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十一岁的舅舅,曾经是一位志愿军战士


今年九十一岁的舅舅,曾经是一位志愿军战士

舅 舅


文/高亚军


从记事起,舅舅在我心目中一直是我的骄傲,不仅因为他长得帅,还因为他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当过志愿军。


听妈妈讲,一九五三年,抗美援朝战争刚结来,她就带着刚满月的我,和三岁的哥哥,去营口接参加抗美援朝凯旋归来的舅舅。想想,刚满月的我,就坐上火车了,也算新鲜事。


长大后,总是想知道舅舅抗美援朝时的那些故事,但是他却很少提起,只知道他开始在连里当文书,后来又调到营里做书记。虽然他只有高中毕业,但在那里算是文化人了。


多年前,有一天,去舅舅家,正见他往一个新相册上装贴那些老照片,其中有两張有些泛黄的照片,一张是和几个战友的合影,另一张是一个小伙子的照片。我指着合影问他,“这都是抗美援朝时的战友?”他说:"这都是幸存者,战争结束后照相留念。”接着他又感叹地说:“几十年了,也不知这些人都在那里,还在不在了。"接着我又指着单人照的那个小伙子说:“这个是你的战友,他现在在哪?"这时,只见舅舅黯然神伤,眼里含着泪水,哽咽地说:“他是我的好战友,牺牲了。"我追问:“怎么牺牲的?"他这时开启了记忆的闸门,向我讲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一次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损失很大,前方需要增援,舅舅虽然当时是文书,但必要时也要冲上去,当时他和这位战友一同请战,连长说:“留一人,去一人。”连长看了舅舅一眼后,就说:"你留下,他去。”结果在那次战斗中,照片里的那位战友光荣地牺牲了。后来才知道连长当时因为舅舅是秀才,能写一手好文章,父母已逝,是工作需要,还是恻隐之心也好,舅舅幸运地生存下来。然而,那一场场烽火连天的战斗,那些与他日日夜夜并肩战斗的战友们,无时不在他的记忆中。他不愿意回忆那段难忘的亲身经历,以及再也没回来的那个战友……这时,我才知道他为什么不愿提起那段岁月,因为会触及他心中的痛,对战友的思念、怀念一直萦绕在他心灵深处。


今年九十一岁的舅舅,曾经是一位志愿军战士

一九五三年回来后,舅舅一直在机关、企业做领导。他的名字在文革时期,由高祥发改为高向群,正像他的名字一样,无论在机关、企业他都心系群众,凡是他工作过的单位,只要提起老高书记,属下都会说:“敢说、敢干、处处为群众着想,努力地为人民服务,有作为的好书记。”他一生光明磊落做人做事,深受职工的爱戴,直至离休。


今年九十一岁的舅舅,虽已过鲐背之年,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笑风声。在他床头上永远都摆放着各种书、杂誌,几十年来,他不停地看书、学习,这已成为他生活的一种方式。酷爱历史、文学、人物传记,特别关心时事、政治。只要我们谁去看他,总能听见他的高论,还经常把他的新观点想法与我们交流。在交流中,我们常常感到舅舅学的东西比我们多,对事物的理解力、看问题的前瞻性,捕捉时代信息量远远超越我们。


他常说自己是幸存者,能活到今天,赶上改革开放,高科技智能化的好时代,特别满足。国家对离休这些老同志关爱备至,高待遇,让他们晚年过得幸福。每每说起现在的生活,他的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快乐!


今年舅舅九十一岁了,但他的容颜、谈吐以及一米八十多的身高,大眼睛的老帅哥,怎么能让人看出,是位近鲐背之年的老人呢!我想舅舅的健康,与八十多岁,是跟贤惠的舅妈精心照顾分不开,再加上子孝孙贤,每次去看他们,温馨的房间总是充满了爽朗的笑声,两位老人携手六十几年,苦辣酸甜,风风雨雨,品尝了人生的艰辛,但他们仍然乐观向上。

这是我写给舅舅庆贺九十岁生日时的一首诗。

弱冠干城写韶华,

卸戎长厂惠千家。

赋闲不忘九洲事,

耿耿忠心无际涯。



今年九十一岁的舅舅,曾经是一位志愿军战士


作者简介:高亚军,高校工作者,已退休。喜欢在文字里倘佯,曾在《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系列丛书》里编著《老舍的青少年时代》在《夕阳红》《吉林日报》等发表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舅舅   老舍   夕阳红   干城   营口   志愿军   连长   幸存者   满月   美文   战友   文书   战士   书记   群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