,也只能内心向往却不能实现。虽然嫁得比妈妈远一点。在车马快的时代里,端午节的娘家我还是回不去。和母亲一样的遗憾,却无能为力。只盼以后能有能力把父母接到身边尽孝道。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端午节前后,我总会想起小时候农村过端午节的情景。在我家乡,乡亲们不会包粽子,集市上也没有粽子出售,粽子的样子只在书里看到过。也不吃皮蛋和咸蛋。我们是吃名称叫“油果子”的美食。在集市上的早餐店,有专做“油果子”的店铺,请的大师傅都是老手艺。小时候经常看母亲制作这款美食。面粉和鸡蛋加上水,调盐后搅拌成糊状,用汤勺挖一勺放在滚烫的油锅里炸至金黄色。火旺时,面糊一下锅就膨胀起来,母亲总是着急地用筷子翻面,否则会炸糊。炸好的“油果子”圆圆的大概有成人拳头那么大。若是我火烧得不够旺,面糊就膨胀不起来,炸好的“油果子”吃着不够软糯,口感绵硬。母亲就会催促我把火烧大一些。再做些其他吃食,倒上雄黄酒,一家人开心的过节。

在端午的那一天,爷爷总会拿着锄头镰刀去山坡河沟割艾草,挖菖蒲回来捆成一大把挂在门框上,干了的艾草用来泡水洗澡泡脚,不被蚊虫叮咬。还会把平时储存的大蒜皮扔在床底下,据说有驱除毒虫蛇蚁的效用。农村房屋竹木结构地面潮湿总会有蛇出现在家中。如今农村家家户户修小洋楼,扔大蒜皮的习俗不合时宜,已被摒弃。

想起这些儿时的美好,已是回不去的时光。过节应是喜气洋洋,与我来说每逢佳节更多心酸与惆怅。时代在进步,传统习俗更应流传下去,留给子女后辈更多温情传承。中国流传千古的文化习俗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端午节   面糊   大姨   大蒜   粽子   娘家   外公   端午   果子   佳节   集市   美文   习俗   父母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