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先生丨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常常会有朋友提起,说现在当今这个社会,读那么多诗词,背那么多诗词究竟有什么用处。可当我们看到叶先生带着书卷气的气质时,我想那就是诗词带给先生最好的气度。

先生自诩这为弱德之美,我们听过中国古典文学艺术里的壮美、优美,却未曾读懂何为弱德之美。但当在故事里看完先生的一生,便隐隐读得那份深深的含义。弱德里存着文化给予她的气质,流着生命的淡薄与坚强。品过人生百味中,却依然安然于此间天际。

叶嘉莹先生丨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叶嘉莹先生

在先生的传记片中,了解了先生一生的故事。也因先生年迈,许多情感的诉说便通过意象与诗词作出了深沉的表达。柔柔的月色,荡漾的水波。半亩方塘,荷花簇簇地绽放。以前常常拍纪录片时想着怎样的镜头调度可以取得最好看的场景,直到看完它才明白,原来简简单单的镜头语言,只要气韵生动如此,便可具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雅与气质。

寻了好久才找到一家放映此片的影院,可能就像我们所归属的文化一样,终归不是大众所流行与热爱的。也便时常想起,中国传统的诗词文化与美学审美,终归还是渐渐被淡漠。记得小时候背起诗词时,只记得朗朗上口,亦未曾了解其中的文学内容与它们的美学思想。就像王摩诘的空山新雨后,李太白的床前明月光。寥寥几字,跃然纸上。这就是中国文学语言带来的审美特征。而关于审美,直到我们真正接触到美学才渐渐洞悉一二。

叶嘉莹先生丨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掬水月在手

诗词之美,终是在历史长河灿若繁星。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不过概述一二。叶先生带着诗词里的故事,讲给了许许多多我们这一代人听。诗词的文学内核,美学特征与历史文化,一代代、一种种,可能是我们一点点所捡拾的。从诗经楚辞,到汉赋,从魏晋风度到唐诗宋词元曲。每一段历史都有它独有的文学瑰宝。

在叶先生的故事里,我们渐渐读懂了诗词赋予我们的人格、审美、与人生的意义。诗词带给我们的是对于自己品格的修养,对于自我审美的提升与人生价值的探寻。在字里行间,我们找寻到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或许,诗词已然变成大众审美里的小众,但终究它们依然要在我们的手中,好好地传承下去。

叶嘉莹先生丨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诗词

在翰墨与儒雅的文字中,我们找寻着那些美丽的故事。叶先生对于诗词、文化与做人的品格,也将如此一般引领着我们。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舟渡的是我们自己,诗词渡的是我们人生的顿悟与远行的道路。一阕宋词,一笺唐诗。掬水月在手,月影照古人。我是小白,用文字记录生活的温暖。把叶先生这个美丽的故事,赠予每一个热爱着传统文学与文化的我们。

文丨浮白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6

标签:水月   德里   太白   灿若繁星   汉赋   大众   儒雅   品格   美学   美文   花香   诗词   气质   人生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