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弘忍大师奇异的身世

五祖弘忍大师奇异的身世


隋开皇末年,黄梅县出西乡二十里地,有一个名叫浊港街(今称濯港)的地方,是三省七县要道。浊港街上住有一个周姓大户,儿孙满堂,是个书香门第,其祖上从汝南(今河南上蔡县)迁居于此,已繁衍好几代人了。周家虽说是书香世家,但却没有一个人入仕的。据说其祖父辈俱皆谋官不得,对仕途早已失去信心,只好愤而僻居乡里,图个安宁。有一年的仲夏时节,正是桃花雨季,一位农家少妇头戴斗笠,半跪在伸入水面的石板跳上,漂洗着刚刚捣过的衣衫,这少妇约摸二十四五岁的年纪,肤色白净,体态丰腴,乌黑的头发在脑后挽起一个高高的发髻,旁边插了一朵白花,她就是周家新寡季氏。季氏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她原也是一个小家碧玉,只因父母突然相继暴亡,又无兄弟姐妹依傍,二十岁便带着祖上遗留的几亩田产嫁到周家。又谁知结婚五年,却未能怀上一男半女。哪知季氏命不好,丈夫又早逝,给他沉重一击。突然一道强烈的闪电横空划过,电光映在季氏那木然的脸上,接着便是轰隆一声炸雷,她心想,一场大雨马上就要来临。此时,一位须眉皆白、披着件破旧长衫的老丈站在面前,并很有礼貌地作揖道:“请问姑娘,此乃何地?”季氏毫不经意地答道:“浊港。”老丈猛然一惊:“浊港?”随之又问:“请问姑娘家贵姓?”季氏仍不经心地回答:“姓周。”老丈又吃一惊,喃喃自语:“逢港则止,遇舟则住。周与舟谐音,不就是此地么?”于是他又连忙朝季氏一揖,问道:“敢求姑娘,老夫可以在你这儿借住一宿吗?”季氏心里一怔,心想:老丈出外,中途遇雨,想找个地方暂避一下,也是人之常情,便指着离港边不远处自己的家,回道:“我家有老人在堂,你去求他们吧!”老丈高兴了,立即又躬身一揖,转身而去。这时突然水中“咚”的一声响。季氏回头一望,一颗鲜红的桃子不知怎么从港岸边的树上落入水中,随水漂过来,正不偏不倚地漂到她的石板跳边。季氏洗了半天衣服,已经口干舌燥,便随手捞了起来。待她回头再看那老丈时,已经不知去向。季氏没有多想,看看手里的桃子,擦了擦便往嘴里送。还未等她张牙去咬,谁知此桃子光滑,竟一下子滑入喉中,连核一起吞下肚去。又是一道强烈闪电,霹雳一声,一个落地雷又平地炸响,似乎在季氏身边滚动起来。雨,倾盘而下,季氏连忙端起洗衣木盆,一只手死死按住头上的尖笠,跑回家去。回到家,季氏已浑身湿透。她不知是怎么收拾那些被弄湿弄脏的衣服,也不知是怎么用过晚饭,怎么入睡的,甚至连那位问路的老者来过没有也忘了问一声。她估猜,那老丈或许急于赶路走了,或许来过家里借宿被老人拒之而另投他处了。翌日凌晨,季氏照例早起,洒扫庭院。使她感到奇怪的事,怎么突然满室霞光四射,异香扑鼻,如同置身佛殿一般。且一看到霞光,一闻到这种香气她就感到一阵恶心,翻肠刮肚地呕吐起来,如同妊娠一般,人也开始消瘦。周家人看到这些,也甚觉奇怪,一个新寡怎么能有这种奇特的反应呢?不久,季氏越来越感到肚子真的慢慢鼓起来了,腹中似有娇儿在躁动。季氏怀孕的事很快在族人当中流传开了,却没有人相信结婚五年没有怀孕的胎儿是死去丈夫的遗腹子,许多人开始在背地里议论,好象季氏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季氏的身孕与那借宿的老丈及那水上漂浮的鲜桃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五祖弘忍大师奇异的身世


传说蕲州永宁与黄梅二县交界之处,有一条山冲,冲里傍山建有一座寺宇,名曰幽居寺,是四祖大师出家削发的寺宇。道信俗姓司马,祖籍河南(今河南沁阳县),其父司马申北周时曾任永宁(今湖北武穴市)县令,其母徐氏随夫寓居任所,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 580 年)三月初三生道信。道信自幼笃信佛教,颖悟过人。他七岁到附近的幽居寺出家,十四岁问法于皖公山,拜禅宗三祖僧璨为师,二十岁时具戒,二十四得承三祖衣钵,禀为四祖,又一度回到幽居寺参禅。此后二十余年,他遍游江州、衡岳,深感独往独来,居无定所难以形成禅戒合一,不利于佛法的传播,决定一改前人头陀苦行的做法,建立道场.住寺弘法,遂于唐初择居黄梅西山,初曰"正觉寺",后叫四祖寺。


据说四祖道信于皖公山得法回到幽居寺时,上界列仙中有一位名叫栽松道人的仙子,不慎触犯戒律,被玉帝降旨,谪贬凡尘,重受轮回之苦。


这栽松道人是经过一番苦心修炼才得道成仙的,很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犯了天律,遭受谪贬,一不能怪天,二不怪地,只怪自己平步青云,忘乎所以,才因骄致祸。他决心接受惩罚,从头修起,来日好重登天界,再归仙班。因此,玉帝降旨后,他二话没说,便谢过天恩,缴回仙袍宝带,辞别众位仙友,驾起一朵祥云,飘飘荡荡往人间而来。


