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读余华的小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之感,但是压抑之中又带着点幽默,幽默之中又带点失落。

读《在细雨中呼喊》,总感觉无论是里面的人物还是情节是那么的实际和逼真,又是那么的遥远和虚幻。这种矛盾心理在心里反复徘徊着。

里面无论是孙光林,孙光平,孙光明还是孙广才,现实中从自己身上或者是周围的人身上总是能多多少少看到这些人物的缩影。

孙广才和孙光平同时爬上了寡妇的床,这很荒诞,可是又似乎很写实。孙广才性格懦弱,贪财好色,有妇之夫爬山寡妇的床不说还对自己的儿媳妇也下手,这种畜性在现实生活中也不是看不见的。

孙光平性格暴躁,在家庭成员中和父亲算是比较对眼的,在这一点上他爬山寡妇的床好像是意料之外,却又是在情理之中。好不容易他想有个家过着简单又平凡的生活,自己的媳妇却又被自己的父亲给污染了。孙光平一怒之下割下了孙广才的耳朵,进了监狱。这无疑是一个悲剧。在人看到生活的希望的时候,现实又给其重重的一击,把人打到谷底。

但是孙广才和孙光平也有让人感动的一面。在孙光明死的时候,孙广才和孙光平背着孙光明不停歇地跑,直到精疲力竭。可是我还没在感动中走出来,又看到了孙光明悲哀的一面。孙广才和孙光平想通过孙光明的死,来获取去大城市的机会,他们想通过这无辜的小孩的死亡来为自己谋利。顷刻之间浓浓的悲哀弥漫开来。

书中似乎每个人都是悲哀的。孙光平和孙广才上文已经有所提及,苏杭和苏宇不也是吗?父亲因为和寡妇有染,从此家里没有了安宁。苏杭和苏宇因为性冲动和性变态纷纷走上了畸形的人生之路。音乐老师和漂亮女生的师生恋在被揭发之后双双也没有了幸福可言。青春靓丽的冯玉青本来有着明媚的明天,却把自己的身心交给了村里的无赖继而被无情地抛弃,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还有祖父,处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之中,自然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他在很多时候的地位是和孙光林是一样的,不被重视,不被关心,却分分钟被辱骂和嫌弃。所以在打破了东西之后他诬陷孙光明和怂恿孙光明割桌腿即使是很可恨,但是也很可怜。所以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和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是互通的。在祖父闭眼的时候孙广才几乎还带着窃喜这无疑是这对父子的悲哀。

在细雨中呼喊,呼喊希望,呼喊光明,可是很多时候招来的却是绝望和黑暗。

未来不可预知,但是过去的回忆却是可以实实在在地在自己的脑海里。即使当时发生的事情给当事者带来多大的冲击,成为回忆之后却可以任由自己把握。

这部小说带给人的画面感很强,所以印象才会那般深刻。但愿所有善良的人都能在这个世间被温柔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细雨   贪财好色   实实在   当事者   师生恋   如履薄冰   读后感   寡妇   祖父   可恨   美文   悲哀   性格   身上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