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家境迥异的儿子,他们的晚年为什么还过得如此适意?

这是一个亲戚家两位老人的生活现状。看到他们,你会想,如果自己老了,能有这样的生活状态,就没什么值得忧愁的了。

有两个家境迥异的儿子,他们的晚年为什么还过得如此适意?

两位老人现在七十多岁,看起来却像六十多岁的样子。他们每天的生活自己安排得井井有条,又充实又自在。

每天早上,在家吃罢早饭,婆婆去参加腰鼓队训练,爹爹一人骑自行车出去转。他们爱好不同,便互不干扰,自得其乐。

之后,婆婆和其他腰鼓队的婆婆一起上街买菜,准备中饭;爹爹骑车到一环境清幽之地,停好车,自己拉二胡玩。他喜爱音乐,会各种乐器。

中午,两人一起弄好中饭,吃饭,午睡。下午时候,爹爹会在家写字,弹琴,婆婆出门去和其他婆婆聊天。有时候,婆婆也会在家和爹爹一起跳舞玩,在音乐的伴奏下。

大多数时候,夫妻俩是以这种模式生活着。

有两个家境迥异的儿子,他们的晚年为什么还过得如此适意?

有时候,他们会和自己大儿子一家一起出门游玩,或者和大儿子一家一起出门走亲戚。年岁大了,他们也愿意出门走走,认为出门是又一种散心方式。

夫妻俩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在外地开公司,回一趟家不容易,大儿子住在离两老不远的小区,老两口和大儿子在一起的活动就多些。当然,他们也由小儿子陪着出去旅游过,只是次数少些。

夫妻俩提到自己的两个儿子,眼里就露出光来,我们看到两个儿子是他们两老心里的光芒。

老人的两个儿子对两老也是非常的孝顺。只要两老有什么风吹䓍动,大儿子马上就会贴身陪伴和照顾,小儿子则马上寄回钱来。

对于钱,两老口其实也不需要,他们都有较高的退休工资,但儿子寄回来,他们也乐于接受,待他日,他们再通过其他方式返还给儿子。

在现时现世,两个老人和他们的儿子是怎样做到如此和谐与亲近的呢?

01有智慧

一、婆婆的智慧

听婆婆的大儿媳讲过有关老人的一个小故事。

某一天,老人在儿子儿媳楼下,碰到一熟人打招呼,熟人说,您穿的新衣服还有点好看呢。婆婆立刻笑着说,这是我玲玲(婆婆大儿媳)买的,你叫你媳妇给你买去。

后来这位熟人对婆婆的大儿媳说,你给你婆婆买的那件衣服还有点好看呢,在哪儿买的?婆婆的大儿媳不知怎么回事,说哪件衣服啊?

后来问婆婆,婆婆才说,是她自己买的。她对人说是儿媳买的,一来,觉得告诉人衣服是媳妇买的,她觉得很光荣,二来,她这样说也是告诉人,他们家是非常和谐友好的一家人。

婆婆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婆婆的大儿媳觉得,自己以后所有行为都要为这个大家庭着想,不能任意说或做有损大家庭的事。当然更要对婆婆好,因为婆婆对她是包容和友好的。

二、儿子的智慧

儿子婚后,都有自己的小家庭,如何兼顾大家和小家,并不让两者之间产生冲突,就彰显其治家本事了。

有两个家境迥异的儿子,他们的晚年为什么还过得如此适意?

比如父母病了,需要照顾,如何办?离开小家去照顾父母吗?

老人的大儿子是这样做的:某一日,爹爹生病需要住院。和大儿子说后,大儿子当即请假自己去照顾父亲。

在去照顾父亲之前,大儿子把家里的事情和自己老婆都交代和安排好,让老婆无忧,然后才去。期间,不让自己老婆有为难和操心之处,老婆就不会有什么怨言;而且,作为儿子,照顾自己生病父母天经地义,儿子果断作抉择,作为女人,你但凡有一点良知,你能说得出阻拦的话么?

