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文学:记新疆巴州画家程如江|翰墨春秋 以情写神|冯忠文


冯忠文

水城文学:记新疆巴州画家程如江|翰墨春秋 以情写神|冯忠文

提起程如江,在熟悉他的人中,往往与勤奋相提并论,加之他生活简单,性格耿直,为人忠厚,了解他的人都乐意和他打交道、做朋友。数十年来,凭着他对于国画艺术的执着、篆刻艺术的痴迷,精益求精,兢兢业业,孜孜不倦,从不间断,一天一天地画、一夜一夜地刻,功夫不负有心人,长期不懈的坚持,让他的人生多姿多彩、丰富灿烂,形成了在艺术领域的独有风格,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界内有口皆碑的国画家、篆刻家。正如他自己所说:“笔尖上的精灵放飞我的心,其乐无穷。只要用心去做,就会成功。”

程如江,字江客、号西域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主任(以下简称“巴州”),新疆书法家协会会员。其善于篆刻,擅长水墨葡萄、兰花、墨竹的创作。

水城文学:记新疆巴州画家程如江|翰墨春秋 以情写神|冯忠文

绘画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件苦差事。小时候的程如江,就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把节省下来的钱都买了画笔、宣纸。课余之际,别人出去玩,他就临摹小人书中的英雄人物,久而久之,逐渐打下了素描的基础。绘画培养了他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在他眼里,手中的画笔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笔,它是一盏指明灯,让自己枯燥无味的世界变得妙趣横生,指引他在绘画的领域自由穿梭。

水城文学:记新疆巴州画家程如江|翰墨春秋 以情写神|冯忠文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绘画别具一格的魅力成了程如江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素描、国画他都一丝不苟,追求完美。当下,很多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的人嘴上都说,读书是最重要的事情,多读书、读好书,艺术创作才能有高度。似乎是众人皆知的道理。但随着科技的发达,掌握各类信息资源的拓展,再加上身处物欲横流的普遍现象,多数人心浮气躁,真正能够静下心来、潜心研读学科的人能有多少呢?但自幼爱读书、善学习、苦钻研的程如江却是例外。掌握国画的神奇和精髓,是程如江一直以来潜心探究的课堂。一方面他向名家请教、向身边人学习,另一方面买来专业书籍研读,以掌握好技巧。长期的绘画和苦读专业书籍,培养了他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养成了敏锐的观察力,也比别人多了一种表达思维的方式,最终通过画把心里想的东西表达出来。他的业余时间,完全用在了绘画中,以至于熟人联系不到他时,都会以一句“他在画画呢”而不忍打搅。一支软软的毛笔,配上简单的水、墨、笔和宣纸,通过控制笔的角度和力度,既能画花鸟、山水,又能画人物,以“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色彩把万千世界表现出来,渲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不但可以有形,还可以给人一种神似的感觉,给人一种栩栩如生,妙不可言的感觉……

水城文学:记新疆巴州画家程如江|翰墨春秋 以情写神|冯忠文

绘画是一门很高雅的艺术,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看程如江作画,你会感受到行云流水,神采飞扬的潇洒自如,这一切源于他的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造诣。他对于画葡萄情有独钟,观察葡萄的生长规律,扎实地写生,各种葡萄都能跃然纸上。在一张洁白的宣纸上,画上了一棵树,一棵正努力成长着的葡萄树,静静地沐浴着露水,聆听着鸟儿的心声,天蓝云白。在天云交接处勾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线条清新、自然、洒脱,情景交融,纵横交错,惟妙惟肖。他画的葡萄,挂在又大又绿的葡萄藤上,一串串晶莹透明,黑的、红的、紫红色的、碧绿色的,像玛瑙、似翡翠、如珍珠,又似一颗颗不同颜色的宝石,左半边是暗红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淡淡的玫瑰红色,发出五颜六色的光,个个水灵灵的,看着就使人口水直流,只想摘下一串品尝。它让观赏者感受到了线条的柔软,色彩的明艳,恰到好处。同样,在他创作的兰花、墨竹等一幅幅画里,让人看到了他对艺术毫不做作、毫不自欺欺人的纯正态度。他的作品折射着自己骨子里的谦和、深远与光芒,既是文艺的闪烁,也蕴含人格品德的魅力,最终以鲜明准确的意向与象征,描绘和表达出时代和自我,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向上的力量。

