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小时太久,只争每天8小时

有人说人的三个局限性是时间上夏虫不可语冰,空间上是井底之蛙不可语海,认知上是盲人不可语光。虽然网络媒体或者心灵文学到处不加批判地转载,但是我认为这本来就是错误的。他忽略了进化论,生命一生的进程以及文化属性的逻辑,小学生都能够回答蝉蛹可以飞到感动,小学数学里的井底之蛙是可以算着日子爬向远方的,而海伦凯勒也写出了对光的解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所以,多少人误导了别人,也埋葬了自己的美好前途。

​而我认为的三个局限性则是这样的:

时间的局限性:8小时之内不可语8小时之外,

空间的局限性:消失者不可语生,

认知的局限性:下一阶层不可语更高追求。

所以,朋友,每天充实的8小时人生应该会有起色,一万小时太久,只争每天的8小时。

而王国维则表明了他对人生三个境界的理解:《人间词话》原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是“”、第二境界是“”、第三境界是“”。第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从哲学层面来解读,人的局限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是人不可摆脱的必然命运.人的局限性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特殊存在所产生的局限性,包含了人的自然存在局限性,人的意识存在局限性和人的社会存在局限性三方面的内容.认清人的局限性的目的在于削减它,但我们更需要思考对局限性的超越.人虽然是有局限性的存在,但人没有理由沉溺其中不可自拔,而应通过哲学反思和劳动实践等方式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性,解放自身,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参考自中国知识网:陈琼珍等《人的局限性的哲学诠释》)

1万小时太久,只争每天8小时

声明:本文有含英咀华之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海伦   含英咀华   小时   目的   社会存在   词话   清人   衣带渐宽终不悔   井底之蛙   局限性   美文   认知   境界   哲学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