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金丝酥

昨晚壹品创联一场文化碰撞,将我的思绪不知不觉带回了我最难忘的80年代。


记忆中的金丝酥



那时的纸房头村经济条件很落后的,馒头对于我们来讲那简直就是奢侈品了。我们一般都吃 窝窝头,就是下面的这种了。有人该说了,那挺好吃的啊?那是现在偶尔吃一次当调剂,要是让你天天吃、顿顿吃,你试试?

还有就是现在的窝窝头那都是粗粮细作,里边大都会放黄豆粉和白面,所以吃的时候会软腻香甜许多。过去的那就是直接棒子面,皮都舍不得脱的那种,整出来的窝窝头,都能清晰地看出棒子皮的模样。那好家伙,吃起来真叫一个酸爽,扎地嗓子眼儿都疼。(在沧州和好多北方地区,玉米都叫棒子。)

记忆中的金丝酥


所以小时候,一到吃饭我就哭,宁可饿着也不吃窝窝头。家里条件即使不好,爸爸每天下班回来都会给我买四个小肉包子,一家人只有我自己吃。这些我都不记得了,也都是在后来妈妈的絮叨中了解的……

儿时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金丝酥”,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还记得它的。那是一种巧克力味的方便面,每袋里边一共四条,那是我小时候所能想象到的,最好吃的东西了。金光闪闪外包装袋,上面画着一个金丝猴,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包装上写的也是“金丝猴”?

记忆中的金丝酥


说起这金丝酥,不自觉地又想起儿时的一件事。那时我们一到考试的时候,早上大家就都不吃饭,而是都买一袋金丝酥。这是个多么奇怪的“习俗”啊?但就是那么莫名奇妙的被延续了我的整个小学时代。

现在想想可以理解了,那时穷啊!小伙伴们平时都吃不上啥好吃的,于是到考试了,借机“骗”点福利呗。聪明的孩子先起了表率,而后一传十、十传百……便成了纸房头小学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果就是一到考试,小卖部金丝酥就会脱销,好像谁要是不吃,就是一件很丢人,很不合群似的。

那是我四年级期末考试,一大早起来,我就兴冲冲跑去找老妈“妈,我不吃饭了,给我7毛钱,我去买方便面?”

“吃什么方便面?没营养还花钱。来吃个鸡蛋”。妈妈一边说一边给我剥鸡蛋。

“我不吃,人家今天都吃金丝酥,我也吃怎么了?”我一边推着妈妈递过来的鸡蛋,一边不耐烦的反驳到。

“那你等着,我给你拿钱去”老妈放下鸡蛋,沮丧地朝里屋有去。

过了老半天,老妈出来了递给我几个毛票还有两个钢镚。我拿过来一看,不对啊!一张两毛、两张一毛、再加两个五分的钢镚,怎么一共才五毛钱啊?

“妈,还差两毛呢?得七毛。”我焦急地问道。

“方便面五毛的排骨的,不一样吗?不要就算了,在家踏实吃饭。”妈妈生气得说道。

见妈妈都生气了,知趣的我拿着手里的钱,灰溜溜地去上学了。

到了学校,大家基本都到教室了,心满意足地啃着方便面聊着天,那时对于金丝酥的享受早就冲淡了对于考试的恐惧了。

“很见不得人”的我,怯生生地摸回自己的座位,小心翼翼地拿出我的排骨方便面,在桌子下边捏成小块,然后快速放一块到嘴里,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大家谁都不知道,有个女孩今天偷偷吃着和他们不一样的金丝酥,更不知道那个女孩,放学后在学校后边的林子里哭了很久很久……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有,她就不可以有?为什么她不能和大家都一样?



记忆中的金丝酥


长大后的女孩才明白,那一年爸爸基本没工作家里入不敷出;那一年的五毛钱是妈妈所能拿出来的所有家当;那一年她上学走后妈妈自责地哭了很久……

不知不觉人近中年,我们终于也活成了当初不太待见的父母样子。恐怕各中辛酸只有到现在才能真正体会吧!

友友们!其实岁月何曾亏待过我们,爹娘给我们的是他们的全部!好在现在明白还不算太晚……


记忆中的金丝酥


作者简介:


贺兰岳,河北沧州人,一个哭过笑过,成功过也跌倒过的80后女孩!3月初进去简书开始写作,47天输出8万余字,收获无数粉丝及喜欢。希望我的文字可以带给你丝丝感动与温暖,那将是我存在的最大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金丝   北方地区   小卖部   棒子面   毛票   窝窝头   金丝猴   棒子   排骨   方便面   美文   儿时   鸡蛋   妈妈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