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阳无、刚无、明无——又聊如何低调做人

一笑三语:阳无、刚无、明无——又聊如何低调做人

昨天三语聊了隐晦之术,今天聊聊处晦之术:鬼谷子说:“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也就是说,自古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刚中带柔,柔中带刚。所以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如果一个人太光明,总是暴露自己,而不懂隐藏自己,往往会招致祸患。《道德经》讲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我的理解是,道是“大方无隅”,没有棱角的,人也应当收敛锋芒,免得“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道是“寂兮廖兮”,“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人也应当“致虚极,守静笃”,“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而不是欲念纷起,不可止息。道是“其上不皎,其下不昧”,“光而不耀”的,人也应当“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道是“上善若水……居众人之所恶”的,人也应当混同于尘垢,而不可标新立异,故意显得与众不同。由此可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因此,阴阳总是一同存在的,没有阴则不会有阳,而没有柔则不会显现刚强。做人同样如此,既要有处晦的准备,也要有在人前的行动计划。而有些事情需要很早就处晦的做下行动埋伏,等很久以后才会收到奇异的效果。所以,明与暗相辅相成,既需要暗地里谋划出策,也需要在明面上有所行动准备。没有阴,阳就不会产生,没有柔,刚就不会锋利,没有阴暗,光明也就消亡了。所以这对立的二者不可偏执一端。两者相合,可以收到互相生发,互相救助的功效;如果二者偏离,就都成为了无源之水。即使看上去壮盛,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所以,处晦的形势如同立身悬崖,懂得处晦才可以免除祸患、保全己身。

范云峰辛丑四月廿六郑州早安!

一笑三语:阳无、刚无、明无——又聊如何低调做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道德经   无源之水   祸患   尘垢   欲念   标新立异   隐晦   光明   郑州   相辅相成   刚强   锋芒   埋伏   棱角   偏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