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过年习俗

文/张爱梅


“新年到,真是好,小姑娘戴花,小男孩要炮,老头还戴个破毡帽。”每当春节,这样的民谣便浮现在脑海,唱响在村里头。

欢度春节,俗称过年。人们常说过年、过年,我觉得就是年前年后目睹的、参与的过程和心里的感悟。在年前年后这个时间段里,为了过年,人们准备年货的过程;年后,走亲串友,都在喜乐过年中。

豫东过年习俗

(我家的春联)

豫东这片地方,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的。这一天,最忙碌的是家庭主妇。一大早,把买来的灶爷像贴在灶台一角。然后,把厨房从上到下、从锅台到炉灶,该打扫的打扫、该清洗的清洗,锅盖、笼布、馍筐、锅碗瓢盆等物件全部清洗晒干。蒸馍的大锅揭起来,拿到院中把锅底的灰去掉,把风箱打开换上新的鸡毛,捅捅烟囱里的灰,使炊烟流通更快。现在,烧地锅的少了,家家户户基本都用燃气灶或电磁炉做饭,主妇们少了烟熏火燎辣眼睛,厨房也比从前卫生了许多。

厨房收拾洁净,开始蒸馍了。从腊月二十四开始,村里邻居仿佛排好顺序似的,今天你家明天他家后天我家,而且互相帮忙蒸馍。蒸馍的种类有素包、肉包,团子(带八宝馅或豆沙馅的馍,圆圆的,老百姓都称为“团子”),小蒸馍,大馍和花。大馍和花是孝敬长辈,走亲串友给长辈拿的。儿时,很少能吃上白面馍,豆面、玉米面等混合做的团子和包子居多。如今,蒸馍比较省事,一律都是白面。近几年,年轻主妇打工能挣钱,也懂得享受,平时都是买馍吃,过年更不蒸馍了,都是在馍店买,买一二十块钱的白面馍够全家人年前年后吃几天。


豫东过年习俗

(我侄女来我家走亲戚,给我带来的大馍和点心)


今年我没买馍,都是自己做的。用两层钢精锅做了两次包子、两次馒头,还特意买了两斤豆杂面,包了杂面角(jue)子(角子,形状像水饺,比水饺大很多),做了两朵小花,我儿子做了一只凤凰。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很有成就感,吃着自己做的包子、团子和馍,感觉淡了多年的年味回归了、浓厚了。

豫东过年习俗

(我自己蒸的馍、做的小花)

豫东过年习俗

(我儿子做的凤凰)

馍蒸好后,接着就是炸丸子,豫东人称为过油。说起丸子,大家一定认为它的形状圆圆的。我们这里过年炸的丸子用白面、豆杂面或者绿豆面,也有不规则的多棱体俗称“酥鸡”,这里的酥鸡可不单单是指鸡肉,而是在稠面糊中放入藕条、金针菇、干黄花菜,或者猪肉片、鸡肉条等,还可以用白菜叶或豆皮卷着肉馅,外面挂上面糊,放入油锅里炸,更美味。

腊月三十这天挺忙的。女人包饺子、准备一家人晚餐。男人忙着贴春联、到祖坟给故去的亲友送纸钱、折一两个柏树枝挂在门框上,寓意百不忌讳。村里人还不忘在家里所有的房门前放一根木棍,叫“拦门棍”,意思说拦着不让其它不好的东西进门,顺顺利利过大年。

豫东人年三十中午和除夕必吃饺子。老百姓爱说三十吃肉饺子,除夕是素饺子,寓意是素素静静过一年,还有人说除夕吃肉饺子,养不好猪。因为当时家家户户都养猪,一年长二三百斤过年卖了猪能过个好年。而且包饺子也有讲究:“三十剩馅,初一剩面。”寓意年年有余。包饺子时,爱包几个元宝,这里的元宝是把饺子两头捏在一起,组成元宝形状。几个元宝中有一个里面放进一元硬币除夕吃饺子时,谁吃到有钱的这个元宝,意味着来年发大财,因此,在除夕吃饺子时特别盼望着吃到那个特殊的元宝呢。今天,吃饺子时,我儿子吃到了带钱的元宝,挺高兴的!

