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作家一禾短小说:造亭子的人

原创:一禾 文稿来源:蝶语兰心

渭南作家一禾短小说:造亭子的人

村里人谁都没想到,黑牛妈能活到八十五岁,还越活越精神。

黑牛妈有三个孩子,两女一儿,黑牛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黑牛父亲是有名的木匠,他带的徒弟遍布东田乡。有人说东田乡盖的房子、打的家具一半以上都跟黑牛父亲有关,这可不是吹牛皮的。可惜了,在黑牛还拿不稳斧子的时候,父亲就撒手西去了。

黑牛父亲去世以后,黑牛妈没有再嫁,独自拉扯着三个孩子过活。黑牛家的活路干的总是比别人慢好多。别人家的麦子倒进麦场开始碾晒了,黑牛妈还弯着腰在地里割麦。别人家的粮食晒干入仓了,黑牛家的麦子还没碾出来。别人家的玉米苗冒尖了,黑牛妈才撂完玉米种子。种庄稼是讲时令的,黑牛家的庄稼收成不好,往往是因为错过了时令。黑牛妈抹一把眼泪对黑牛说:“等我家黑牛长大了,日子就会好起来。”母亲说这话的时候,黑牛哭了。

黑牛不是念书的料,上学总是留级,小学没念完就回家了。娃不念书了,得学个手艺,黑牛妈心里明白这个道理,但看着黑牛单薄的身体,心里说:“等几年,等娃有力气了再说。”

家里没活得时候,黑牛总爱往父亲生前干活的木匠房钻。木匠房里,父亲留下了斧子、刨子、钻子、拐尺、墨斗,干木活的家伙什一应俱全。黑牛父亲死后,有徒弟想要师傅的工具,黑牛妈一件都没给。她说:“黑牛长大了说不定通这一窍呢!”

学木匠活得找个师傅。黑牛父亲不在了,最好的师傅没有了。黑牛十五岁的时候,黑牛妈找到黑牛父亲的大徒弟顺堂。顺堂说:“师娘,黑牛交给我吧,你放心!”

黑牛跟着顺堂学木匠活,几乎天天挨骂。黑牛妈给儿子送衣服的时候,听见顺堂骂黑牛:“你个笨种,墨斗拿反了!锯偏了,哎,你就是个猪……”

黑牛妈说:“顺堂,你好好给娃教,不要骂……”

顺堂说:“师傅教我的时候还打呢,你看我脚后跟上的伤……”

顺堂说这些黑牛妈清楚,丈夫是个脾气上来能点着刨花的人,打骂徒弟是家常便饭。黑牛出生以后,丈夫倒是高兴了一阵子。但黑牛三岁了还不会说来回话,脚笨手笨,反而成了丈夫的一块心病。丈夫的脾气越来越大,徒弟们跟着干活常常提心吊胆。他经常摔了工具蹲在门外抽烟,一边抽一边叹气:“唉!阿斗啊,阿斗!”

黑牛跟顺堂学了三年手艺,顺堂把黑牛送回家。黑牛妈看着儿子壮实了许多,问顺堂:“黑牛出师了?”

“嗯。”

“盖房子、打家具的,啥都学会了?”

“嗯嗯。”

“嗯的是会了没会?”

“唉!师娘,亏了我性子慢,要是换成师傅的话非得让黑牛气死!”

“那……那还是让娃跟着你吧,跟着你我放心。”

“别,别跟着我,也别说是我的徒弟,出去干活也不要说是我师傅的儿子。”

“那……学不来木匠活让娃跟老奎学泥瓦活去?”

“哎,再不要糟蹋别人的手艺了。”

母亲和顺堂在屋里说话的时候,黑牛靠在门外抠墙皮。

顺堂的话虽然说得绝,但出门盖房子、打家具还是会带上黑牛。他安排黑牛干些刨树皮、抬木料的粗活,工钱倒不亏欠。

黑牛妈先后把两个女儿嫁给了邻村,接下来为儿子的婚事操碎了心。还好,黑牛总归是有手艺的人,娶媳妇的事虽然几经波折,但最终还是在师傅顺堂和两个姐姐的张罗下成了家。要专意提一下的是,黑牛妈守寡养儿的气节也给黑牛的婚事增分不少。

黑牛媳妇身体不好,经常吃中药,弄得半边村子都是中药味。村里人说黑牛娶了个药罐子。黑牛妈对媳妇说:“再不要听村里人胡乱说,你好好养身子,家里啥活也不用干,有妈和黑牛呢,黑牛一身劲,还有木匠手艺,饿不了你!”

