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尾巴”(纪实微散文)

好似不大的风。秋的风,她吹来了点花花雨。哟,这就是冬 ?不像。雨,落了好半天,连地皮都没浸湿。但,雨落过后天降温了,应证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古语。

秋“尾巴”(纪实微散文)

或许,就是不下雨也该降温了。霜降已过,天不降温就怪了。正说着,我打了个寒颤。真的。天释放着寒气,微微有些袭人。我用百度搜了下手机上的天气预报:昨天还有20度的样子,今天就只16度了。

秋“尾巴”(纪实微散文)

冬,真的来了?

“ 霜降 ”,冬的前奏,秋的"尾巴"。我喜欢秋。秋,收获的季节,给人都是沉甸甸的感觉,秋实嘛!在一些地方,"秋尾巴"之时,才是秋天收获的黄金时节。

的确,这在南方,尤其西南就这样。不是么?秋光里,那一望无际的棉田里,雪白雪白的棉花映着釆棉人,他们笑着说着摘着,摘着喜悦,摘着丰收,摘着无限希冀;稍早些,也就刚过了寒露几天吧,人们望着那一坡一湾、大片大片的、黄灿灿的大豆鼓胀着鳃帮笑得合不拢嘴,忙活着往家中收;大西南一带的人们,收稻子晚了北方人好长一段时间。深秋时节,人们才慢騰腾地去伺弄,更绝的是:有不少地方的人收稻子,只割稻穗,弄回去晒,干了用连枷打。还有呢,这一带的人们,喜欢种红苕。这时节红苕该收获了,四处都是。红苕命贱,哪里都能生长。今年,红苕就多得无人要,到处都是。啊,命贱的红苕!

秋“尾巴”(纪实微散文)

一切的收,好像都在深秋,都在残秋,都在"秋尾巴"!不是么?大豆,高粱,红苕,还有那数都数不过来的各色水果。这,不都是残秋或者说晚秋的“收"吗 ?

秋“尾巴”(纪实微散文)

秋,也许不止于"收",还在于"种"。种,给来年留下希望。稍事了解农业的人可能就清楚,“ 秋 ”的内涵太丰盛了:秋收,秋管,秋种。这便是人们常念叨的"三秋”。秋收说过了,还有秋管与秋种。秋管,不外乎,就是除草,施肥,松土等等,庄稼人搞的田间管理。"秋种"呢,便是农人们为来年之夏的收获而进行的种植。那些作物必须秋末冬初种。诸如,小麦,豌豆,葫豆等农作物,生来命就贱,乍暖初寒之时下种才适合,老农就清楚,冻手冻脚时,栽种油菜最合季节。许多的蔬菜也喜冷。难怪,"秋种"大多在深秋或初冬时节。这,许多许多的"秋种",不就让来年有了大把的希望 ?有了来年夏天的"实" ?!

秋“尾巴”(纪实微散文)

"立冬",马上就到了。就几天光景,冬天就来了。 秋,苟延着,残喘着。还想摆弄最后几天的威风。是的。近来,阳光虽也明媚,却不"热人",风吹得不大,"秋"浸润着树叶,早晚寒气弥漫,人不添冬装很难。说着,近乎一个季节过去。林荫大道上,一些休憩公园,居民小区,凡有绿树的地方,似乎都微黄了,一些树叶成了赭色,有的由绿变黄,慢慢变成了澄黄⋯⋯倏地,一阵秋风掠过,片片树叶随风而落,慢慢铺满了大道,黄的、赭的、红的⋯⋯

噫,真的好个"秋尾巴"!

秋“尾巴”(纪实微散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老农   尾巴   赭色   棉田   红苕   霜降   稻子   寒气   来年   深秋   大豆   美文   时节   纪实   树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