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里的那声“咳”,请小点儿动静再自重

自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至今已有四十余年。

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教育投入,全民重教”,这也是中国居于“第二”强国的原因。这极大地缩短了“校内校外”的距离。

大学校园里的那声“咳”,请小点儿动静再自重

现在六十五岁及以下的人,即便没有进过大学校门,绝大多数也是高中水平,他们是目前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子女绝大多数已经走出大学门口,成为社会的另一“中坚力量”。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信息的公开化,他们已经完成了由懂得“茴香豆”的几个写法到“知识专业化”的无声转化、对事物的认知不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更趋向于“理性认识”的层面。

同时,对于教书识字的“先生”们也赋予了更多意义上的“内涵”,他们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代表。这一神圣的职业维系着“公共知识分子”的行为规范。而近年来“师德”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甚至有了反“师腐”的呼声,也使得“公知”失去它了原有的褒义。民间所说的“馊先生”首先就是指“老师”的小算计、打小算盘。这里面更包括那些“公知们”。

大学校园里的那声“咳”,请小点儿动静再自重

正是由于“不自律”、多了清高,少了“公”,他们才走到了受众的对立面。“公知”最大的毛病就是照本宣科、满腹经纶,凡事皆以“专业”的调子高高在上,试图把自己凌驾于“理论”之上去“驯化”别人。在公知的眼里,自己就是天使、是上帝派来“启蒙”草民的精英,是“圣洁”的精进者,好像别人都处于原始的蒙昧时期。最悲哀的在于他们是“行动的矮子”,“理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自己沽名钓誉的嗜好。不开口还好,一张嘴就证实了自己的“媚俗”及刻在骨子里的“利欲”,自己都没有信心说服自己,却也神气十足!

而“扛大旗,打幌子”是公知们惯用的套路,偷梁换柱、断章取义是他们“制胜”的法宝,国家利益、民族大义是他们用之不穷的理论基础。故而口如悬河、拔弄是非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说”与“做”的距离。

老百姓不只是看你说了什么、更在于你做了什么?

都有“一把尺子”、“一杆秤”和“一双慧眼”。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哪怕那一“咳”声。

请自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打小算盘   茴香豆   利欲   杆秤   理性认识   沽名钓誉   满腹经纶   照本宣科   感性认识   偷梁换柱   蒙昧   自重   美文   动静   距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