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了央视春晚,你会觉得过年缺少点什么吗,为什么?

感觉自己已经记不得自己有多久没看这个节目了,曾经一个灵魂相守的公益节目,不知伴随多少中国人走过慢慢变老的岁月。

央视春晚在国人的心中,总有着一种神圣不可亵渎的地位,但不知何时,却和时下的教师一样,早已被人们拉下了神圣的祭坛,再也不是那种带着神圣威严的光环,时时刻刻植根于人心的一种崇拜了。心目中虽然缺了对春晚的执守和等候,感觉这过年似乎还真像是缺了点东西,已经失去年的意味了。

尽管这里包含的因素有很多,但过去对央视春晚那种雷打不动的守候和期盼,还真的令人留恋和回味的。记得那个时候,每每到了春节,一边忙碌着包年夜饺子,一边看春晚的场景,那些相声小品逗引着人们无数的笑点,让开心和快乐在新年的迎新之夜就如此的漫延开来,人们的思维是单纯和满足的,对年的概念和理解也存在于传统的延展和承袭之上,所以年的意味尤其浓烈也饶有意味,春晚作为文化烘托的窗口,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自然变得神圣庄严而不可替代了。

一种事物总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有着他不可替代的时代作用,离开这个环境背景作依托,他的作用早已变得或有或无,文化的传导方式也在社会的发展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和改变,手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让人们的视野变得更加的广阔,已经不再局限于对电视的那种钟爱了。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是已经没人再去看电视了,所以央视春晚成了一种过气网红,这既有偶然也是必然,好多的人不看春晚也好多年了,怕是也习惯了没有春晚的年夜。

实际上春晚的趋冷,并不是人们对春晚失去了应有的热切,其根本问题是春晚的所表现的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东西是少之又少,离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远,而实际上春晚是百姓自己的节目,他所表现的形式也应该是体现百姓的日常生活,反映百姓的疾苦和好恶,真正的体现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你看现在的春晚所表现的内容,实际上离百姓真的是渐行渐远。一场开心的春晚倒成了一场科技颜值展示的饕餮盛宴,演员的阵容不是妖魔鬼怪就是娘腔奶气,让人看了真的是恶心和倒胃。

精品的文化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的,一切脱离生活的东西即为糟粕。作为春节的一种象征,春晚自八三开播,伴随我们风风雨雨走过了四十年,见证了整整几代人的荣辱兴衰,也倾情演绎了共和国由弱变强的振兴和发展,随着人们对文化认知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眼界也在逐渐的放开,可春晚节目却没有多大的创新和延展。

这也是人们对春晚由热爱到鄙弃的真实原因,作为一年之际最喜庆的舞台,春晚应该贴近大众的喜闻乐见,表现出百听不厌的优秀节目。可盼了一年和期待,应该给人民一个满意的欣赏。不能成为商家赚取钱财的最佳广告和明星成名的最佳良机,但现在确实是在沿着这样的模式在为商业服务,成为一部分演绎明星角逐竞技的舞台,所以这道跨年的文艺大餐,越来越不能满足观众的胃口,也就丝毫不足为奇了。

究竟是节目编排跟不上时代,还是时代走得太快了,这个问题我自己也真的闹不明白了,也许是生活的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才让我们传统的东西淡了吧!

但央视春晚做为体现国之文化象征的平台,我觉得真的不能失去他赋存的重要性,因为他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种象征,也是国家和百姓心连心的见证,也更是海外华人心念祖国的一个桥梁和窗口,假如没有了央视的春晚,年三十团聚之夜就失去了应有的气氛。

作为一个六零后,我也是一个伴随春晚一起长大的人,我还是热切希望央视春晚能够成长进步,在今后的春节文化盛宴中,能够为我们继续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对此我还是热切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饕餮   喜闻乐见   心目中   热切   美文   盛宴   神圣   见证   象征   意味   春节   百姓   节目   东西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