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深处,我的家——突然间,自家成了“被拆迁户”


文/张爱梅


站在客厅门口,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和春天里小菜园的生机勃勃:绿莹莹的油菜、菠菜、蒜苗、香葱;透着香的腊梅和娇艳的红梅;抽出嫩芽的岛锦牡丹、月季、金银花、特里昂百合;四季常青的石楠、竹子、芦荟、仙人掌……生活多美好呀!


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即将成为记忆里的故事了。

因为,我家要被拆迁了。


说实在话,我从没想过成为拆迁户,也没想着从中发财。可事与愿违,突然间,自家成了“被拆迁户”!


北方的初春乍暖还寒,前几日突然来了几个人,说要测量房屋面积。这些人在屋里上上下下忙碌了一上午,交谈后了解到左右邻居家里也被测量过了。


看着这些人的举动,心中五味杂陈,心情一下子跌落千丈,郁闷烦躁,沉重至极。


又要搬家了吗?


环顾自己的小家,这座建筑三年的新房,这个刚住进来两年多的新家,也是我结婚三十年以来搬的第五个家。


1989年,刚结婚那会儿,我们一家住在县城广电局院内一间房子里,门前用石棉瓦搭一个小小的空间,只能放开一个煤球炉子和一个小的切菜板。因当时广电局要成立有线电视台,所以半年后在大院住着的三户人家都搬进了南边的小院,我家住进一间坐南朝北的瓦房。因不得阳光,又临近下水道和厕所,屋内的地面总是湿漉漉的,我们常常撒白石灰防潮。当时小院中共住着六户人家,每到餐点,锅碗瓢盆叮当响,一家做饭六家香。饭后的娱乐就是坐在院中闲聊,看着孩子们在院中玩耍,挺热闹的。


时光深处,我的家——突然间,自家成了“被拆迁户”

从大街穿过这个长长的胡同才能到所住的家属楼


时光深处,我的家——突然间,自家成了“被拆迁户”

在最顶层的房子里住了9年

1991年,广电局计划盖家属楼,位置就在广电局东面,挨近刘庄。这里原是一个大坑,地势低洼。记得当时地基挖得很深,填埋了许多沙子、水泥和石子。


局里征求职工意见,要家属楼的职工自愿报名,集资盖楼。对于当时每月每人只有100多元工资的我们来说,要拿出一万三千元集资款,实在太难了。爱人向家里借钱,我公公当时说了一句话,现在仍记忆深刻。他说:“钱是硬头货,上哪里弄那么多钱?”


按照老家的传统,儿子成家是需要准备婚房的,而我们结婚时并没有,如今集资建楼公婆还不给兑点钱,说实话心里是有意见的。但我什么也没说,被迫无奈,只得向邻居亲友借钱。那年月大家日子都紧巴巴,拉下脸皮,东借西借,七凑八凑,最后终于筹集了钱款,却也是最后一个交上钱的。因此,没权利挑选好的单元、好的楼层,只能住在家属院最高层最南边的两室一厅。冬天还好些,可以穿厚点、盖厚点。难熬的是夏季,太阳从东照到南,再照到西边,加上楼顶的暴晒,房间里像蒸笼,人在里面像洗桑拿。


从1994年搬进家属楼三楼开始,这一住就是九年。因为楼下没有储藏室,所以住在楼上的人,每天往楼上搬自行车(当时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大白天的,如果懒一懒不往楼上搬,一会儿功夫下来,自行车就会不翼而飞。除此之外,往楼上搬煤球、提煤气罐,这些活我都干过。好在当时年轻,即便累得气喘吁吁,也能很快恢复过来。


时光深处,我的家——突然间,自家成了“被拆迁户”

如今楼破了,整座家属楼基本没人住了。楼梯上灰尘蒙了厚厚的一层,扯出很多的毛毛。


时光深处,我的家——突然间,自家成了“被拆迁户”

房子先后转手卖了3次,门都没换,依然是我家当初安装的门。最上面贴的花纸还在,门锁也没换


时光深处,我的家——突然间,自家成了“被拆迁户”

最上面贴的花纸还在,门锁也没换


时光深处,我的家——突然间,自家成了“被拆迁户”

楼道里,儿子四五岁时化的“小精灵总决赛”清晰可见


时光深处,我的家——突然间,自家成了“被拆迁户”

最原始的楼道垃圾通道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小学路有人卖房子,一个独门小院。于是,2003年暑假,我们搬进了这个小院。在小院生活了十五年,虽然房子破旧,好在有个院子,自行车、电动车都可以直接推进来,挺方便的。

十五年里,栽种在院中一角的葡萄树,长势茂盛,绿荫如盖,几乎占据半个院子。每年夏季,葡萄树上硕果累累,绿的、红的、紫的葡萄,如串串玛瑙,晶莹剔透,酸甜可口,令人垂涎。


住在这里,不好的一点是地势太低。每每遇到暴雨季节,小区门口的小学路就会积水成灾,以至于每年暑期,我家院子都要有一两次积水。暴雨连绵的时候,积水灌进了房间,家具被水浸湿。因此,家人们特别害怕暴雨天气。


2018年农历腊月十六日,我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我们家搬进了现在的“别墅”——一座两层楼房。吸取上次地势洼的教训,装修房子时,儿子特别叮嘱一定要把地势垫高。于是,先打地坪,垫高几十公分房内外地面,再也不担心家中积水的情况发生。


本以为这辈子不再买房卖房,可以安心地住在这所房子里。然而,事与愿违。好景不长,在这里只是住了短短两年时间,花费很多时间、金钱和精力装修好的房子,精心打造的小家,再一次面临搬家的局面。这次是响应政府号召,为了县城整体规划而搬迁,应该是搬进高层楼房。


时光一直在走,岁月也不会有一刻停留。人这辈子,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应该都会搬几次家吧。


家是避风雨、暖人心、给人安全感的地方。家庭的幸福,不止取决于房子的豪华,更重要的是住在房子里的人健康,平安,快乐,幸福!


从我自己小家五次买房、五次搬迁,历经了二三十年的光景。其间,有眼泪、有心酸,有辛劳,更多的是搬进新房的甘甜与喜悦以及用心经营小家的温暖。同时,也见证了小县城从旧城到新城的扩建,从旧房改造到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的巨大变化,享受到了从每月几十元、几百元到现在的几千元工资的增长。

我家的变迁是全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我所体验的搬迁经历也是无数换房人的必经之路。如今,无论城镇,还是乡村,无论是个人小家,还是祖国这个大家,都在飞速发展当中。愿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之家,每个小家越换越精彩,祖国大家越来越富强!

——2021.3.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拆迁户   家属楼   煤球   南边   小院   积水   地势   美文   暴雨   院子   楼上   自行车   深处   儿子   时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