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最忠诚的朋友

孤独,是最忠诚的朋友

如果我们把孤独这种人生状态拟人化,孤独就像是你身边的那个无面的影子。


你想甩开他,却发现无论用什么样的办法都无法离开他的视野,哪怕你身边站满了亲朋好友,他也会站在远处静静的望着你,


喧嚣散去,岁月的滴答声悄悄响起,你无需回头,便知后面的那个人,一定是他。


起初,你很害怕这个没有表情的存在,但慢慢地,你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因为你发现,相比于那些不得不接触的千人千面,这个无面的影子,


反而会让你从浮躁的情绪中,渐渐遁入平和。


当你开始不惧怕孤独的时候,


你就会发现,孤独是一种意想不到的力量。


孤独,是最忠诚的朋友


很多人惧怕孤独,觉得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好像所有的喧闹都与自己无关,


他们害怕自己是另类的存在,担心自己没有朋友,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会觉得是不是自己有什么所谓的社交障碍,亦或是认为自己之所以孤单,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够好,


他们把孤单当成了一种惩罚。


可是孤单真的能毁灭一个人吗?


《论语·学而》有曰:吾醒三日吾身,白话翻译的意思就是,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


反省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孤独对话的过程。


反省,是对自己言行举止,思想理念的检验与重塑,


这个过程,我们的对象是自己,目标是自己,改变与修正的,也是我们自己。


这是一个与自己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孤独的,


这种孤独,其实有益于我们更好的做出选择,修正判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声音,特别嘈杂,


这些声音的存在,往往来源于不同的方向,比如有些是源于身边的流言蜚语,牵扯别人的小小新闻,又或是涉及自己利益的外部揣测,


也有些,是相对宏观的声音,比如这个社会发生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投射到我们的身上,对我们也会产生影响,比如某个方案的事实,某一事件让人们的立场发生改变,在这其中,我们会被很多的观点所干扰,看的多了,听的久了,就容易沉溺其中,不知道该相信谁,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利益,而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沉下心来,隔绝那些繁芜丛杂的东西会发现,那些东西正在诱导着我们,他们传播着过度渲染的焦虑,用刺耳的声音去灌输着某种让人冲动的念想。


事态的发展,看似有条不紊的大步前行,而事实上却早已失控。



孤独,是最忠诚的朋友



很多人依赖于群体思维的浪潮性,认为大家想的,大家做的,只要我跟着做,我就会受到保护,受到支持,其实这样的想法,无论在网络上还是现实之中都处于难以言喻的尴尬境地,


我有个朋友之前在某国企工作,这个企业时不时要求员工购买一些所谓的代销产品,美其名曰是“完成任务”,在布置任务之前,领导开会跟大家讲,完成的人会有奖励,没完成的人也不惩罚,但是企业最近会精简人员,然后找出一些若有所指的理由去引导大家相信,只有完成任务的人,才不会被“精简”出去,


我这个朋友是技术岗,平时的他也不怎么与同事之间有那些不咸不淡的互动,他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也不会附庸一些所谓的“职场规则”,最终,在权衡利弊关系之后,他决定不参加这个活动,结果就是除了他都买了,领导也找他谈过话,他就说自己不想买,也没有地方可以卖出去,结果最后,精简出去的人员里也没有他。


他跟我说,他不怕被“精简”,他所在的企业,大多数人都是来混日子的,如果他这种干实事的人被精简出去,领导也知道其结果会怎样,领导不傻,他也不傻,那么任务谁来完成呢?


当然是“害怕被精简的人”去完成。


我跟大家举得这个例子是想说,有些事情的发展,其真正意义上的影响(不是那些被刻意渲染的观念迷雾)都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规律,相信与否,清醒的前提,是有能力清醒,为什么有些人害怕自己的想法跟别人不一样?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只要跟大家在一起,自己就不会被淘汰,但事实上,真正被淘汰的,也许就是这个所谓“大家”的集体:


褪去喧嚣,与孤独对话,人就会慢慢清醒的意识到,自己该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


因为规则本身,也是“孤独”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繁芜   论语   孤独   朋友   美文   忠诚   清醒   害怕   孤单   事实   事情   声音   身边   过程   领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