小儿子呢?毫不犹豫,听到电话马上打回两千元钱来。中途,不时再问询父亲的病情。

做这些,两个儿子都是果断进行的。他们秉承最基本的做人规则,所以他们不需要担心自己另一半的不同意。

因有做人的考量和智慧,他们的媳妇也都没有或不能与他们为难。

02有边界

一、老人的边界感

在照顾大儿子的孩子时,老人行动上是全力以赴,只有一点,老人说,因为你们的弟弟还没有结婚,将来用钱的情况还很多,所以你们要交生活费,我们帮着分但家务可以,但你们得自己出生活费。

在小儿子家做家务时,老人帮忙带孩子,但老人决不帮他们洗内衣和袜子。即便他们一直放着没洗,老人也不管。老人说,这是你们自己该做的事,我们不能帮你们做。

因有做人的分寸和边界,老人让儿子儿媳明白,他们应有自己对生活的担当和对自己生活的负责。

二、儿子的边界感

老人的大儿子生活条件相对差些,但他从不找自己的父母要钱。他在生活很艰难时,曾想法自己去做小生意,让生活得以继续向前。尽管他知道自己的父母都有较高的退休工资。

老人大儿子这样做,让他避免了做啃老族,让他更有能力在自己的生活中前行。

老人在小儿子家帮忙带孩子时,小儿子每天都会把生活开支放到餐厅桌上,让自己母亲尽管用,明天他再给。他不管母亲前一天钱用没用完,每天照常给。

当然,作为母亲,如果钱没有用完,她是不会拿桌上的钱的。但儿子这样做,让他的母亲安心和放心,他没有让自己的母亲出力又出钱。

03有爱

一、老人的爱

两个儿子在需要时,两个老人都对其进行了帮助。他们没有像一些有钱有闲的老人,只顾自己如何养老。

有两个家境迥异的儿子,他们的晚年为什么还过得如此适意?

两个儿子的孩子出生时, 是两个老人去照顾的,每个孩子差不多都照顾了两三年;两个儿子在需要钱财时,两个老人也都主动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儿子在当年下岗后,老人主动为其买了几年的保险,直到他重新找到工作;小儿子在开公司之初,老人曾有过一些赞助。

总之,老人只要看到自己儿子真的需要援助时,他们会主动地送钱上门,决不会对其袖手旁观。

老人对自己儿子的爱,是他们心底深处最柔软的东西。

二、儿子的爱

听到父或母病了,两个儿子会感到揪心,他们会想各种办法来缓解父母的病痛。

有两个家境迥异的儿子,他们的晚年为什么还过得如此适意?

某一年,婆婆腿疼,老人的大儿子听说,红外线治疗仪可以治疗关节疼,就马上想办法去买。他说,我妈走路好难受,你们不知道,我希望她快点好起来。看他那眉头紧凑的样子,我们知道,他妈妈的疼疼到了他的心里。

每隔一年或两年,老人的小儿子会接两个老人到大城市去玩几天。他说,让父母到他那里散散心,或可缓解他们的慢性病痛。

老人到小儿子那里,小儿子不光带他们到处玩,还会给他们买全套很贵的新衣,带他们到处吃他们从没见过的食物。

老人说,我的贵衣服都是小儿子买的。他在大城市,大城市的东西是好,但太贵啊。

听老人的话语,我们能感受到老人心中的满足。他的儿子是有本事的,更是有爱的。

有两个家境迥异的儿子,他们的晚年为什么还过得如此适意?

彼此有智慧,有边界感,有爱,老人和他们的儿子们成为很和谐的一大家人,成为有爱的一大家人。

有了这些要义,老人的晚年生活怎能不过得舒畅和适意?怎能不让人艳羡和叹服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儿子   适意   爹爹   大儿子   小儿子   儿媳   家境   晚年   边界   美文   熟人   婆婆   老人   衣服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