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最是那惊鸿一瞥的回眸

你听说过荷兰小镇吗,你知道那幅名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油画吗?

谜一样的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这是一幅由17世纪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梅尔于1665年创作完成的油画,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最是那惊鸿一瞥的回眸

画中女子柔和的衣服线条、耳环的明暗变化,尤其是女子侧身回首、欲言又止、似笑还嗔的回眸,和《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宁静而从容的神韵,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光彩夺目,摄人心魂;惹得众多观赏者惊叹不已,流连忘返。而画中女子的真实身份,亦如《蒙娜丽莎》一样,是一个千古遗谜。

这幅面世三百多年,油彩都已经干得开裂,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画,收藏于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被荷兰艺术评论家戈施耶德称为:“北方的蒙娜丽莎”。

谜一样的画家维梅尔

1、身世背景

维梅尔1632年出生于荷兰德尔夫特市,这是一个以“米什兰”客店为主,并兼做卖画生意的中产阶级家庭。维梅尔15岁开始,入法布里蒂乌斯画室学艺;经过六七年的勤奋学习,于1653年加入圣路加公会,成为正式画师。

2、社会背景

荷兰在17世纪初获得独立,成为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资产者和市民阶层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美化生活环境和附庸风雅,大量订购油画。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最是那惊鸿一瞥的回眸

基于这样的创作土壤,画家们也不再关注社会重大题材的表现,而是更多地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独门专攻,出现了画风俗、肖像、海景等分类别的画家,这些画分类细、画幅小,美术史上就称这些画家为“荷兰小画派”,维梅尔便是其中最有名的画家之一。

3、画作特点

究竟是源于家庭背景,亦或是源于当时的社会风尚?维梅尔的作品大多数描绘宁静、和谐的家庭生活,他尤其喜欢以当地殷实的家庭妇女为主体形象,刻意描绘充满阳光的室内陈设、环境与人物活动,反映出德尔夫特地区富裕家庭生活的平静、安逸,以及自我满足的精神境界。

创作的过程中,他擅于捕捉光影,并将内心的沉静以及对于事物的思考,透过作品表露出来,再穿透每一个观者的心,使得他的画作在同时期的作品中,匠心独具。

维梅尔只活了43岁,死后又被人遗忘,直到19世纪中期,他的作品才被艺术评论家们重新发现,随之名声大震。在当时,对于他作品的争议不断,使得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的任何一幅画,只要面市,就会引来赞誉且订价颇高。是机缘的巧合,也是实力的体现,沉睡了两个世纪的维梅尔,被称为谜一样的画家。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最是那惊鸿一瞥的回眸


维梅尔的画作,再次验证了著名的梅耶荷德定律:


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出来了,如果所有的人都说好,表明这个作品彻底的失败了;如果所有的人都说不好,那也是失败了,但是还算是有特点;如果反响强烈,一部分人喜欢得要命,另一部分人恨得要命,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一部时代背景很强的电影

1、小说的源起

为了破解维梅尔画中女孩的身世之谜,美国女作家特蕾西·雪佛兰于1999年创作了同名小说《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小说中的女主人葛莉叶视男主人如诗如神,内心产生了神秘的感情。拥有极高的艺术天分的女主人葛莉叶,深深影响了维梅尔的创作,在成为画中主角同时,两个人的情感也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最是那惊鸿一瞥的回眸

然而,当时的背景下,主仆之间身份地位的悬殊,终究是不可逾越的。为此,富有个性,向往自由,充满艺术特质的少女葛莉叶选择了自己的道路,没有做画家的情人,没有去流浪,没有委身与富商,而是找到了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葛莉叶的身世只是众多猜想中的一种,但却很好的诠释了名作的时代背景和艺术意境,使得读者透过小说体悟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和五味俱全。

所谓的不完美是一种遗憾,也成就了另一种完美,那便是小说给读者带来的思考、以及进一步探究的心里。

2、电影的概述

这是一部以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为主题,以英式古装大制作的手法,还原了荷兰小镇风土民情的同名电影。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最是那惊鸿一瞥的回眸


家境贫寒的少女葛莉叶,来到画家维梅尔家做女佣。维梅尔的岳母、妻子,对待女佣常常摆出颐指气使的样子;加之维梅尔曾经有过外遇,妻子对正当青春的葛莉叶更是戒心很重。在非常苛刻和压抑的氛围下,葛莉叶在维梅尔家过得卑躬屈膝,是维梅尔的画带给了她一点生活的乐趣。

其实,画家维梅尔本就是一个性格怪癖的人。会因为一次争执,把自己的妻子永远地止步于画室外;作画时不许任何人看,包括那很强势的岳母。但偏偏对颇有艺术天分的女佣葛莉叶有好感,甚至因为葛莉叶的闯入,而有了绘制新作品的欲望。
与此同时,他耐心地指点着葛莉叶,使得她不仅学会了分辨颜色和画面在不同光影下产生的不同效果,还认识了一些颜料并学会用亚麻籽油自制颜料,就这样,主仆之间的情感慢慢滋长起来。

葛莉叶很明白自己是谁,她知道不可能与维梅尔修得正果,但她愿意做模特奉献给维梅尔作画。她默默地,忍受着维梅尔给她的耳朵打上洞,戴上他妻子的珍珠耳环,画出那一刻令人窒息的美丽。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最是那惊鸿一瞥的回眸

在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导演细腻流畅的表达方式,把那个时代,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屈从和无奈,隐忍和无助淋漓尽致地呈现在镜头前。剧中,透过眼神的交流,少女的拘谨和聪慧,画家的孤僻和细腻,惟妙惟肖;也将男女主角之间精神世界的那份灵犀,尽善尽美在观众的面前。于无声处的感动,恰似画中少女惊鸿一瞥的回眸。

维梅尔是一个极有天赋的画家,更多时候也是一个阳光下的抒情诗人。在和出生贫寒的女佣葛莉叶相遇之后,被她极高的艺术天赋和为人所影响,于是有了天作之后的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透过画作的表面,今天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画家内心的纤细和敏感。而这所有的源自画中闪动的光点以及跃动于灵魂深处的柔软。这也是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魅力所在。


文章作者:文如烟。已出版个人散文集《水净香自远》。喜欢在茶色里打坐,在音乐中沉溺,在文字间神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耳环   蒙娜丽莎   少女   主仆   荷兰   画作   女佣   惊鸿   身世   美文   油画   画家   妻子   世纪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