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李叔同画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剧照

老夫少妻的结合,生出一个才华横溢的富二代,一个时代的麒麟之才

1880年,李叔同出生在天津一个巨富之家,他家世代经营盐业与银钱业,这是当时利润最高的两种生意。其父李世珍是同治年间的进士,曾官吏部主事,后辞官承父业而为津门巨富。

毫无疑问,李叔同的出生,就传说中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

李世珍家门显赫,子息却不旺。长子早夭,二子李文熙又体弱多病,老来得了李叔同这个幼子,自然视若珍宝。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一轮明月》幼年李叔同

父七十,母十七,孔子出生了;父四十九,母二十,欧阳修出生。他的母亲王氏是家中的三房姨太,十九岁生下他时,父亲已经六十八岁。

老夫少妻的结合,往往生出麒麟之才。

学舌之际,就能跟着老父亲摇头晃脑地背诵对联。六岁启蒙,十岁熟读诗书,十三岁学训诂书法,“年十三,辄以篆刻和书法名于乡。”

十五岁就诵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这样的绝句。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一轮明月》幼年李叔同

文学上,他是享誉国际的词作家,一曲《送别》传颂至今

音乐上,他被誉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启蒙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中国人

绘画上,他堪称中国现代美术之先驱,是中国油画之鼻祖

戏剧上,他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

书法上,他是近代著名书法家

篆刻上,他是西泠印社的早期成员,领风气之先

教育上,他桃李满天下,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等大批著名艺术家

佛学上,他被尊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他在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学……均有创造性贡献。

他开创了中国无数个第一,在从事的每一个领域都做到了极致。此外,他还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钱又有才,这简直就是顶级的人生标配。

在感情上,曾有人说他是最有才华的“渣男”

李叔同的母亲一向喜欢看戏,自从24岁守寡之后,她更是迷上了泡戏园子。每次去戏院看戏,她都会把李叔同带上,长大以后,他就习惯了一个人去梨园。

他确实按照母亲希望的那样,喜欢上了听戏,但是,情窦初开的他,同时也喜欢上了天仙园的姑娘杨翠喜。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一轮明月》杨翠喜

每每戏院散场后,李叔同便提着灯笼,送杨翠喜回家。昏暗的街道,一人一灯一知己,彼此爱得最为热烈也最真挚 ,两颗年轻的心越来越近。

富家公子,梨园美人,一掷千金为红颜,这真真是戏文里才子佳人的故事,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李叔同的身上。

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夕阳微雨后,叶底秋痕瘦;生怕小言愁,言愁不耐羞。——李叔同《菩萨蛮》写给杨翠喜

然而,这段感情也想戏一样,落幕就结束,这份甜蜜的初恋很快就无疾而终。

随着杨翠喜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京城的高官巨贾来到天津就为了看看这位名伶的风采,其中就包括庆亲王奕劻和他的儿子载振。

想要巴结这位亲王的人,把主意打到杨翠喜身上。那个时代的戏子,哪怕名气再大,也只是一件商品。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一轮明月》段芝贵

段芝贵花重金把杨翠喜从戏院里赎出来,亲自护送到北京,把杨翠喜亲手送到庆亲王父子的府上,只为了巴结这位亲王。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一轮明月》杨翠喜被送去亲王府

在李叔同不知情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杨翠喜,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像个商品一样被送上了车,送到了亲王府。

李叔同得知自己倾心的女子被当作礼物送入了豪门,伤心欲绝,终日以泪洗面。

看到李叔同因为杨翠喜的事情,终日郁郁寡欢,他的母亲和二哥就托人物色结婚对象给李叔同,希望另外一个女人的温柔能抚慰他失恋而破碎的心,使他振作起来。

很快,媒人就给李叔同物色了一个富家茶商的女儿——俞氏。俞氏比李叔同大两岁,妻子年龄大些便更稳重,可以更好地照料丈夫的生活,而且眉目端正,知书达礼,两家门当户对。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一轮明月》俞氏

