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读后感

我记得第一次读沈从文先生的文字是《边城》,记忆尤其深刻。


《湘行散记》读后感

翠翠的善良,朴素,清纯;傩送的痴情,细腻;天保的实在,豪爽,慷慨;都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还有里面的爷爷,忠厚 ,对自己的孙女极为疼爱,正直,善良,持有中国传统美德。

天保的死让我意难平,这么好的一个小伙,就这样在这么好的年纪断送了性命,真是可惜。

在读这本书《湘行散记》的时候,总是会时不时地想起《边城》。

《湘行散记》读后感


很多时候,我们读文章,能明显地感觉到创作的印记,辞藻华丽,太过文学;里面的好词好句给人乍一看是觉得很好,可是那种良好的感觉却无法持久,再去细细回味的时候,渐渐地就失了兴趣。

可是读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却不然,里面的语言十分自然,一点也不矫揉做作,一点也不矫情,没有刻意去编写的痕迹。

好的作品,是离不开现实的生活的。如果单靠空想可以创作不朽的作品我想这是极难的。沈从文先生在《湘行散记》里的所见所闻写得很细腻,让人读了极为舒适,一点也不累赘。尤其是写景物方面,真是勾起了人最渴望去一睹那里的风情。

《湘行散记》读后感


这本书里描写很多底层人们的生活,让我觉得那时候的日子实在是不容易,大家都在为生存奔波,而不是为了生活。很多人在这个世上所经历的一切,就是纯粹地为了活下去。他们所经历的磨难和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吊脚楼里的女子,水手,他们的心里仅存着一点点的生活的寄托。他们无法预见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可是他们依然是心存着活下去那短暂的积极和希望。

闭着眼睛,一个姑娘的身影浮现在脑海,她小的时候被一个所谓的军官引诱,从那时候学会出卖自己的身体来讨生活。可是在别人看来她命如草芥,可以随意蹂躏。她的父母为了多拿几个钱,也是出卖女儿过活。可是她在一次被侮辱后吞咽自杀,她的父亲也在一次事故中死去。一家人的悲剧在那时候却不是罕见的,这种情况让人细思极恐。

在读沈从文先生写给她爱人的信的时候,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对她的浓浓的爱恋。这种爱恋真的是嵌进血肉,深入骨髓。在现在科技发达网络覆盖率极其广的时代,那种对一个人深深的思念早已经淡然离去。更多的只是快餐式的肤浅的念想。那种悠悠的纯粹的,真实又露骨的思念反而觉得难能可贵。加之现在很多贴吧和app泛滥,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倾诉吐槽,人们最内心深处的想法反而越藏越深。

《湘行散记》读后感


读《桃花源记》的时候,人们往往只是看到岁月静好,去旅行很多时候也只是走马观花,可是只有深入接触,看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景,才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这个地方所存有的思想和观念,才能是真正的了解。

读了沈从文先生的作品,我似乎知道了写作的灵感是从何而来。多经历,多领悟,写出来的文字才是有灵魂的。沈从文先生的视野很宽阔,看到了地方的美,也看到了地方的不足,并且有针对性的建议。那是沉淀了多少的知识和感悟,才能有这般浑然天成的语言。


《湘行散记》读后感


《湘行散记》读后感


那些美好的风景,在欲睡未睡之际,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接着成了我每一个温暖的梦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散记   天保   桃花源记   草芥   边城   读后感   这个地方   美文   爱恋   细腻   善良   深刻   思念   语言   文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