水城文学:记新疆巴州画家程如江|翰墨春秋 以情写神|冯忠文

篆刻之美,不输丹青。在程如江身上,篆刻也是完美的表现。桌上摆满了各种篆刻工具,木块、不同型号的大小刻刀等。选好的一块石料安静躺在手心,左摩右梭,上滑下挪,左旋右转,且看、且雕、且磨,且刻,且琢……心神贯注,目不转睛。石头粉沫纷纷扬扬散落,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一气呵成于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棱角滑腻悦目,轮廓分明。从表面上看虽然只是一枚珠红的印记,然而细细咀嚼,才发现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渊源,它不仅需要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而且还要讲究书法、章法、刀法的熟练应用,这就是篆刻艺术的博大精深!腹有诗书气自华。他的篆刻作品,只要用心去品鉴,就能够得到一份自然、宁静,感受到他对于艺术的虔诚与专致的本真。

水城文学:记新疆巴州画家程如江|翰墨春秋 以情写神|冯忠文

作为一名在新疆成长起来的土生土长的艺人,新疆广袤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了程如江萌生创作情感、触动情怀的一席之地。在创作的田园里,他一直在苦苦修炼,苦苦攀登,努力改变自己,突破自己。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高山、大漠、雪峰、秀湖、绿洲……大自然最严酷、最柔美的景观不可思议共存;不同习俗、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风情的各族人民和谐共处;变化变革创新,经济社会发展一日千里,让人惊叹不已。大漠戈壁的壮美,高山湖泊的秀美,绿洲草原的隽美,似乎让程如江身上的每一个艺术细胞都有跳跃的欢畅,让许许多多的感动一次次涌上心头,伴随思想情愫浩浩荡荡从心里倾泻了出来,奔跑,奔跑,奔跑!正如他挥毫泼墨的行云流水的景物,闪耀着天地万物生命的颜色,充满了美,充满了希望。把家乡当作画,自己就是一名画家。这句话用在程如江身上,可谓淋漓尽致。

水城文学:记新疆巴州画家程如江|翰墨春秋 以情写神|冯忠文

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不光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充满爱的心。可喜的是,程如江先生的作品,始终有一种令人振奋,催人前进的精神力量。其作品之美,不乏星空朗月、落日黄昏、晴空万里、云舒云卷的自然美;不失潺潺流水、树影摇曳、波光倒影、天鹅翩飞的绚丽美……细细品足,程如江先生始终怀有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深厚的感情,心中有爱、心境丰富、心神淡定、心情坦然,以发现美的眼光和胸有大爱的情怀去寻觅,发现或感受或体会到身边平凡真实的风景之美,一次次收获到了一份朴实或沉甸甸的感动。这些镌刻在他脑子里的记忆,或将是他源源不断的创作之泉。

2012年,程如江篆刻作品入选中国西部第三届篆刻展;2014年8月,在巴州图书馆举办了个人书画展;2015年10月,国画《紫气东来》入选全疆书画展,获绘画类特等奖并被收藏;2017年10月,在巴州文联组织的“喜迎十九大”画展中,其作品在巴州博物馆展出;2017年,篆刻作品入选“大美巴州”新疆第五届书法篆刻展;2018年1月,篆刻作品入选新疆第四届篆刻展;2018年6月,国画《家园》参加巴州第三十七届“爱鸟周”活动书画展;2019年4月,国画《乐丰年》及篆刻特约作品参加纪念塔里木石油会战30周年书法篆刻美术展;2020年2月,参加了西域印社抗击疫情主题篆刻创作网络展1至3期,同时抗击疫情篆刻作品被巴州档案馆收藏;2020年10月,国画作品《大吉图》参加了决胜全面小康脱贫攻坚时代答卷书法、美术、摄影主题展……欣赏他的作品,如同迎着拂面的艺术清风、伫立在艺术的山巅,畅游在艺术的海洋,无疑是一种惬意的享受,品足丰盛的饕鬄艺术大餐。

纵观程如江的作品,不是一蹴而就的偶然逢场,而是铢积寸累的厚积薄发,不仅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而且让人如痴如醉于其中,它是综合修养与笔墨功夫的展现,水到渠成、自然而成,使人看起来有身临其境之感,磅礴隽秀之气,精湛高超之美。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生活内涵和文化意蕴,给人一种潇洒、雄浑、豪迈的体验和感悟。

徜徉于历史的长河,唯有希望得以曼延。梦在远方,路在脚下。程如江时值创作鼎盛时期,作品日臻完美境界,经过岁月淬炼和洗礼,艺术之路别有天地,奋斗的足迹已写在希望的大地上,亦如自己画中一条缀满葡萄的藤,硕果累累!

水城文学:记新疆巴州画家程如江|翰墨春秋 以情写神|冯忠文

【作者简介】冯忠文(笔名:逢时;中文),男,汉族,作家、诗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作家协会副主席。系中国当代文学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日报》《新华社》《时代报告》《诗词世界》《文学月报》《齐鲁文学》等报刊。出版有多部文学作品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新疆   巴音郭楞   水城   西域   大漠   高山   蒙古   墨竹   翰墨   宣纸   国画   美文   画家   深厚   书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