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太原庙雕之战

庙雕,位于太原市东山牛驼寨西五公里以外的山间,是太原解放战役留下的保存完整的一处遗址。

解放太原庙雕之战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修建的碉堡(含日本人留下),是 阎锡山“百里防线”的标志性建筑。到1948 年底,太原的 “ 百里防御圈 ” 内外耸立起 5000 余座碉堡,太原因此号称是 “ 可抵 150 万军队 ” 的 “ 碉堡城 ” ,成为当时全国设防最坚固的城市之一。这些碉堡依山势而建,种类多样,形态各异,以梅花碉、筒碉、地堡、暗堡、庙碉等为主。

解放太原庙雕之战

庙碉是牛驼寨防守太原东山四大要塞(淖马、小窑头、小 山头)之一,是阎锡山的指挥碉,要想攻克牛驼寨,必须先攻克庙碉。庙碉轮廓长得像寺庙,实则乃一碉堡,故名庙碉。

解放太原庙雕之战

庙碉是牛驼寨防守太原 东山四大要塞之一的核心阵地,是阎锡山的指挥碉,要想攻克牛驼寨,必须先攻克庙碉。它由石块和钢筋水泥构筑而成,墙壁厚度超过一米,炮弹打上去只能留下一个白点,异常坚固,其碉顶的坡度和厚度能够有效降低和化解炮弹的攻击,四周还有几个小碉,都有通道相连。

解放太原庙雕之战

下面沟壑众多,易守难攻,是人民解放军部队在进攻中最难啃下的一块骨头。

解放太原庙雕之战

在对庙碉的第一次进攻中,解放军伤亡了700多人,随着淖马、小窑头、 山头等要塞相继陷落,庙碉已是三面受敌,成为一座怒海中的孤岛。

解放太原庙雕之战

1948年11月9日,人民解放军再一次吹响了冲锋号,解放军的火炮从不同方向发起轮番轰击,一颗颗炮弹裹挟着尖厉的呼啸飞向了牛驼寨,主要阵地上平均每平方米都要落下数发炮弹,远在绥靖公署也能感受到它痛苦的颤抖,天崩地裂般的震动甚至使陡峭的劈坡崩塌。

解放太原庙雕之战

人民解放军付出了巨大牺牲之后,仍然未能攻克庙碉,到第17天,人民解放军先后9次爆破,5次攻击,耗用了1000余公斤炸药之后,将庙碉炸开一道高两米、宽一米的缺口,震昏碉内守军,最终夺取了庙碉。

解放太原庙雕之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太原   太原市   人民解放军   暗堡   东山   冲锋号   碉堡   要塞   炮弹   山头   阵地   美文   厚度   坚固   百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