媳妇生了个男孩,身子骨弱,经常感冒咳嗽,胳膊腿细得跟麦秆一样。黑牛妈背着孙子上学放学,背着孙子干活。同龄的孩子没有敢欺负黑牛儿子的,他们怕黑牛妈跳着骂街。

有一天,黑牛妈接孙子的时候摔了一跤,摔断了脊柱骨。

黑牛和媳妇心里很愧疚。黑牛妈躺在床上,拉着黑牛和媳妇的手说:“我娃都别担心,妈身子硬朗着呢。就是死了,妈这辈子也值当了,有儿子有孙子,房子也盖得这么好,看着你两口子和和睦睦,妈心里美得很!”

黑牛媳妇背过身悄悄擦眼泪,黑牛心里很难过。

黑牛妈伤养好了,走路得拄拐,一步一步挪寸寸,挪到门外台沿上,晒会儿太阳,或者跟老姐们拉拉家常。

黑牛找到顺堂说:“师傅,我想修个亭子。”

顺堂惊了一下,说:“你做套像样的桌凳都费劲,还想修亭子?”

黑牛说:“我就想修个亭子。”

顺堂说:“亭子都是卯窍活,现在哪个木匠还做卯窍活哩?人家都是用电刨子、电锯子、射钉枪干活呢!”

黑牛说:“师傅,你不是看不上现在这些活路吗?你说木匠耍的就是卯窍活。”

顺堂说:“不是我说的,是我师傅说的,你大说的。”

黑牛说:“师傅,你就帮帮我,咱修个亭子。”

顺堂说:“这不挣钱的捏揣活别找我!”

黑牛为啥要修亭子?起根发苗是因了黑牛妈的一句话。

自打黑牛父亲去世以后,每年清明节前几天,黑牛妈都会领着黑牛去玉山县汤峪镇洗一回澡。洗完澡,黑牛妈总要带着黑牛上到一个小山坡上的亭子里歇息。黑牛妈说:“你大这一辈子最得意的木活就是这个亭子,一到这儿就觉得你大还活得美美的。”

黑牛想修个亭子,谁也拦不住黑牛。他没黑没明的画呀量呀,图纸摆了一屋子。黑牛妈说:“娃呀,你上学的时候拢共都没用过这些纸,你这是要干啥呀?”黑牛不吭声。继续埋头画。

黑牛妈托人把顺堂叫过来,说:“顺堂,黑牛怕是魔怔了,你去劝劝他。”

顺堂进了黑牛干活的屋子,墙上贴了一张黑牛妈在汤峪亭子的照片,脚底下是画满了图的纸。

“非修不可?”

“嗯!”

“去,到我家把我的家具拉过来!”

“嗯嗯。”

黑牛和顺堂都魔怔了。黑牛媳妇不多话,顿顿做变样饭,伺候着两个魔怔了的人。

渭南作家一禾短小说:造亭子的人

亭子建成了,就立在黑牛家门前,四根松木柱子和三面连帮带靠的座椅漆成了朱红色,飞檐尖顶漆成了金黄色,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

黑牛给亭子正面留了一幅匾牌,让村里的老先生提字。老先生捏着胡须想了想,写下三个字:颐慈亭。黑牛问啥意思,先生说:“你修亭子啥意思,这字就是啥意思。”

黑牛拉着顺堂在颐慈亭下照了张像。顺堂眼眶有点红,说:“师傅啊,我顺堂这辈子也算在世上留下个着念。”

黑牛媳妇把亭子里外抹洗得干干净净,在亭子旁边栽了月季花、指甲花、鸡冠花,又栽上杏树、桃树、核桃树……

黑牛妈拄着拐棍挪到亭子里,招呼村里的老姐儿们都坐进来。春天来了,看白色的杏花;杏花谢了,看粉色的桃花;桃花落了,看金色的油菜花引来成群的蜜蜂蝴蝶。小孩子们从座椅下钻出钻入,嬉戏耍闹,半个村子都是欢声笑语。

老姐们说:“黑牛妈,你养了个好儿子!”

黑牛妈说:“好日子都是从苦里熬出来的!”

作者简介

一禾,渭北人,中学语文教师。曾用笔名:黑娃,渭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亭子   阿斗   和顺   渭南   刨子   墨斗   孙子   木匠   手艺   徒弟   美文   村里   媳妇   师傅   丈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