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房子不住,在孩子读幼儿园后,为什么还是选择回小县城生活

城里的房子不住,在孩子读幼儿园后,为什么还是选择回小县城生活

聊聊普通人的通勤人生

#大城市# #小县城#

城里的房子不住,在孩子读幼儿园后,为什么还是选择回小县城生活

车晓慧是我表姐。

这个春天里,她和老公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举家从东南沿海的二线大城市搬到了一个小县城里,开始新的生活。

工作的地点比较偏僻,到二线城市已经买好的房子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到一个现在所住的小县城要半个小时左右。

和很多普通工薪家庭一样,夫妻两没有多少存款,在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买房,综合考虑经济情况和工作地点,只能把房子买在了二线城市比较偏远的地方。

“在前几年房价还没有飞涨的时候,我们买了房,想着和大家一样把家安在二线城市,让孩子将来在这里读书生活。”

女儿出生后,没到上幼儿园的年龄前,晓慧和老公在单位旁边租房子住了几年,基本只有周末才回自己买的房子。

城里的房子不住,在孩子读幼儿园后,为什么还是选择回小县城生活

虽然单位到已经买好的小区直接通勤时间很长,但是只是周末才回去去,夫妻俩觉得也还可以接受的。

直到去年女儿上了幼儿园,在小区附近的幼儿园上学,退了租房,晓慧和老公才开始了真正的魔鬼通勤生活。

“每天早上6点55分出门去楼下坐班车,8点半左右到单位,每天下午四点半下班,但晚上路上车比较多,一般到家就6点多了。如果加班错过了班车,那就没有办法回家了。”

“不用租房的的日子里更加辛苦了。”

按照夫妻俩的规划,女儿到了上幼儿园就搬回来小区住,小区有个师资条件不错的幼儿园。没开始通勤之前,他们的设想是非常完美的。

本来以为通勤时间变长的一天,就代表自己的私人时间变多,在路上的时间很长,也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时间,她可以有大把的时间看书、看电影甚至写字。

城里的房子不住,在孩子读幼儿园后,为什么还是选择回小县城生活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

每天早上6点多起来,赶6点半的车,她整个人就是昏昏欲睡的,基本早上一路都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上去就抓紧时间补觉,看书看电影根本看不可能。

下班的时候虽然不困,但也不敢长时间看手机,因为路程太长会晕车,所以她基本一路处于忍耐状态。

权衡之下,每天回家太辛苦了,孩子必须有一个人顾着,就有了以下决定。

“我和老公不可能有一个辞职专门在家的,房贷吃饭幼儿园上学......都要钱。我们开始约定一个周一、周三回家,一个周二、周四回家。”

晓慧的老公是技术人员,晓慧是文职,所以常常就是晓慧的老公加班比较多,经常不能按约定回去照顾孩子。

所以小半年来,基本都是晓慧在两边跑。

每天都是在和时赛跑的生活,夫妻两人之间矛盾就起来了,常常因为小事就开始吵架冷战。

“我非常佩服两种同事,一种是每天回家的,尤其买了学区房住在市中心的,每天通勤时间将近4小时,然而为了孩子他们风雨无阻。

一种是每天忙工作的,周中只回家一次或一次不回家的,孩子基本都是老人和另一半在照顾。”

开始他们也想着要不就让一方老人过来照顾女儿,最终还是放弃了。

把老人从农村叫上来,老人在这个城市什么朋友都没有,而且也不会普通话,生活也不开心。

“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孩子想要的生活,女儿只是说,我希望爸爸妈妈每天都能回家陪我。”

大城市有好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人文环境,更优质的兴趣班,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毋庸置疑的。

城里的房子不住,在孩子读幼儿园后,为什么还是选择回小县城生活

“我可能不是一个优秀的母亲,下半辈子只为了孩子活着,所以熬不下去未来就是这样的3个多小时的通勤。”

“我可能也不是一个优秀的妻子,为了老公能守着一个房子,一心相夫教子,接受和丈夫的聚少离多的生活。”晓慧这么说。

大部分人留在大城市,都是为了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甚至有人认为留在小县城里老师素质低,同学家长的素质也低,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这样。

在女儿出生后,晓慧和老公也有过很完美的计划,女儿从小到18岁要走的路要学的东西都规划好了。

然而事实上,很多事情是由不得他们夫妻俩决定的,所以这个计划一变再变,不断向生活妥协。

现在的矛盾在于,他们也不确定孩子真的需要的是什么了。

是陪伴的爱,还是学业有成?是甘于平凡,还是飞黄腾达?

父母能给孩子的,只能是他们认为最好的。而孩子未必认为现在的经历是好的。

比如现在晓慧的女儿就不能理解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经常陪着自己一起吃晚餐。

在这样的不安的情绪下,这个小女孩相比其他父母有常常陪伴的孩子,更加敏感和懂事,开始心事重重。

这并不是晓慧夫妇所希望看到的女儿该有的样子。

天真烂漫,天马行空,偶尔撒娇的爱笑女儿,这才是原本没上幼儿园之前的女儿。

孩子的命运,是大城市决定的,还是一个温暖的家庭决定的,这是个问题?

晓慧回想自己和老公也是从小县城一点点努力上来的,开始思考现在的小县城是不是这么堪?

只用了一周的认真考察和思考,晓慧和老公把那个二线城市的房子租出去,凑钱在小县城的新城区中心选好了一套90方新房子。

城里的房子不住,在孩子读幼儿园后,为什么还是选择回小县城生活

这个小小的新房子,方圆一公里以内有幼儿园、小学、各类辅导班、游乐场、大超市、各类饭店、小公园、健身房、剧院、自助图书馆,甚至还有一家星巴克,只可惜电影院稍微远了一些。

最重要的是从家开车到单位慢点半小时,快点二十多分钟就到了。总算结束了一家人聚少离多的对生活。

孩子的未来是不可预期的,但每天的陪伴,一家人每天能坐在一起吃个晚饭,紧紧相依的温暖却是实实在在可以把握的。孩子的成长他们不想错过。

“我们不想让孩子还在很小的时候每天都是在对今天爸爸或是妈妈是否回家的期待里度过。”

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父母的陪伴和家庭教育对他的影响要高于老师和同学的影响。

城里的房子不住,在孩子读幼儿园后,为什么还是选择回小县城生活

人生短暂,活在当下,抓住能看得见的家庭温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新的幼儿园,她的女儿过得更加开心了,说这里的老师比大城市的温柔,这里的同学比大城市的好玩。

在很多人看来,觉得晓慧夫妇是目光短浅没见识的父母,不为孩子的未来考虑。

“我想做我女儿的李焕英,只希望她能平安快乐就好了。”

在常规的父母作为评分标准里,他们可能不合格。可是在孩子的心里,他们绝对是满分的,这个可以问她的女儿。

都2021了,也不是所有小县城也没那么不堪,毕竟小城里更能找到平安、幸福和快乐。

最后留个问题:作为父母,在爱与环境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您会给孩子什么?

城里的房子不住,在孩子读幼儿园后,为什么还是选择回小县城生活

[来看我]关注@小粽子先生一起在快节奏的生活里,聊点慢节奏的话。

最后求一波,多评论多点赞点分享~

往期推荐话题阅读:

​​[心]有哪些道理我后悔知道得太迟了?

​​[心]有个不靠谱爸爸会是什么体验?

​[心]被设计的出轨:“妈妈,我今天见到爸爸和一个漂亮的阿姨在喝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幼儿园   房子   孩子   平安   美文   大城市   城里   早上   爸爸   女儿   老公   父母   妈妈   单位   小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