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看见”非彼“看见”

#头条心理情感学院#看见,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就是看到。一般认为只要我们有眼睛,我们都能看见我们想看见的内容。而在心理学上也有一个词叫“看见”,这和我们汉语词语里面的看见是一个意思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

此“看见”非彼“看见”

用心看见

有一位妈妈下班回来打开门后,小宝贝跑过来。跟妈妈打招呼,妈妈,你回来啦!这个妈妈一边放包,一边回答:“小宝贝,是呀,妈妈回来了。”放下包后,妈妈去洗手,小宝贝,随后跟着妈妈在洗手的地方继续跟妈妈打招呼:“妈妈,你回来了。”那这位妈妈一边洗手,一边回应着:“小宝贝,是啊!宝贝,妈妈回来啦!”洗好手后,妈妈走进厨房去准备饭菜,小宝贝继续跟在她的后面,在厨房的门口,看着妈妈,跟妈妈打招呼:“妈妈,你回来了。”这时妈妈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她蹲下来看着宝贝的眼睛,微笑着跟宝贝回应道:“是的,宝贝,妈妈回来了!”小宝贝收到了妈妈的回应,开心的跑出去玩儿,没有再回来重复打招呼。你从这个故事里头感受到了什么呢?

在心理学范畴中,“看见”就是“先看到表面,后见到心里”。实际上,看到表面容易,见到心里太难,这需要反复自我训练、自我觉察。

就像刚才的故事一样,妈妈觉得自己看到孩子了,也回应孩子了,可是孩子没有接收到。我们每天习以为常看见的五彩斑斓,真的是“看见”吗。通过学习武志红老师的系列课程,了解到每个人都需要被真实的看见,看见需求,看见爱!

此“看见”非彼“看见”

您看见什么了?

这个看见不是看到别人,是看到自己!故事中刚下班的妈妈,只是看到了自己回家后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怕耽误时间,一个事情接着一个事情的做,自己内心其实是焦虑的,那么对孩子的耐心就没有了,对孩子的需求和爱也没有了,其实首先没有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爱。

这个看见不是理解别人,是看见自己的期望!当看到自己的孩子犯错误,我们刚开始可能会批评、指责孩子,随着和孩子的沟通,你可能会理解孩子,你觉得你看见孩子了。可,这是真的吗?如果你是以一颗平静的心看待孩子的错误时,还会对孩子大吼大叫吗?是不是自己的内心害怕、失望、期望等投射到孩子身上了呢?

这个看见不是对自己伤害,而是看见自己的成长!当别人对自己批评指责时,这其实不是对你的指责,而是他的某些方面需要被满足,而你的某些创伤被唤起了,这正是需要自己成长的地方。

看见是内心的看见,是用心去看见对面的人、事、物,看见的内心情感和需求。

此“看见”非彼“看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汉语   可能会   美文   词语   表面   内心   批评   用心   厨房   事情   眼睛   需求   自我   妈妈   宝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