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大人

我的父亲出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属于那个时代的人都是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能得到保证的时代。特殊的年代造就了父亲刚毅的性格,尤其是我的父亲,就像一名雷打不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人,感觉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精神上都是充满最纯粹信仰的人。

我的父亲大人

我出生在80年代,记忆中我的童年里就出现过出河工、交公粮、万元户、压场,打麦子等等其他已经消失的名词。

我的父亲是一位最纯粹农民,小农意识特别强,听母亲说她刚嫁过来的时候,父亲还没有家的概念,整天游手好闲,扛枪打兔子一走就是百十里路,父亲因为当过兵玩枪是把好手,斜挎的军用挎包里响纸、火药、钢砂让他归置的妥妥当当,每天早出晚归,从不空手,有时还能抓上几只活的野兔,不知道他是怎么抓的,也不敢多问。下河摸鱼在村里更是出名,紧靠着一双手摸鱼就在村里打出了半张网的名头,儿时也跟着父亲去河里抓过鱼,看着父亲总体的步骤就是堵住一截将水趟混,弯腰伸手,往边上赶鱼,不知用了什么神功,就接二连三的往岸上抛鱼,我就挎着篮子捡鱼,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画面真美,可是再也回不去了。

父亲是从有了妹妹,我上了学之后才知道“过日子”的人,那个时候母亲总是唠叨逮鱼摸虾败坏庄稼,这一唠叨就是7、8年。

有了妹妹,我还需要上学等等一些情况,家里的开支越来越多。父亲终于收起了自己的随心所欲,一心扑到了家庭的建设中。现在提起那段时光,父亲总是说他要是生在大山中该多好啊(我们身处大平原),有数不清的野生动物可以上山爬树,自由自在,可见我的父亲是多么不愿意被人情世故牵绊。父亲丢掉了随性的生活,用他有限的生活能力,带着我们一步一步的往前挪动,种菜,种西瓜,赶集串乡一声声吆喝,总能将车里的东西买个精光,暑假的时候,想把西瓜卖个好价钱,跟父亲骑行十多公里(我骑着28大杠用绳子牵着后面父亲骑着的三轮车)帮忙进城卖瓜,我们总是第一个卖完的人,这一点我还是非常佩服他的,现在也没有学会父亲的嘴皮子。父母靠着那一亩三分地,把我们养育成人,真是不容易。

记得上初中放学回家,看到家里围了好多人,拨开人群发现在床上打吊瓶的父亲(那个时候只有病情严重才打吊瓶),看着面容黄腊的父亲,一阵心痛,泪流两行。第一次感觉到父亲在我心里的重要。好在父亲治疗及时,休养一段时间后身体渐渐好转,为了儿女,又开始风风火火的劳作。

我的父亲大人

养家的父亲,和母亲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田地里劳作,一根炸咸鱼或者一个咸鸭蛋就着馒头就能吃一天,精廋的父亲,肩上扛着全家的希望。上初中后才知道父母的不易,尽量帮衬着做做农活,让人憋屈的农活总让人喘不过气,特别是炎热的夏天。抓虫子,点玉米,上化肥,刨花生,掰玉米……现在想想再让我去干那些活,我肯定坚持不住,第一个逃跑回家。

我工作成家后,在外地工作买房,让父母把地包了出去,再也不想看着年过6旬的父母日夜操劳。也该让他们颐养天年,可是父母的嘴里总是离不开那让他们辛劳的土地,闲不住,坐不住,天天喊着要回老家。为了让他们在城里安下心,给他们找了一个轻松的工作,即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解除回家的想法,一举两得。

真好,最近几年已经很少听到他们的抱怨,想回家的想法也越来越少。

有一天跟父亲聊天,父亲说年纪越来越大,身体可能也越来越差,现在总是离不开你们,总是担心麻烦你们。听完父亲的话,泪水模糊了双眼,想说的话竟然不知如何表达。

我的父亲大人,养儿防老,赡养父母,是我们的义务,更是亲情的表达。我爱你们胜过爱自己。希望你们长命百岁,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下河   刚毅   上个世纪   河工   刨花   小农意识   父亲   农活   美文   村里   西瓜   玉米   大人   父母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