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善的理念是可见世界的光源

陈春花:善的理念是可见世界的光源

导读:正如柏拉图所言,在可知世界中最后看见的乃是善的理念,一但我们看见了它,就可以创造美好和正确的事物,就可以让我们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的行动合乎理性。

“如果我们欲获得纯粹的知识,我们必须摆脱躯体并用灵魂来沉思。”柏拉图的这句话,从我第一次看到,就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每当我坚持管理研究要面对管理实践,以获得对于“真问题”的探索遭到质疑时,他的这句话总会给我力量,并帮助我安心于对纯粹知识的探索,消除干扰与困顿。我能坚持近三十年致力于面向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研究,正是因为这句话带给我定力,让我得以纯粹。所以,我特别期待可以来到柏拉图的雕像面前,奉上我的敬意。

柏拉图雕像安于一片居民生活区中,已经简朴到无法再简朴,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它就是应该这个样子。柏拉图本就厌倦贵族家庭的生活,在他30岁的时候离开雅典去旅行,去探求不同的对话,直到他回到雅典建立了阿加德米学院。

导游带我们走到雕像不远处的一座小房子前,我看到门前竖立的牌子,才知道这是柏拉图数字图书馆,里面主要介绍柏拉图的事迹及其对西方文明的贡献,博物馆免门票。带着好奇,我们进入了房间。入口处的电视机上滚动播放着柏拉图的相关介绍,按顺序参观,可以看到柏拉图生平大事记、一些展板及视频影像资料。为了参观的趣味性,博物馆还设计了动漫小视频以及柏拉图名句游戏挂板。在这个迷你的展览馆里,最打动我的展览有两处,一处是柏拉图学员的模拟全景图,另一处则是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院》。

在小小的博物馆里,有柏拉图经典对话的挂板,可以让观众做出选择并深入思考。小武和翰翰他们几个滑动着挂板,理解其上的柏拉图名句,虽是一个小游戏,短暂阅读却引发思考,我为这个观赏设计点赞。和知室小伙伴动手体验挂板游戏时,我也梳理了一下自己过去学到的内容,其中柏拉图有关“知识”的界定、柏拉图洞穴寓言、柏拉图理念对我启发最大。

正是柏拉图,让我慢慢理解了现实世界分为两个区域:演变的客观世界和恒定的理论世界。在他看来,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充分理解作为流动的感官世界基础的理论世界。柏拉图论证说,知识就是辩明为真的信念,换言之,知识必须是真的,并且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今天这个观点虽然被质疑,但我还是牢牢记住了他在《理想国》中强调的,“真正热爱知识的人自然会去热烈而不停追求真理,直到他掌握了事情的本质”。

柏拉图让我理解,感知的世界因为不稳定而不能成为真正认知的对象。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所有被感官觉察到的物体将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我们不能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感知,因此知识所要探究的是永不消亡的形式。这的确是研究的巨大挑战,然而这也正是知识本身的意义与价值。

柏拉图洞穴寓言,则让我第一次理解人类的困境。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了一个寓言:

假设在一个洞穴的深处,囚犯们被锁链束缚,面对一堵墙,而且不能回头。闪烁的影子投在墙上,囚犯们就误把这些影子当成了现实。其中一个囚犯被解开枷锁,带到影子真实的源头,看到那是一团火焰,这个囚犯发现自己被愚弄了,他看到的影子只是真实物体的投影,并不是真实本身。他又被带到了洞穴外,看着刺眼的阳光,等他适应了阳光的光线之后,他意识到太阳才掌控着一切,使他可以看到周围一切事物的真实源泉。等这一切都认知清楚之后,他又被带回洞穴里。

这个囚犯回到洞穴,尽量向其他囚犯讲清楚事情的真相,并告知大家被愚弄了,但是囚犯们确认是他错了,他们仍然相信自己看到的就是事实,而这个人愚蠢透顶。

柏拉图借助这个洞穴寓言,生动地阐明自己所理解的人类困境——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囚犯与自由人,感觉与理性,世界的投影与世界的本相,谬误与真理,众人与哲人——这些就是我们深陷其中的困境,我们被困在一个影子世界里,真实世界被隐藏起来了,我们被幻想所迷惑,把影子世界当成真实世界,被愚弄而不自知。

洞穴寓言让我开始理解柏拉图的理念。正如他在寓言中所说,把囚犯带到洞穴外面见到了太阳,并真正理解太阳是一切事物的真实源泉,太阳才是至善的形式。柏拉图说:

最后出现,而且只有通过努力才能看到,而且当它被看到的时候,已经被推断为所有美好和正确事物的普遍创始者。光之父母和这个可见世界上的光之上帝之母,而且是知识的理性和真理的直接源泉。只有具备这种力量,一个人才能理性的行动,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人生活,定能使他睁大眼睛凝视。

每当看到这段问题,总是被其感动。正如柏拉图所言,在可知世界中最后看见的乃是善的理念,一旦我们看见了它,就可创造美好和正确的事物,就可让我们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的行动合乎理性。善的理念是可见世界的光源。

柏拉图的理念让我想到《金刚经》,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佛是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妄,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只是因为执着,才无法看到事物真实的样子,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也都是虚妄,也就是诸相非相,如果不懂得这个,把现象看作事物的真实本质,也就无法见到如来。两者所表达的观点非常一致。

写到这里,大家应该可以理解,我为什么这么渴望看到柏拉图所创办的学校遗址。内心里,我觉得自己是柏拉图的学生。(本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雅典   柏拉图   理念   世界   虚妄   囚犯   洞穴   雕像   光源   美文   寓言   理性   事物   影子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