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太多,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这三点”

文 | 拾书

一个理性的文字治愈师,希望你能够在我的文字里找到一点对于生活的慰藉。


“别想太多,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这三点”

在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莫过于早晨,意味着新一天的开始,但朝霞的美不胜收,却并不是我们的功劳,赏日初之所以会让我们受益良多,在于我们做出这种决定。

这是最近看的一场TED演讲,演讲者的开场白。

我们在生活里,每时每刻都会做出不同的一些决定,而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那么我们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学会做决定,这比任何一切都要重要,毕竟一旦方向错了,那么付出再多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演讲的过程中,演讲者分享了自己曾经患有多动症的经历,在他的回忆里,当时对于多动症的了解并不多,无处查找资料,更加没有网络,只有几种很寻常的治疗方法,对于他来说均没有任何的效果。

“别想太多,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这三点”

普遍可能都认为多动症患者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其实是错了,更多的是自己自身同时专注的事情太多,所以,他自己开始去寻找克服这一问题的办法,最终他总结出三点,第一点是学会清理思维,构建思维导图;第二点是保持自己的好奇心;第三点是保持专注。

01

学会清理自己的思维,构建思维导图

对于他这一点,是我最认同度最高的一点,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我们能够用笔和纸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全部列出来时,就能够很清晰的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想要做什么,以及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

而我们则又可能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来进行细分目标,一步一步的来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里也会不断地去剔除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与想法,留下来的都是对于你而言有效且符合实际的。

“别想太多,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这三点”

如果我们总是用大脑去记录想法,这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就好像演讲着所说的一般:大脑记录想法是有些不切实际的,是白日做梦,只有你把它们写下来,才能清楚的看到你是怎么处理的,你是如何分配你的时间和经历的。

制定思维导图的时候,也要学会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重要吗?”

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很好的避免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给自己施压,避开决策疲劳。

因为在我们的生活里,鸡零狗碎的事情真的太多,如果每一件事情都要在心里腾出一些空间来记录,只会让我们越来越累,一个人的热情也就是在这些事情里渐渐地消磨殆尽的。

思维导图就能够很好的避免这一点,列出重要事项清单,事情自然也就慢慢地被解决了。

“别想太多,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这三点”

02

保持好奇心

在演讲中,演讲者讲述了这样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

你不会烹饪,但是你很想学,那么在你最开始的时候就不要去幻想着做一份复杂且精美的六人大餐,即便你没有将这件事情搞砸,这样类似的经历也绝对会是不愉快的,可能会让你对烹饪的好奇心烟消云散。天生的好奇心很重要,因为它真实无法虚造,好奇心会慢慢生长,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开花结果。

保持好奇心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让我们对自己更加的了解,对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更加的明确。

一个人一旦失去对外界事物的好奇,那么他的生活注定了难以再有较大的起色,因为失去了想要做一件事情或者想要分享一件事情的兴趣与欲望。

“别想太多,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这三点”

就好像孩子,普遍认为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强的,他们对于未知的一切都会感到好奇,想要去探索,正是如此,他们的快乐也是来的最简单的,甚至有时候当我们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一个问题时,会很神奇的发现事情就在无声中解决了。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当我们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往往不会轻易的抱怨,也不会轻易的就气馁,我们想要做好这件事情,我们也更容易觉得这件事情做起来的时候充满了乐趣。

这其实就是好奇心在起作用。好奇心真的能够带给我们很多,也会让我们活得更简单与轻松,所以,不论在何时,记得保持你的好奇心,记住小时候看蚂蚁搬家的那种感觉!

03

保持你的专注

“别想太多,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这三点”

上面第一点有提到的学会构建思维导图,而在演讲中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保持你的专注力,学会每天去更新你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就好像我们生活的地图,总是需要不断地去更新的,不然就会迷失航向,也不会让你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而显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是充分发把时间用在真正需要的点上。

他正是如此,学会了把时间都放在了自己真正关注的事情上面,才逐渐的克服了多动症,真正的改变自己,其实就是你应该多关注什么,知道什么有用,什么无用。

就好像演讲者所说的:时间不可再生,我们无法创造时间,只能利用时间,来甄别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别想太多,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这三点”

所以,一定要保持你的专注,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用尽全力去做,特别是对于自己喜欢与热爱的事情,工作的时候就好好的工作,看书的时候就静心看书,笑就大笑,吃东西的时候,就当做品尝美食,当做最后一顿来吃。

生活里,我们想太多的原因也就在于无法保持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就三心二意,自然也就难以在实现这件事情的过程里感到快乐,多了的就是痛苦。

小结:

在演讲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部分很值得一提,那就是演讲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演讲者总计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曾实现了给自己设立的目标,那么请举手。这时有许多人都举起了手;紧接着问了第二个问题:有多少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就像是美梦成真,和你预想的很接近?这时举手的人数成了极少的一个部分。

“别想太多,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这三点”

这个互动其实就能够很好的折射出大多数人对于目标的一个态度与看法,在生活里,较多的时候,我们都把目标看成了一个任务去完成,但这样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只有我们专注于自己设立的目标,并且认真的去完成时,才会取得想要的效果。

不然能够起到的效果简直是微乎其微的。

在心理学上,也有一则定律称之为“二八定律”,说的是180%的结果得益于20%的付出,关键在于你能否找到20%的关键部分

那么做好每一个选择,确定好每一个目标,其实你就找到了那20%的关键,专注下去,你会发现自己会生活的轻松许多。

“别想太多,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这三点”

就好像演讲者最后说的那句话:“有意识的生活下去,你会看到更绚烂的朝霞”。

#情感点评大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演讲者   这一点   朝霞   美文   定律   好奇心   注意力   专注   大脑   思维   想法   事情   过程   目标   效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