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大云晓钟的传说(一) 铸钟 作者:孔德禄

凉州大云晓钟的传说(一)铸钟

凉州大云晓钟的传说(一) 铸钟 作者:孔德禄

相传,在武则天天授年间,凉州宏藏寺(现大云寺)主持觉晓,梦见一皓首长髯老者对他说:晨钟暮鼓乃释教之法器,佛门之宏音,尔为释家弟子,何不铸钟高悬而响震四方耶?言毕,他便化作一道金光而去。次日主持说梦于长老及众僧,经议定,依梦中皓首长髯老者暗示而为之。于是百十僧众遍走四方化缘,施主布施银两则收银两,布施铜铁则收铜铁,布施粮食则收粮食,并将化缘所得银两尽购市井废铜旧铁,不多日,寺中铜铁堆如小山,便请来名声鼎鼎的“老把式”铸钟。

主持、长老和“老把式”按释教教意精心设计了钟形、钟体、纹饰和重量后,不几日便完成了模具的设计和构建,继而升火冶金。开炉铸钟当天,前来围观者甚众,可等到卸模一看,六耳钟却少了一耳。于是重塑模具,又将新化缘所得破锣两面、烂钹三副、旧犁铧六只俱投炉中。待二次卸模后大钟六耳虽全,可又缺了钟钮,大钟无钮如何悬挂?不得已,又速遣众僧就近化缘,无论银两或五金,皆可收来添缺。区区凉州城中不足千户人家,每户都有僧众来过数次,这次任凭僧人百般央求,施主却无铜铁作布施。直到午时头刻,才有一僧悻悻而来,他手持一物,其色如灰如碳、其状如碟如盘。“老把式”接物敲击,声清音亮,再三端详,又不知何物,就随手投入炉中。又过了一个时辰,化缘僧众陆续空手而回,唯有一僧迟迟不归。

凉州大云晓钟的传说(一) 铸钟 作者:孔德禄

在众人焦急的期盼中,只见晚归僧人携一小男孩来到炉前,僧人欲向主持陈述原因,主持却抢先斥其不遵佛律,不敬佛尊,延误了铸钟良辰吉时。正在晚归僧人百口难辩之时,那位小男孩趁人不备,早已纵身入炉,一阵惊慌忙乱之后,只见原本不满的化铁炉徐徐地溢漫着铁水,“老把式”见状凭着职业直觉便下令开炉。一会儿功夫,铁水尽而模具盈,可在场的人们都悬着一颗心。待模具冷却后卸模一看,一口上细下粗、腹稍鼓出、六耳齐全、钟钮敦实的大钟呈现在众人的眼前。远观其色若铁若石;近看质地若铜若金;细瞅纹饰,三层十八格图形显现,人物有仙、有神、亦有鬼;两条飞龙栩栩如生。经测量大钟通高七尺二寸,口阔四尺三寸五分,重四百钧(合一万两千斤)。

事后得知:投入炉中的破锣烂钹系佛家响器,有其参入钟体,大钟不会变“哑”;“老把式”投入炉中的盘状物,系一败落富家子弟因经不住化缘僧人的再三恳求,便从祖先库房的垃圾中信手拣起一物打发了僧人,原来那是一只乌金果盘,有它的融入,使大钟敲之“声宏音敦,十里可听”;纵身入炉的小男孩,刚出生其生身父母都无病而逝,遂被一对不曾生育的夫妻收为养子。时隔五年后,妇人突然怀孕生子,夫妻视亲子如掌上明珠,对养子却打骂不断,扣吃扣穿,并扬言还要将其赶出家门……那天,妻子见僧人登门化缘,遂起歹意,执意要让僧人带走小男孩。僧人尽知小男孩的遭遇后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本想将小男孩带回寺中抚养教化,孰知小男孩遭遇一连串的不幸后心怀悲愤,无心苟活于世而纵身入炉。

所以,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五月端午等传统节日,游人登上钟楼敲击大钟时,可隐隐约约听到“狠——心——娘——,狠——心——娘——”这般“悲切悠扬,发人深省”的忧怨声。大钟发出的声音好像在提醒天下为父、为母者要法古尊老,孝悌爱幼。

凉州大云晓钟的传说(一) 铸钟 作者:孔德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吉时   家弟   钟楼   孔德   把式   僧众   铁水   纹饰   养子   施主   大钟   银两   僧人   老者   长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