对于这个包办的婚姻,李叔同是百分不同意。

俞氏出身大家,贤惠恭顺,放在那个时代任何一个大家的心里,她都是个非常好的媳妇。

可在年少的李叔同眼中,这些优点恰恰都是她无趣的地方。旧时代女子的贤惠,不是李叔同喜欢的地方,他渴望的是如杨翠喜那样热烈的女子,不合常规,可是有趣。

可是她最终没有拒绝这门婚事。

原因是二哥李文熙答应,只要娶俞氏为妻,他就可以拿出30万家产给李叔同出去自立门户。

母亲由于是小妾的缘故,在李家生活并不舒心,不单单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违抗和对母亲的孝顺,更是因为自立门户代表着自由,“金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李叔同接受了这门亲事。

换句话说,他只是想要自由,而妥协了。但是,他的妥协,是以一个封建女子的婚姻换来的。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一轮明月》俞式

俞氏空有原配的名分,与他却是聚少离多,虽为他生下三个孩子,却始终没有得到过他的心。

对于丈夫在外寻花问柳,俞氏从不干涉,尽力保持家庭的平静。一心侍奉婆婆。在她看来,无论如何,丈夫还愿意回家,就是最大的尊重。对妻儿的愧疚,李叔同对俞氏还算相敬如宾。

但这一切也在母亲王氏去世以后被打碎了。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一轮明月》李叔同母亲追思会上弹钢琴

在母亲的追悼会上,他竟请来数百中外来宾,举哀之时,还在众人面前弹钢琴、唱哀歌。

李叔同母亲的离开对他而言也是一种解脱,虽飘荡无根,但再无牵挂。获得这一次的自由,俞氏只有更加的孤独,和无尽的等待。

最后李叔同已经出家后,二哥让她去寺院寻丈夫回来,她平静地说: 我们不去,因为他是不回来的。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一轮明月》俞氏背影

1922年正月,新年的爆竹声还未歇,俞氏却撒手人寰。45岁,并不算太大的年纪,她生命的大半都是在漫长的等待中度过,这个冬天似乎也没有比往常更冷一些,可是她熬不过去了。

料理完母亲的丧事后,李叔同就将俞氏和两个儿子托付给天津老宅的二哥照料,远走日本留学。

当时的有志青年,无不以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为学习榜样,希望能在日本学习西方制度,回去建设祖国。

在日本,他先考取了东京美术学校。

他在日本学习西洋绘画,需要人体模特,那个时候日本的风气也不够开化,模特儿不好找,裸体的女模更是重金也不可求。

他便厚颜地去问房东的女儿:你愿不愿意当我的模特?没想到对方一口就答应了。这位房东的女儿后来成了他妻子。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一轮明月》李叔同与日本妻子

这位日本妻子,有人说叫“枝子”,也有人说叫“诚子”。据李叔同的孙女李莉娟回忆:具体叫什么还真的不确切,也曾到日本找过,却未找到,但是,(祖父)日记中多次提到“福基”这个人,每当提及,讲到的事件都是私人问题,比如给我送棉被之类私房话。于是,大家揣测,“福基”可能就是他日籍夫人的名字。

李叔同没有向她隐瞒自己已婚有子的事实,但她仍不在意,死心塌地。

最终他在日本选择了另结良缘。

前半生的风流文雅,下半生却选择成了出家,终成律宗祖师半世高僧弘一法师

李叔同回国后,已经到了三十左右的年纪,身上少年名士的气息剔尽,富家子弟的风流也被日本妻子收了性,倒是急切地想在教育上做些实际功夫。

他当上老师,便要有老师的样子,于是不再穿漂亮的洋装,而是换上了灰色粗布袍子、黑马褂、布底鞋。

他在南京杭州两地授课,虽然时常由于日程冲突请假,却绝不会浪费课堂的一分钟。上课需要的板书,他一定提前写好两黑板,早早坐在教室里等学生。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一轮明月》李叔同

漫画家丰子恺、国画大师潘天寿、音乐教育家吴梦非、书画家钱君陶、著名音乐家刘质平、画家李鸿粱……都是李叔同的弟子,江浙人才辈出,几乎撑起民国文艺界的半壁江山。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一轮明月》李叔同教人体写生课

