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图源:网络


古诗词文化的舞台,终于不再是诗朗诵了!


端午节的河南卫视,又稳稳地占据了观众的视线。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又一次用奇思妙想,突破观众的想象,刷新了流量和话题。


一段水下舞蹈“洛神水赋”,没有明星大咖加持的光环,也没有动辄百万的奢华舞美装备,就凭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年轻水下花样游泳运动员的精彩演绎,硬生生火出了圈,从国内火到了国外,让外国人再一次见识了中华瑰宝的魅力。


许多网友纷纷感慨,古诗词文化的舞台,也终于不必再是诗朗诵了!


01

美轮美奂的水下洛神,

还要感谢 “曹植诚不我欺”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图源:网络


此次“端午奇妙游”中的水下舞蹈“祈”(又叫洛神水赋),简直可以说是“仙气十足”。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凭着精湛的摄影技术和精良的后期制作,以及唯美的色彩灯光,让所有的观众叹为观止。可以说是赋予了曹植《洛神赋》具象的呈现。


虽然说为了执行效果,导演把洛神改成了飞天的造型,但是“祈”最初的创作灵感还是来自魏晋时期的著名绘画“洛神赋图”。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图源:网络


三国诗人曹植在出游时偶遇洛神,翩翩起舞的洛神使其深深迷恋,回家后曹植即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洛神赋”,表达与洛神之间的彼此思慕爱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灼若芙蕖出渌波。”——描绘的就是洛神的娇媚容貌和婀娜身姿。只可惜,由于人神道殊,曹植与洛神断然不能结合,只能通过辞赋抒发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图源:网络


虽说洛神赋据后人分析有可能是曹植虚构的故事,但是其继承了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其中梦幻场景的描写,更是让后人心之向往,却也只是限于想象。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图源:网络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到底是什么样子?“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颻兮若流风之回雪”的洛神到底有多迷人?又有谁能讲得清楚?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图源:网络


所以,也不难理解,当“祈”的镜头带领全国人民目睹了水下演员演绎的这段“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的表演之后为什么惊为天人。因为这段表演用真实的影像,还原了我们对于“洛神赋”中描写的全部想象。


02

古典艺术的二次创作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图源:网络


我们看到“祈”有很多“洛神赋图”的影子,但又有所不同。它不是生硬的情景再现,而是艺术的二次创作:在古代艺术的基础上生成了新的艺术。


首先,《洛神水赋》选择了水下这个特殊的场景,波光粼粼的流水在光线的映衬下闪动绝美的光芒,让“洛神”的身影更加灵动飘逸,如同引导观众进入梦境;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图源:网络


其次,主创团队选择突破一般标准,冲击视频表达的极限,无形中打通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可以被共同接受的心灵通道,带来心灵的震撼,用高质量的视频激发了人们对美,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扩延想象。


其实,这已不是中国人第一次对古代艺术进行二次创作的尝试了。此前河南卫视也奉献了一个精彩的“唐宫夜宴”。同样是舞蹈,同样是一播出就出圈的佳作。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图源:网络


“唐宫夜宴”用舞蹈做框架,采用VR黑科技,把大唐的宫廷风貌,仕女图,泼墨山水等各种元素糅合在一起。妙就妙在所有的仕女都秉承唐朝的“以胖为美”,甚至有些憨憨的模样,仿佛是博物馆里的陶制仕女活了过来。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图源:网络


唐代的湖光山色,宫殿市井尽显眼前。让人们恍惚间身临其境,跟着一起去大唐盛世走了一遭。其中,先进的VR视觉技术让平面的影像成为立体,增加了现代人偏爱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无论是“祈”,还是“唐宫夜宴”,都赋予了古代文化作品以新的内涵,新的意境。用非常聪明的,与当代语境吻合的新方式带来了好奇的新观众。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这些尝试无疑给出了更新颖更有效的方案。


03

传承文化,要有办法先接住它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图源:网络


人人都在说文化传承。那么到底怎样算是传承?我们让孩子背诵古诗词,我们去临摹古人字画,都算是传承文化。然而,不得不承认,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科技化和信息化,用这样的方式,会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失去兴趣。


好在,总有热爱古代文化又有实干精神的一群人,参透了年轻人,也参透了中华古代文化。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古典艺术中找到于当下的共鸣。


“水下洛神”,就是找到了洛神赋和花样游泳的共通之处:同样的飘逸和仙气,并将水下摄影这样的“时髦”技术作为表现形式,瞬间提升了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好感度。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图源:网络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本是中国古代社会风俗画巨作,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了北宋时期京城汴梁的市井生活。在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上,由水晶石公司创意设计的“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让图中所有的人和物都“活了起来”。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图源:网络


至今此画仍是上海博物馆的镇店之宝,人们在这里看到生动的北宋众生相,很多人第一次对北宋的人文有了最直观的了解。而这些,归功于让古画动起来的二次创作。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河南卫视端午节|一曲水下洛神之舞,领略古诗词文化之美

图源:网络


更有最近在朋友圈火爆的“全国各大景点创意雪糕”,把接地气的小吃,和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地标古建筑巧妙结合起来。见惯了笑脸雪糕,你还能抵挡故宫瑞兽雪糕、武汉黄鹤楼雪糕,或者是苏州园林雪糕的诱惑吗?


/


文化传承,

就是要从传统中寻找共鸣,

用现代人接受的形式做转换,

但不变的是中国人对美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洛神   古诗词   洛神赋   水下   翩若惊鸿   辞赋   大唐   文化   河南   北宋   雪糕   端午节   美文   卫视   舞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