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亦学问

——人生边鼓(73)

失败亦学问

人的一生,总会要遭遇到挫折与失败的,如果连一次失败都没有过的人,是根本谈不到成功的。如何面对失败,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中国曾有句古语,叫做“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一次失败,人的经验和智慧就会有所增加。这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在某种条件下,坏事也可转为好事”。“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看来,失败还真是成功之母。

据报道,日本科技厅别出心裁地设立了一个机构,叫“活用失败知识研究会”,它的主要宗旨是构筑“失败学”,即:把科技领域里发生的事故和失败等资料搜集、整理并进一步分析、研究,探索其中的规律,从而把失败做为一种“知识资源”,从中获取有益的经验。“失败学”专家、东京大学工学院教授烟村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的知识和发现以及新的技术的开发,不少都是建立在不断失败的基础上的。”这说明失败真的是成为一门学问了。

自有了人类以来,无时无刻不是在与失败相依相伴,形影相随。这些失败,有的是人为因素在起作用,有的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由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神鬼莫测的自然变化造成的,是人的力量所难以抗拒的。既然失败不可避免,那么,如何认识、对待和处理失败,并进而转败为胜,也就成为一道急待破解的人类的共同课题。日本科技厅的做法无疑是一聪明之举。尽管它的研究范围仅局限在科技领域,但我们仍然可以由此及彼,把“失败学”的研究与使用,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认为,人们对待失败的态度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不吃一堑也长一智。人们并非只有亲身经受失败才可以增长智慧,亦可以通过别人的失败总结教训,从而举一反三,使自己避开失败;第二种是吃一堑长一智,这种人,面对自己经受的挫折和失败,毫不气馁,而是勇敢的面对失败,以失败来战胜失败;第三种是吃一堑也不长一智,这种现象在集体和个人身上均有不少存在。对于失败,没有勇气面对,不愿也不敢承认失败,而是千方百计地隐瞒、掩饰事实真相,永远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出现。所以,这第三种人,其实是世上最愚蠢的人。

故人云: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既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让我们勇敢地面对它的挑战,去驾驶失败,化腐朽为神奇,使失败成为我们成功之路上的启迪和前进动力,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安知非福   神鬼莫测   形影相随   由此及彼   转败为胜   日本   不可避免   美文   学问   科技厅   挫折   做法   人类   智慧   领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