他先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便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每月中半个月住南京,半个月住杭州。

杭州与南京自古就是佛土,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杭州的寺庙则更多了,大小两千余所。

自古文人都把西湖比西子美人,李叔同却在西湖的氤氲朦胧的雾气里感受到了佛法空灵。

1918年春天,那名叫福基的日本女人从上海匆匆而来,寻遍苏杭两地,终于在虎跑寺找到出家的丈夫,这是两人相识的第11年,在这以前,两人恩爱有加,相濡以沫。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一轮明月》李叔同与日本妻子告别

在西湖的晨露中,南北划来的两艘木舟。一男一女各立船头,一僧衣,一人和服,相对而视。

两艘船缓缓靠近,女子盯着那僧人凝视许久,开口道:明天,我就要回国了。

僧人道:好。

女子含泪悲唤:叔同···。

僧人答:请叫我弘一。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女子低头不语,良久,问: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僧人答:爱,就是慈悲。

答闭,转身而去,没有回头。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一轮明月》李叔同日本妻子

船开行了,叔同从不一回头,但见一桨一桨荡向湖心,直到连人带船一齐埋没湖云深处,什么都不见,叔同最后依然不一顾,叔同夫人大哭而归。 ——黄炎培《我也来谈谈李叔同先生》

但你是不平凡的,请吞下这苦酒,然后撑着去过日子吧,我想你的体内住着的不是一个庸俗、怯懦的灵魂。……为了不增加你的痛苦,我将不再回上海去了。……人生短暂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看破。——李叔同寄日本妻子信

古旧寺院门前,这位曾经的丈夫却连门都没有让妻子进,福基无奈对着关闭的大门悲伤责问他: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一轮明月》弘一法师

在此后二十六年的时间里,弘一法师逐渐断绝了俗世的往来,及至去世。每天只食一餐,除了留下少量衣被和雨伞,俗世里的一切他都舍弃了。

对于为什么他会突然出家,谁也不知道。也许像他的弟子,丰子恺说的: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有的人做人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还必须去探求人生的究竟。

纵观他的前半生,一掷千金、生活放荡,他出家,怎么看都应该选择轻灵的、讲究顿悟禅宗。可是他却选了戒律最严谨最刻板的律宗,谢绝一切名闻利养,以戒为师,粗茶淡饭,过午不食···

弘一出家的时候,律宗已断绝了700余年。一切只能靠他自己专研。

为了弘扬律宗,他四处奔波,编修佛典,一边讲学,一边云游,他在佛法上的造诣越来越深,被尊为律宗第十一世祖,声名甚至超越当年文人李叔同。

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赵朴初

他出家24年,生活用品绝大多数都是出家前带去的,一件僧衣缝缝补补穿了十数年,布丁还都是从垃圾堆里捡回去的破布条,一点不肯浪费。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弘一法师的临终遗书

李叔同是我们时代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独立的一个人。——林语堂

那位著名的情僧仓央嘉措说: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佛与情在别人那里是两难,弘一法师却从未有过犹疑。

民国风烟里,弘一法师是活得最恣意潇洒的一个,虽然人命玩不过时代,可他是唯一一个不必为生活奔波所苦,不必为时局艰难所限,不必蝇营狗苟于乱世的人。日本入侵期间,他还写下“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

传说弘一法师吉祥圆寂,右肋而卧,神态甚是安详,令人不胜景仰。火化时,众人均看到棺内有多色猛烈火光在闪烁,检出舍利子一千八百余颗,舍利块六百颗。

从电影《一轮明月》,看李叔同半世风流文人,半世律宗高僧

《一轮明月》剧照

弘一回头,仿若年少时,母亲含笑立在门口,招手轻唤:三郎,回家啦。

从意气风发的文人李叔同变成了律宗祖师弘一,真是一轮圆月耀天心,也许这就是电影《一轮明月》的意思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律宗   明月   西湖   半世   梨园   亲王   僧人   高僧   南京   日本   杭州   文人   美文   中国   法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