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相关阁僚会议,正式决定于2年后开始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预计30年排完所有废水。


消息一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担忧与反对之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韩国政府对此决定表示“强烈遗憾”。


除政府层面之外,韩国民众对于日本海鲜产品的排斥情绪也迅速高涨,各大商超均贴出告示强调店内没有日本海鲜。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日本本国的的民众也大量聚集在总理官邸外进行抗议。全国渔业联合会会长发表声明称,将污染水排入海洋,是对福岛乃至全国渔业从业者心声的践踏,对政府的草率决定表示极度遗憾和强烈抗议。


然而,日本政府对此的回复是:我认为别无选择,只能把污水排入大海,使污水稀释。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日本绝非别无选择

向海洋排放核废水就是选择的结果


日本当真别无选择吗?


日本当然有选择。


在2011年3月12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刚爆炸时有选择,比如选择第一时间冷却反应堆,这样大概率就可以避免后续的反应堆炉心熔毁与大量泄漏。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在此后的十年间同样有选择。早期世界各国专家与日本政府商议曾提出过其他几种处理方案:


比如将其变成水蒸气排入大气,沿管道排入2500米深的地下,电解处理成氢气和氧气,与水泥混合形成水泥块埋入地下,以及建造更多的核废水储存罐等待核废水的放射性逐渐衰变等等。


只是,日本政府最终选择了最省钱、最省事的一种。


即:直接排入大海,利用巨大体量的海水来稀释核废水中放射性物质的密度。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当然,日本方面称,排入大海的废水是经过了净化处理的,“直接喝”都没事。


只是,不知为何,日本首相菅义伟不愿意喝这“没有问题的水”。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而且,根据东京电气公司自己的通报,截至2018年,他们尚且只处理了2000吨“净化后可以喝”的处理水。而目前福岛的核废水总量超过120万吨,且还在以每天140吨的速度新增。


接下来源源不断的核废水如何处理,以怎样的标准处理,谁又能保证?


毕竟,早在2011年4月,东京电力公司就曾偷偷将内含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1.15万吨污水排入大海。对此,时任内阁官房长官的枝野幸男辩解称,排放污水是“实在没办法的事”,但这“不会立即对邻国产生辐射污染”。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再过几年,他们的说辞会不会变成:排都排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谁知道呢?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地球是圆的

海洋是互通的


韩国专家研究显示,如果日本确定将核污水排入大海,220天后,被污染的海水就会抵达韩国济州岛,400天后则会抵达韩国西海岸。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也警告称,从核污水排放之日起,放射性物质在57天内就会扩散至太平洋的大半区域,美国和加拿大也将在3年后遭到核污染的影响。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核污染意味着什么?或者更准确地说,海洋核污染意味着什么?


相信大多数人都看过或者听说过“哥斯拉”。


哥斯拉,太古时代残存下来的一种胎生深海爬行类动物,因摄入了大量被投弃在海洋中的放射性废料,经过不断变异与生长而形成的生物,或者说,怪物。


它因放射性物质而诞生,并在诞生后对人类城市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这当然是幻想与夸张的产物。


但现实生活中因为核污染而产生的“怪物”也并非不存在,只是个头没有那么大而已。


比如,2019年,日本宫城县的沿海村子出现一只9足章鱼。专家鉴定后表示,因为村子距离福岛核电站所在地很近,所有不排除这种动物变异与辐射有关。


2017年,福岛相关防控部门组织猎杀放射变异野猪。这些野猪体型粗壮,体长最长达到2米,重达200公斤,主动攻击性极强。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还有凶性大发的日本蜘蛛蟹、翅膀畸形凹陷眼的蝴蝶、硕大的老鼠……


而个体畸形正是核辐射的最常见影响之一。


此外,对于普通个体而言,超量的核辐射还会引发癌症。


比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4年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甲状腺癌病例数异常上升。以白俄罗斯为例,1986年,当地仅有2例小儿甲状腺癌,1989年上升到4例,1992年,已经有102例。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据央视报道,日本今年2月份发布的居民健康调查中,福岛县青少年的甲状腺癌发病率相较十年前也增加了118倍。


种种数据佐证,放射性物质对生物和人体的损害如何,昭然若揭。


因此,日本将核废水排入海洋,无疑意味着让全球为其均摊风险。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据中国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首席专家刘新华介绍:


尽管东京电力公司设置了事故放射性废水净化处理装置,用来去除事故放射性废水中的大部分放射性核素;设置了大量贮罐,用来贮存经处理净化后的废水。但这些经处理后的废水,依然含有氚、锶、铯、碘等放射性核素。其对生物安全性的影响依然是不容忽视的。


联合国方面有关人权专家同样指出:氚的放射性危害被低估了,并可能对人类和环境构成长达100年的风险。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覆水难收

最后的出路是做好排放监督工作


只是,事已至此,日本面向海洋排放核废水几乎已成定局。


那么,再来看一个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以后的海产品还能放心吃吗?


据《健康时报》援引专家观点指出,“总体来说,核污水排入大海是会对我们有影响的”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专家分析称,人类通过食用海产品,会间接地摄取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


而长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必然大概率使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超过允许量,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造成血器官、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但是遗憾的是,常规条件下,普通人并没有能力分辨海产品是否被污染。


换言之,一旦日本正式开始向海洋排放和废水,到时候我们也只能依赖于专业机构对海洋产品进行检测了。


百万吨核废水排向海洋,海鲜还能吃吗?


不过,或许我们也不必太过悲观。


日本将核废水排向海洋,毕竟关乎全球70亿人的生命健康。除了消费者用脚投票之外,各国政府、环保机构等也都会密切地关注这些核废水的净化处理情况与排放情况,以确保尽可能地降低其对人类及海洋生物的安全影响。


结语:


有人说,人类是地球生命诞生以来最具智慧的物种,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

食物链顶端意味着什么?

阿诚认为,那一定不是目空一切的杀伐屠戮,反而是运筹帷幄的谨小慎微。

说到底,人类的安全,最终掌握在自己手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废水   白俄罗斯   海洋   东京   海产品   核电站   放射性   韩国   日本   美文   日本政府   污水   海鲜   大海   物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