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这些,家里老年人将不再被保健品控制

针对保健品的推销手段和预防措施

1.健康讲座。推销者抓住老年人体弱多病,渴望健康的心理,办班授课,聚集人气。先讲一些疑难杂症的病症、成因、危害及防治难度,借机夸大所推销产品的效果,忽悠听课者上当购买。

2、馈赠诱惑。老年人大都勤俭节约,保健品商家往往会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需要,设置附赠小礼品或抽奖,以诱惑其购买保健品。

3、雇托诱骗。高薪招募推销员,利用老年亲戚、朋友、同事等关系进行游说,推销其产品;请所谓“专家”、“学者”、“权威”在公开场合介绍产品的“特殊疗效”,发布“权威检测报告”;指使他人假冒患者名义写感谢信、送锦旗、现身说疗效;在销售现场制造抢购假象诱骗消费者购买等等。在一连串手段的交互作用下,普通的保健品变成了既治疗又滋补的良药,甚至可以“包治百病”。

4、“高科技”误导。有些经营者以高科技、绿色、健康、进口产品等概念误导消费者,宣称其产品是负离子、超声波、微循环、高氧舱设计等专利技术应用,能包治百病,片面夸大保健功能,促使消费者误以为其所销售的保健品有巨大功效,

保健品营销市场的混乱已经不仅仅是这两年的事情了。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重视健康、生活孤独、容易被小便宜吸引的心理,从组织老年免费旅游、体检、讲座,到营销人员“嘘寒问暖”表现孝心,各种手段都瞄准了那些缺少关爱的老年人,得老年人信任,再诱使老年人购买高价保健品,让被骗老年人蒙受巨大财产损失。

  近年来,老年人上当受骗的事情屡屡见诸报端,我们在痛斥这些无良骗子的同时,应该思考为何会有这些多老人上当受骗呢?那是老人们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重视,这本该是好事,但这也让骗子们钻了空子。

  其实多数保健品只是普通的药品,但它经过媒体的吹虚,就成了仙丹妙药了。因此,对政府来讲,应该规范类似的广告,别让保健品祸害老年人了。保健品市场管理的混乱也导致了这种钻法律漏洞行为的存在。对于保健品生产厂家的销售价格、批号审核,应当有更加严厉的监管标准。

  做子女的平时要有意识地将报纸上、电视上看到的一些案例告诉老人,让他们对这些常见的骗局有一个了解,以便将来遇上了类似的情况时能够有所防范。子女们应该常回家陪陪老人,有事没事多打个电话陪他们聊聊天,精神世界得到了满足,老人们也就不容易被骗子的花招给忽悠了。

  尊老爱幼原本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然而对现今社会来讲,骗老拐幼成为很多的人发财通道。对一个时代来说,出现这样的局面,无疑是令人痛心的。老年人保健品诈骗案件,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其实,作为老人的孩子,对老人多加关爱陪伴、沟通聊天,也许才是治本之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保健品   老年   疗效   美文   老年人   骗子   子女   讲座   混乱   家里   类似   手段   重视   老人   消费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