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多大黑幕,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不管有多大黑幕,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不管有多大黑幕,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不管有多大黑幕,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无偿献血,是一段漫漫长路


有偿献血时代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献血是有偿的。


以宁波为例,一次献血(400ml)的报偿从20元到100元不等,而当时一个普通职工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过四五十元。


不管有多大黑幕,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每隔三个月可以“献”一次血。


但出于利益驱动,加上当时检测手段有限,又没有信息联网,一些有偿献血者为了能够多赚钱,不仅缩短献血间隔期,更是采用喝盐水等方式掺假


很多人那时候开始在血站卖血,后来是血头上门抽血。很短时间抽血很多次,把人抽得脚都麻了。如果血抽太多次后,就流不出来。他们就把人倒挂在墙上接着抽……


2004年,清华大学曾启动一个关于卖血的口述史研究,一位来自安徽的农村妇女回忆她曾经经历的“有偿献血”年代这样说道。


不管有多大黑幕,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疯狂的献血年代,如果不论伦理人权,毋庸置疑,确实为当时的临床血液使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血源。


但与此同时,弊病也在一段时间后集中爆发了出来:


一些血站、血头为了节约成本,常常多人共用一台机器采血,以至于90年代,全国多地都出现了艾滋村……


不管有多大黑幕,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计划献血&互助献血


最终,1998 年10月1日,在中国献血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在全国推行公民自愿无偿献血,规定了无偿献血制度。


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血站、医疗机构不得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出售给采血浆站或者血液制品生产单位。


《献血法》的颁布,一刀切断了我国延续数十年的有偿献血历史,并将各大城市中过去分散的多个采供血机构集中到血液中心一家。


不管有多大黑幕,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再往后,无偿献血推动困难,我国又在1998年到2005年期间施行了7年的过渡政策——指令性的团体献血,将献血工作作为政府一级责任目标管理,这被称为计划献血。


此外,从1998年起,我国还施行了20年的互助献血,所谓“互助献血”,即国家倡导择期手术的患者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之后持亲友的献血证到所在医院,为病患换用所用的等量血液。


只是,这一形式发展到后期被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钻了空子,重新催生了血头卖血的产业链,最终于2018年被全面叫停。


不管有多大黑幕,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不管有多大黑幕,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致敬所有无偿献血者


当然,今天的无偿献血制度依然没有尽善尽美。


献血证上写的献血者本人及亲属可以优先、免费用血,但很多人在实际需要用血时都被告知血库缺血;

跨省异地的献血证无法在本省通用,用血报销流程较为繁琐甚至无法报销;

部分血站工作人员态度差、沟通不到位,亦或是担心献血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等等……


如此种种,都让广大公众对无偿献血依然持有怀疑、抵触态度。而且,这种状态也许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有所改善。


不管有多大黑幕,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但是,正如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发布会上说的:


即便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我国无偿献血人次依然达到了1553万,采血量达到了2636万单位,共5272吨,采血量仅比2019年减少了0.48%,几乎没有受到疫情的较大影响。


有一些人在观望,但同时也有一些人,一直一直,都在献血的路上。


不管有多大黑幕,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你知道献血的各种黑幕但依旧去献血?


@卫凌贞说

黑幕的归黑幕,生命的归生命。

我们直面黑幕,是为了更好地拯救世界上的生命,不是为了消灭黑幕而放弃对生命的热爱。


@琥珀说

我觉得我现在献的血是有偿的,或者说我希望它是有偿的,我献血不要钱,我只希望等我或我的亲人朋友真要用血的时候有血可用,这对我来说就叫有偿。


所以希望那些不愿意献血的人可以继续坚持您的权利,但请不要在没有实证的情况下鼓吹献血有多少多少的害处黑幕。就算现在体制不完善,我也会坚持献血,这东西救回来的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不管有多大黑幕,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凡总今日不上班说

因为真的害怕有人等着救命却无血可用。总要有人献血的,那我愿意。


@老田说

我们现在知道好人未必会有好报,但依然会选择去做个好人。


不管有多大黑幕,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yyy说

你不献我不献,大家都不献,医院里的患者全部去等死?不管有多大黑幕,至少有一件事我能确定,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用血的分配过程我不了解,紧缺物品分配不公这事我没招,但我可以确定的是,献的人越少血液越紧张,越紧张越难分配。怎么才能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呢?我智商有限,只能想到一个办法:去献血……


@吴铭说

当行的路行尽了,当守的道守住了。

至于以后有没有公义的冠冕为我们留存,那是我们之后才需要考虑。


不管有多大黑幕,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这些回答者,或者刚刚献完第一次血,或者已经坚持了十几年,累计献血量达几千毫升。但相同的是,他们愿意献血的决心,都一样的坚定。他们并非刻意忽视当下献血、用血制度的弊病,只是,他们更加坚信献血在当下的意义。


不管有多大黑幕,献的血最终还是用来救命的


就像@云舞空城的回答所说的那样:


我始终认为,批评制度,揭露弊病,呼吁制度改善,不应成为阻碍我们走进献血车的理由。


有人可能认为,不献血可以倒逼采血机构主动改善执行措施,殊不知这样却让本就捉襟见肘的血液库存压力更大,受害的最终只是等待手术用血的病人,然后引起更过分的互助献血执行方案。


给制度改善的时间,给政策制定者制造舆论压力,同时伸出胳膊为病患保证岌岌可危的血库,这才是社会应该有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黑幕   上个世纪   血库   无偿献血   病患   弊病   疫情   美文   亲友   患者   血液   年代   生命   制度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