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说说全能型供电所的营配融合,看完转发

自2017年推全能型供电所以来,一直都在说营配融合,就是在供电所和客户经理层面营销和配电工作合二为一。

其实回望到20年前的电管站时代,本身就是深度融合的,为什么到现在大家一起在争议融合,其实在遇见看来,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意识层面没有思想统一。

一起说说全能型供电所的营配融合,看完转发


01

几十年前,当遇见这个年代的人还是孩童时,供电所的电工们能力都是很强的

从一期农网改造,到抢修抄表收费,从与村委会和生产队协调沟通

如今供电所的老师傅们回忆一下

那个时候年轻的自己是不是跟打着鸡血一样

七所八站年代,电管站是很火热的一个机构

虽然那个时候没有采集系统,没有复杂供电方式

但普遍电管站的每一名员工都激情四射

有的早晨7点前就在杆子上挥洒汗水

晚上还在村头巷尾催收电费

大家思考下为什么

那个年代已一去不复返

但所有员工都有一种主人翁意识

是真切的把电工这个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

思想上紧绷着自己必须要强大的弦

就会主动去拜师学艺了

逼自己必须是行家里手

所谓的营配融合那是必备技能啊

而如今供电所也在提营配融合

很多经历那个年代的老师傅

心中肯定会荡起一圈涟漪

这是值得如今高层战略研究人员仔细研究的一个课题

反过来说

心在,一切都在

心死,万念俱灰

一起说说全能型供电所的营配融合,看完转发


02

供电所的管理人员其实很简单,所长、书记、分管所长、三员两班长,几个层面的融合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关注到。

第一个融合是所长、书记的融合,如今供电所的人力资源都非常紧缺,一般所长和书记都是营销和运检的分管搭配,当然也有所长、书记专职的,无论什么形式,所长、书记在供电所的重心工作上是要顶层设计营销和配电融合的,只有这样才会出台供电所的各类工作方案,不至于在营销或运检方面有所偏颇。

第二个融合是分管营销和分管配电的所长之间的融合,这是供电所最为关键的营配融合管理层面,现实管理中这两个分管所长是各自为阵的,大胆的县公司不妨定期轮换,让他们之间形成AB岗互补体验,或许能促进供电所真切的营配融合。

第三个层面是安全质量员、运检技术员、营销管理员鼎力三足之间的融合,大部分供电所安全和运检是靠的很近的,而营销管理员往往很孤独,其实这个三角形稳不稳定,直接关系到供电所的指标和工作,遇见是一直提倡供电所开管理人员日例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以上管理人员坐一起协调工作,这也是创建工作中为什么要闭环的深层次原因,否则就会造成重复派工和低效劳动的局面。

第四个层面是客户服务班和综合业务班、客户经理和综合柜员之间的融合,客户经理如果具备工单回复和服务的技巧,在服务过程中就会注重留存证据和有效沟通,综合柜员在服务过程中如果熟悉设备原理和现场,就会有逻辑的回复各类突发情况,大家想想看,工作效率是不是瞬间飙升。

以上四个层面的营配融合,管理层面如果关注到了,就会大幅度提升供电所的综合管理实力,在平时日常的工作安排和计划中,自然就会践行“一停多用”的工作方法,才会真正的去“营配融合”。


一起说说全能型供电所的营配融合,看完转发


03

设备是一切工作的基础,首先在各级发策层面必须关注到设备一次投资到位的概念,举个通俗的例子,前些年我们一直提倡的JP柜母牌绝缘化,如果公变送电前没有绝缘化,在现在停电管控如此严格的大环境下,有可能该台区永远也不会绝缘化了。

前些年我们编制过很多有价值的精品台区标准和资料,细致到下火线和表后线究竟怎么安装,其实这是很有价值的,在遇见前期的文章中做过介绍。

所以供电所的营销和配电相关人员第一步就要有工艺意识,把工艺当做一种艺术,验收时要有营配融合思维,把控工艺到尺寸的厘米,螺丝扭三圈再松半圈就绝不是扭2.5圈,这一点就要好好学学德国人,举几个例子。

JP柜的无功补偿、下火线的相位标识、表后线的套管和相位标识等,做到位了一方面没有故障隐患点,另一方面是不是没有窃电可能性呀,就像银行的金库,门敞开着,让人家不惦记都难啊。

每个供电所都集中精力打造一个自己最满意的台区,从杆变安装,到下火线、表后线,再到到户表计,就照书上来,用尺子一个个量,精心打造一个样板台区,再从营销指标上在该台区进行成效分析,只要一个模板,以后改供电所台区改造,就带到这个台区,工艺标准就自然提升了。

再说说派工,安全员派工客户经理到这个台区测试保护器,运检技术员可以同步把该台区附近的线路安排巡视一下,营销管理员安排把该台区有嫌疑的用户现场检查一下,综合业务班班长安排把该台区有投诉倾向的用户走访一下,一次性营配融合完成四件重点工作,还是四次让客户经理跑断腿,大家思考下效率吧。

再说说数据共享,客户经理去测试保护器的路上发现十千伏线路有鸟巢,而恰巧这个线路不是自己分工的,会随意拍张照片分享下巡视数据吗

营销员在查线损时发现线路末端电压过低,会分享数据给运检技术员吗,或者在查线损的过程中发现了多处设备隐患,会在本所分享吗

再比如去县公司办事情,大家会在供电所微信群主动说下,问问有什么事情一起办吗,还是各自一趟趟跑

在遇见看来,为什么要融合,就是要提升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其实很多供电所工作是需要融合的,只是局限于管理的弊端和责任心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启发,首先解决思想的统一,然后再研究工作机制的融合,才是真正的营配融合。

本文是遇见(微信公众号:七点遇见)原创作品,需要转载或合作的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供电所   老师傅   相位   管理人员   火线   技术员   美文   所长   层面   客户经理   书记   年代   线路   工艺   全能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