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早晚都会忘,为什么还要读书?


这几年的时间一直保持着一个月2.3本书的阅读量,这点阅读量和有些大神相比较起来,简直不算什么,但是和前几年的我相比,已经是很大的一个阅读量了。

有些时候去图书馆,或者是买书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固定的一个目标要看哪一本书,只是随手拿起一本就开始看。

01

每个人看书的理由都不一样,有些是为了解决问题,有些是为了丰富知识,甚至有些纯粹是为了装逼。

不管什么原因,一个人开始大量的去看书,大概率是因为从某一天开始,我们好像突然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无知的人, 于是开始大量的去看,但是看到一定阶段以后,你会发现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看过的书好像都记不住。

这期间我也尝试了很多不同的方法,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可是发现好像过了一段时间,依然只有很少的内容能够可以回忆的出来。

有一段时间我很苦恼这件事情,如果读过的书你记不住。

那这件做这件事的意义在何处?

可是反过来想一想,真的必须记住书中的内容吗?

这件事真的有那么必要吗?

02

我们有时在生活中可能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某个随机的事情,但是你好像在某个地方看见过。

即使你想不起来具体在什么地方,但是你是知道,这件事情你是见过的。

乔布斯当年他学字体设计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过他会把这件事用到后来的苹果手机里面,当年他在斯坦福的演讲里面讲到:

“你要坚信,你现在所经历的,将在你未来的生命中串联起来。正是这种信仰让我没有失去希望,它使我的人生与众不同”

我想读书的意义可能在此吧。

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不够丰富的时候,从书中去去了解别人的生活,这何尝不是一种丰富人生经历的方式呢。

如果不看书,你如何去跨越年代和当事人进行交流。

有些时候我感觉,中学的语文教育给看书,起了一个不好的示范。

出的题目总是在问学生是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但有些时候,你可能就是不理解,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作者想表达什么?

宋冬野有一首歌,歌词是“我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这句话会引起强烈的共鸣?在下面的高赞回答里有一条是宋冬野本人写的,

“想多了各位,我其实就是那么比喻一下。”

读书早晚都会忘,为什么还要读书?

03

你看吧,看书其实并不是为了到底理解作者想要说什么?

我个人感觉其实看书的最大的作用,就是自己能够从这本书里面去获得什么。

或者更进一步说,读书可能就是为了理解自己

哪怕你看完了这本书,得到最后的结论是,我看不懂这本书。这个也是我们从书中得到的一种收获。

看书并不能解决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

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井底之蛙看见井口飞过的天鹅,

让他知道,在井底之外还有那样一个世界。

也许看书最大的用处就是无用之用吧。

学海无涯,吾生有涯。

但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斯坦福   都会   井口   井底   可能会   学海无涯   井底之蛙   大神   野马   天开   美文   早晚   当年   意义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