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春深上巳节

上巳节,是国人最诗意的节日。


白居易在《和春深》中说,“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人间最美三月三,说的就是盛春时节,在天气暖到可以褪去冬衣换上春衫的时刻,男女老幼出门郊游,放风筝,当春风微微吹过田野和山坡,陌上,花开成海,轻吟,烟花三月,在经纬纵横之间,鞠一杯清香,沁馨而淡然。


用暮春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冠以上巳之名,敲定这天为“祓禊” 的日子——祓禊是一种祭祀仪式,人们在水边举行祭礼,以洗去不详,祈求安康,魏晋之后,上巳改为三月三,成了一个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随笔:春深上巳节



三月三,多么娇嫩的一个词啊!嫩得像豆腐一样,生怕被冬天抢走,让春天又暖又寒,陪着人们,走着走着,渐渐变成了一个宽阔的,令人欢喜的字眼。

这字眼只有与诗词结合,才会萌生耕读的冲动。古人犁耙弄水响,紫燕沐风来,空山凝云,难掩路旁青翠之色;春阳冠顶,更映花圃百花之容。一曲春魂,涌动神采,古韵袅袅,和谐悦耳。


鸟在窃喜,叫声宽厚沉稳,因为它们的巢是暖巢,不再颠沛流离。这或许也是春的一种生活方式吧,人们到了汾河,到了玉泉山,将满腔才情,都赋予了樱花,赋予了路边的西府海棠,此时此刻,山有情,水有情,蓝天白云留驻,人在画中行!



随笔:春深上巳节



花前月下,是情人幽会对歌的日子,给上巳节又添了些春意深深,行笔渲染,岁月阑珊,怎解这一丝缠绵?几条长枝披垂的攀援类绿植,从树上,从高墙上沿着似有似无的缝隙,不露声色地潜伏下来,从向阳透光的角度看去,犹显翠绿亮黄,茎秆细软,尾端微卷的部分,是绒丝状的新芽,在这无风的早晨,演绎出一首没人注意的生命之歌!


春已深,不知不觉会将世人的记忆湮没,譬如三月三的女儿节,六月六的晒书节,忙碌奔波的城里人顾不上这些传统老礼儿。但乡下往往能跟随季节的节奏,带着些懒散,带着些俏皮,带着些淡香,将日子铺展出漫天遍野,蜜蜂穿过杏白桃红,钻入油菜丛,哦,这黄色的浮金,花蕾四射,仿佛大地就是一场香喷喷金灿灿的盛筵,邀请了天地间所有的文人水流觞的姿态,引人填词于诗,抒情以歌。



随笔:春深上巳节



布谷鸟的叫声从天空划过,叫得空气纤尘绝无,烟岚如缕,鹧鸪一声一声,正是豆蔻年华,叫声里含着水雾,益发青春逼人,您瞧,这才是春深上巳时的模样,粉粉的,灿灿的,让整个天地附在春天里,仿佛泡在蜜里一样。


三月三,我要像抒写你一样,抒写六月六那炽烈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无风   漫天遍野   烟岚   安康   百花   饮宴   盛筵   丝状   水边   美文   叫声   字眼   有情   随笔   节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