初一拜年。初一这天,村里人习惯去长辈家拜年。忙碌了一年,趁着过年闲在,人们聚集在长辈家东家长西家短的聊天,说着去年发生的事,唠着来年的计划,讲讲孩子们的成长……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我们姐弟五个都跪下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爷爷奶奶给每人几元的压岁钱。如今,磕头拜年的少了,都是口头上或微信里的新春祝福和微信里发红包。

今年,由于我婆婆在哥哥家过年,因此我们一家、弟弟一家在初一这天回老家给婆婆拜年。哥哥新盖的两层楼房、装修华丽,婆婆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开心幸福。阳光洒满小院,暖融融的。哥哥做了20道荤素搭配的菜肴,美味可口。一家十多人坐在大大的圆桌上吃饭,欢乐喜庆。

豫东过年习俗

(饭前,招待客人的瓜子、糖果等)

豫东过年习俗

(婆家哥哥作了20个菜呢)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唱的是回娘家的歌。大年初二回娘家,是当女儿最盼望的、最快乐的事。抱着孩子、带上老公,拿着礼品,欢欢喜喜回娘家啦。

原来女儿过年回娘家,带的礼品是小馍、大馍,点心、麻花等。现如今,超市过节不打烊,随时到超市买几样东西,开着汽车一路直奔娘家的方向。娘早已把糖果、瓜子、花生、荸荠等摆上桌,就等女儿女婿和外甥到家门。

母女情深。女儿帮娘做菜做饭,娘俩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的思念情。姥爷姥姥从兜里拿出红票一张,送给外甥,外甥开心地叫着“谢谢姥爷姥姥!”

父母在,初二女儿都回娘家。父母不在了,我们姐弟几个轮流请客吃饭。今年侄女结婚回门,今天初二聚会,哥哥请我们吃饭。

如今,人民生活富裕了,许多人选择在饭店吃饭,提前一个多月预定饭店。今天找了几个饭店,才找到一个吃饭的地方。哥哥一家、二姐的家人、弟弟一家和我家,大家欢聚一堂,共同举杯庆贺新春佳节。环顾一周,年轻一代占据半个餐桌。我自豪地说,我教了“半壁江山”,两个外甥、两个侄子和我儿子都曾是我的学生。他们几个中有军人、医生、律师、销售人员,各自在不同行业工作,都很勤奋努力,做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看着年轻一辈事业有成,结婚生子,我们姐弟几个感觉欣慰、开心、幸福。

豫东过年习俗

(娘家哥哥请我们在饭店吃饭)

正月十五无闹元宵。亲戚走到初七八,只剩丸子只剩渣。年后七八天里,人们忙着走亲亲。亲朋好友都拜访完,过年的食物基本上消灭掉。孩子们就盼着过十五了。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人们不再燃放烟花炮竹,元月十五变得有些冷静。这一天,早上吃汤圆,中午吃饺子的习俗依然在,晚上放云灯、挑灯笼、猜灯谜,很是热闹。样的十五仍然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带着浓浓的年味。

过了十五,人们常说年跑远了。工人做工、农民播种、学生开学,大家开启新一年的人生旅程。

回想起过年的朵朵花絮,忍俊不禁笑出声来:老一代人的过年规矩较多,现在新时代新风尚,许多规矩已不存在,有些规矩已发生改变。比如今年实行就地过年,在外工作的许多豫东人过年没回老家。无论在天涯,还是咫尺,只要心在,幸福就在,大家同样可以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豫东   杂面   团子   白面   腊月   元宝   丸子   外甥   娘家   除夕   美文   习俗   村里   饺子   长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