正行间,突然,只见足下云腾雾涌,蜿蜒升起一缕青直冲牛斗。栽松道人心想:此处莫非佛祖坐地?于是停住脚步,拨开云头一看,果真是一座奇妙的山冲,亭宇层叠,碧水流虹。心里不禁暗暗赞叹:真是个好地方!便降落云头,轻轻落在山冲里的一座寺前,抬眼处,只见寺的门楣上镌刻着"幽居寺"三个斗大的金字。心里不禁又暗暗一喜,原来来到四祖道信的削发之地。他知道,这道信禅师是承受三祖僧璨衣钵的得道和尚,是当今佛界很有威望的佛祖,何不就拜在他的门下修行,以求正果?


裁松道人主意一定,立即用袍袖掸了掸身上的灰尘,重新整理衣冠,步履矫健地朝幽居寺院走去。


四祖道信正在幽居寺云岩精舍里坐禅。栽松道人在知客僧引领下来到精合,立即探起衣袍,屈膝而跪,倒头便拜:

"见过佛祖!"

道信端坐着一动不动,问道:"你是何方道人,来此何事?"裁松道人匍匐答道:

“我乃栽松道人是也,特来向大师问法,以便求得印证了此俗缘。"

道信见他年已老迈,就说:

“你现在这么老了,悟了道也不能弘扬大法,超渡众生。你若是再来时,我倒可以慢慢教你。"

四祖道信说的"再来",指的是下一辈,似有脱胎换骨之意。栽松道人当然明白,连忙点了点头,道:

"即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祈佛祖指点!"

四祖道信默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便扫了他一眼,站起身来,抬手朝门外一指,道:

"由此东去,逢港则止,遇舟则住。"说罢,又跏趺而坐,双手合掌,闭目坐禅。栽松道人又匍匐一拜,道∶"谢佛祖指点。"随之,他站了起来,返身而出,沿着山涧小路,追着浑浊山水,迤逦东行。


一日,栽松道人来到浊港边上,突遇暴雨,无处躲避,恰好看到季氏冒雨在港边洗衣,经询问知此地名为"浊港”,与佛祖所示"逢港则止"相吻合,又知季氏家里姓"周",与佛祖所示"遇舟则住"谐音,便怦然心动,想借季氏之腹投胎。在得到季氏点头默允之后,他便透用法术,变作一只仙桃,落入水中,漂给季氏,使其食而受孕。


当然,这些仙佛道法,去迹来踪,作为凡女的季氏是不知其原的。


此时,李氏独坐在浊港边的石跳上,看到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一头乱发,一身泥污。她不禁顾影自怜。天地之大,竞容不下一个两手空空的弱女子,她不禁眼眶里涌出两行泪水。她想,如果这样不明不白地投水而死,人家还真以为自己与什么男人做了苟且之事,含羞自杀,那真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不如暂且忍辱活下去,待腹中的娇儿生下来,看到底是鬼是怪?也好向死鬼丈夫、向周家、向世人作个交待。


季氏木然地从石板跳上站了起来,爬上港岸,在风雨中蹒跚地踽踽而行。她心中充满了悲凉的情绪。一步、两步、……她跌倒了,爬起来,又一步、两步、三步地艰难行进。终于来到了一座小山边,来到小山边一座古寺旁,朝一个废了的小茅棚爬去。然而,在饥寒、忧烦、惊悸和绝望中挣扎得太久太久的身躯再也承受不住咫尺的攀援,她跌倒在小茅棚前满是荆棘的雨地里,失去了知觉。


陡然,风停雨止,彩霞满天,瑞气氤氲,异香袭人。季氏顿时感到腹内一阵剧烈的疼痛,立即从昏迷中醒来。她估摸中的娇儿要降临人世了,便顾不得疲累,连忙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慢慢挪到小茅棚内。又收拾了一块旮旯,垫了一点稻草,权且住下。此时腹痛愈来愈烈,豆大的汗珠从她的额头滚落,她只得咬着牙,忍受着这令人心碎的折磨。

"哇!—-—"

仅仅一声啼哭,一个肉滚的小生命降生了,而且是个小子。他就是后来的五祖弘忍。


特别声明:本文根据吴洪激先生《中国禅宗佛祖》摘编。

五祖弘忍大师奇异的身世

作者简介:吴洪激,湖北黄梅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闻出版编审。曾任武汉大学出版社丛书编审委员会主任、主编,台湾汉欣文化事业出版公司驻大陆总代理,《东坡赤壁诗词》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主编,《东坡文化研究》杂志主编。著有《大别山传奇》、《大崎烽烟录》、《五祖传灯录》、《风流神判郑板桥》、《中国禅宗佛祖全传》、《吴洪激文集》(1至5卷)等文学著作三十余部及《精妙说话技巧》、《精妙应变技巧》、《精妙暗示技巧》等学术专著十余部,其《精妙说话技巧》被台湾国立台南大学选作大学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山边   玉帝   霞光   东坡   茅棚   司马   老丈   幽居   禅宗   道人   河南   精妙   桃子   石板   佛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