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满仓作品:拾红苕

文稿来源:蝶语兰心

殷满仓作品:拾红苕

爱吃红苕的习惯至今未变,这种偏爱连自己都觉奇怪。小时候麦面馒头少,红苕几乎成了少年时代的主粮。以至于不少同龄人说,现在提及红苕二字胃就会泛酸。可我却似乎没受多大影响。每每上街,老远闻到烤红苕的味道,馋虫便会勾动,买块烤红苕狼吞虎咽地咥了,比吃山珍海味还要畅快。于是,蒸红苕、红苕苞谷糁几成了晚饭标配。因我爱吃,连家里的宠物狗球球都随了我,一见红苕便会眼睛放光,激动异常。

故乡在古卤阳湖底,小时的印象中,田野间是满目白花花的盐碱,以至于家家院墙底部无一例外被腐蚀得摇摇欲坠。由于地下水太浅,土壤碱性大,庄稼地里成片成片的没有秧苗,犹如得病的疤拉头。队里多种小麦苞谷高粱谷子黄豆一类的农作物,红苕碗豆倒成了稀罕物。即便栽种,也是在苞谷地棉花地的田梗上套种一些。因了盐碱地的特性,易板结不透气,土质坚硬。栽种的红苕产量倒是不小,往往大如人头,可没几个看上去顺眼。皮质薄脆爱长疤痕,十有八九呲牙咧嘴,水分大没甜味,蒸熟想吃时软的从笼里拿不起来。

殷满仓作品:拾红苕

初中上学,看到学校硕大的蒸笼里外村同学网兜中光洁红润的红苕,我是涶涎欲滴,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

霜降过后,离村子七八里地的三永村东明村成片的红苕就被割了藤秧,待生产队统一收获后,那一望无际凹凸不平的田野就成了我们的捡拾人间美味的舞台和战场。这些村子地下水位低,土质好,栽种的红苕长象光洁干面甜香。小伙伴们得抓紧种麦前这段时光,从拾到地里挖到更多的希望与口粮。

七十年代的农村学校,下午三点左右就放学了。用铁锨或四齿抓钩挑了笼,扛在肩上,小伙伴们便会相邀前往目的地捡拾红苕。站在大片凹凸不平的黄土地里,想象着被收获过的地土下面仍藏着被遗漏的的红苕,想象着将通过自已劳动会挖出让我们涶诞三尺的宝物,那种心境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选一块自认为地下有宝的地方,双手紧握锨把,右脚可劲地踩踏锨头,一锨一锨地翻腾。或用抓钩一下一下往前挖地,突然间就有了惊喜。不管是拇指粗细的毛根,还是拳头大小的半砬果实,拟或是一二斤大小的根茎,都会让小伙伴打了鸡血样兴奋异常。

殷满仓作品:拾红苕

外村的生产队是乐于让我们这帮孩子们在他们地里这样翻腾的。一个多月过去,红苕地几乎要让小伙伴们翻了个过,大大省去了犁地松土的劳力,多好。黑水汗流地挖地三尺找红苕时,往往会碰到外村的同学,他们是不屑一顾的。但为了能吃到美味红苕,这点白眼还是无所谓的。

也许因为菌种问题,常会挖到跑根的红苕。这种红苕可能是变种,牛尾巴样,麻绳粗细,弯弯曲曲,扁扁圆圆,有一米甚至更长。为了完整地把跑根红苕挖出来,小伙伴会围拢过来一块出主意。嚷嚷着小心小心,不敢弄断找不着了。具体劳作者蹶着屁股,小心翼翼地把跑根周围的土起开,然后老鼠打洞般手脚并用,挖地三尺,直干得灰头土脸,汗水泥水交织一起。一两个时辰过去,跑根红苕顺利挖出,田野间会响起胜利者的呐喊。

拾红苕看似简单的体力活,收获多少是不一样的。虽有运气存在,但绝对有技术含量。首先要心态平和,不急不躁。其次不用蛮力,多使巧劲。不能东一锨西一抓钩地乱翻腾。否则,埋藏在地下的红苕往往会与你擦肩而过。即使累个半死,笼中的红苕却不见增多。

殷满仓作品:拾红苕

关三比我大几岁,是伙伴中捡拾红苕的高手。同在一块地里下苦,他却能鹰眼般判断出哪块地下藏有的苕,水平不服都不行。天黑回村,他笼中的收成总比别人多。暗自观察后发现了秘诀:伙伴们多在地中间找个位置下手,而关三常在地头地角踅摸。原因是生产队准备大面积收获红苕时,为方便起见,得先把霜煞过的红苕藤蔓从地表三四公分处割了,拉回饲养室给牲口当草料。在社员统一收获时,地头地角往往会遗忘上三窝两窝。所以,关三常会中奖,一抓钩下去,往往就是七八块光溜溜的红苕藏在黄土里。每遇中彩,关三不会大呼小叫,而是匆匆把惊喜拾进笼中,然后闷声不响地继续着他的劳作,以期发现下一个惊喜。

殷满仓作品:拾红苕

毕竟是孩子,曾有过一次偷红苕经历。是个暑假,晌午端,太阳毒辣辣烤人,黑水汗流的小伙伴挎着轻漂漂的草笼,心情不好不坏地往回走,经过一块尚未收获的红苕地头,不知谁说了句,这地里的红苕真好。突然间小伙伴竟有了偷的邪念。瞅瞅四下无人,几个小伙伴相互对视一下,迅速地弯下腰,饿狗扑食般冲进地里,瞅准一窝,一锨下去,四五个红苕露出了地面。当小偷的感觉真是不好,心在嘭嘭狂跳,似要从喉咙中蹦出来。正口干舌燥,手忙慌乱地准备下一步的捡拾,不知怎的就有了人声,小兔崽子,站住!有人手拿钢钗大呼小叫地朝我们奔了来。突如其来的变数把小伙伴个个吓破了胆,慌忙四下逃散,有人竟丢了草笼和铁锨。偷鸡不成蚀把米,只好自认倒霉,悄然回家,不敢在大人面前提及,怕挨打。

殷满仓作品:拾红苕

而今生活好了,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红苕成了健康食品,据说还有防癌抗癌作用。不管他有无这方面功用,爱吃红苕的习惯肯定不会改变。每每在尽情享用香甜干面的红苕之时,脑海中就会闪现出少年时代和小伙伴们捡拾红苕的画面来,耳旁似还能听到在田间地头挖出红苕时欢快的笑声。

人在旅途,一辈子不易,一如捡拾红苕,判断好地下有遗漏的红苕后,认准一个目标,气定神闲,苦干加巧干,不忘初心,戒骄戒躁,必有收获。

殷满仓作品:拾红苕

作者

殷满仓作品:拾红苕

殷满仓,陕西蒲城人。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渭南市“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委,国家文化艺术科学专家,渭南师范学院客座教授,高级记者。现任渭南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发表文章300多万字,近百次获各类奖项,有多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多部作品被列为陕西省重大精品项目,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奖金奖、银奖及优秀作品奖,出版《心灵的历程》、《心灵的震颤》、《人在旅途》、《心灵的抉择》、《红红的枸杞子》、《生命的沉响》、《花开的声音》、《小满》等作品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红苕   渭南市   黑水   渭南   苞谷   地角   铁锨   陕西省   土质   生产队   地头   成片   挖出   田野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