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那年,那人,那狗

小说:那年,那人,那狗

听说,养狗之人,爱狗至深,为何爱狗爱到如此地步?你说,因为狗的生命里只有你。

——万物皆有灵

夕阳照耀下的桃木镇一片祥和景象,平整漆黑的柏油马路边上,矗立着一排排二层小洋楼,所有小洋楼清一色地涂着红白相间的外层漆,看起来如同一座座并排的别墅。

马路上虽然来往的车辆不多,但道路两旁的人行道上有说有笑的大叔大婶却是络绎不绝。有的手持彩色舞扇,有的手持藤杖,有的肩背木制长枪,有的腰胯牛皮小鼓,从四面八方朝小镇中心的文化广场走去。

对于这座建在旧镇“尸体”上的新桃木镇,这是每天早上和傍晚都能看到的景象。零几年的那场大地震,几乎将老桃木镇的一切都摧毁了,随后在国家帮助下,建立了这座新的桃木镇,原本经济落后、道路闭塞的落后乡镇,天灾过后,被打造成了全国小有名气的旅游小镇。

原本桃木镇的人赖以为生的便是种植各种桃木水果,但现在,整个桃木镇很难看到以前品种繁多的桃木,取而代之的是全镇统一种植的风景桃木树,这种桃树只开花,不结果,目的只是为了美化小镇,毕竟靠着逐渐发展起来的旅游产业,小镇人民的收入比之以前翻了不止多少倍。

小镇入口处有一座简易围墙隔出来的垃圾场,早晚桃木镇的人都会来这里扔垃圾。垃圾场无人看管,但早晚总能看到垃圾场深处有一个老人四处翻找东西的身影,那道身影很瘦小,而垃圾场旁边的空地上则蹲坐着一只混种的金毛犬,安静地盯着老人,倘若有人来扔垃圾了,会叫一两声,似乎在提醒他们注意点扔,别砸中了老人。

这位天天在垃圾场里翻找东西的老人,早些年在桃木镇很有名,几乎所有桃木镇的人都知道他,老人姓黄,至于全名没人知道,熟悉的都叫他老黄,老黄是个外来户,老桃木镇没被地震摧毁前,他一个人居住在一间破烂、被人遗弃的木头房子里,平时少言寡语,也没有亲人,但很乐于助人,谁家有事他都会去帮忙。

地震发生后,政府根据每户原本毁掉的房屋进行补偿救助,那座原本遗弃的木头房子瞬间成了香饽饽,旧主人跋涉一千多公里回来,领了补助款,没有选择房子,就这样,老黄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原本镇上打算给他申请一个低保户名额,但因为他是外乡人,加之老黄本人似乎也不太想领低保户这个补助,带着几件家具在一座桥洞安了家。

后来镇上重建,工地上很是需要劳动力,老黄为人老实、做事卖力,很多工地的包工头很喜欢老黄。就这样,老黄一年到头几乎全在工地上做着小杂工,虽然辛苦,挣得不多,但一个人生活也足够了,还用余钱买了一辆三轮车,焊了一个简单的棚子,经常骑着这辆三轮车去工地。

很多人都劝老黄搬出桥洞,但老黄却始终不愿意,工地上干了几年后,老黄年龄上来了,加之常年生活水平一般,身体也不太行了,这时工地上便不敢招老黄干活了,生怕他出事。就这样,唯一生存的来源也断了,加之生病,原本不多的积蓄也很快用光了,但面对镇上其他人的救助和施舍,老黄总是笑着说自己生活还过得去,从不接受,似乎他骨子里就有一股别人不懂的倔犟。

渐渐地,老黄便开始骑着那辆三轮车到处捡废品,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镇垃圾场里有残余价值的废品比以前多了不少,靠着卖废品,老黄的生活也算能勉强过得去。

一年多以前,老黄在垃圾场捡完废品回来,在桥洞的对面发现了一只落入水中,正在拼命挣扎的小狗崽,出于好心,他赶忙挽起裤脚,下去把狗崽捞了起来,抱回桥洞用毛巾擦了擦,生了一堆火,硬生生把这只狗崽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从此,老黄外出捡拾废品总会把小狗崽带上,还给它取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水来,或许是因为小狗崽是老黄从水里面救回来的吧。日子一天天过去,水来越长越大,胃口也与日俱增,所幸垃圾场的各种废弃食物也不少,而水来也从来不挑嘴,老黄喂给它什么,它就吃什么,很是听话。

水来似乎天生很有灵性,老黄只叮嘱过它一次不要咬人,水来就真的没有咬过人,但每次老黄蹲着在垃圾堆里翻找废品时,见有人来扔垃圾,便会叫唤两声,似乎在提醒来人注意,不要扔垃圾砸中老黄。

虽然老黄每次都带着水来,但他从来不让水来帮自己,也不让水来进垃圾堆,哪怕水来不小心在哪里弄脏了,他回去后立马会把水来叫到河边,清洗干净。后来桃木镇开始对流浪狗进行清理,防止狗咬伤旅客的事情发生,而自家养的狗,除了需要打疫苗,还需要佩戴项圈和牵引绳。

对此,老黄毫不犹豫地带着水来在镇里的防疫站打了疫苗,还给水来买了一个很精致的项圈,在老黄眼里,水来似乎就是自己的孩子,宁愿自己累一点,也舍不得孩子吃一点苦,受一丝委屈。

转眼间,一人一狗的生活已经过去两年,水来越发强壮,几乎有半人高,很是精神,而老黄的身体则是每况愈下,渐渐地连三轮车都上不去,只能吃力地推着三轮车走,而水来也很懂事,会主动跑到三轮车前面,用嘴衔着一根麻绳,让老黄能省一些力。

对于水来,桃木镇不少人都很喜欢,觉得它很有灵性,会主动给它食物,但不知道是水来通人性,还是天生和老黄有一样的秉性,从来不吃别人赠予的食物,哪怕是两天没吃东西,对此,老黄也从来不勉强,只是笑着摸摸水来的脑袋,然后对来人表示道谢,但食物却是从来不收。

日子一天天过去,进入深秋,气温越来越低,桥洞原本就不怎么保温,在寒风的肆虐下,深夜老黄不得不点燃一堆大火才能抵御住寒气的侵袭。但老黄身体越来越差,捡来的柴火却远远抵不上每夜消耗的量,一个月的时间,桥洞外捡来的那堆柴火便烧完了,但老黄也无能为力,他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听着耳边寒风传来的呼啸声,老黄心里泛着泪光,一张褶皱的老脸上满是愁。

老黄他愁的不是自己,从他的眼神中便能看出,他在担心水来,担心水来的未来该何去何从。原来在被子另一端的水来似乎感受到了老黄颤抖的身体,突然来到了老黄身前,将身子趴在老黄身体上,想用自己的体温为老黄驱散一点点寒冷。感受到压在身上的水来,老黄笑了笑,心头暗暗做了一个决定。

冬日的夜晚总是那么漫长,初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入桥洞,照在了那一人一狗身上,老黄醒来后才发现,水来的毛发上还凝结着不少冰霜,但一夜都未曾移动过一次,生怕惊扰了老黄,而自己却承受着冬日里的严寒。见此,老黄轻柔地抚摸了一下水来的脑袋,水来用舌头不断舔着老黄的脸。

“走,水来,今天咱们爷俩去吃顿好的。”老黄笑着说完,便掀开那床破旧的棉被,披上那件满是补丁的军大衣,而水来抖了抖身上的露水,开心地跟在老黄身边。

老黄带着水来去了一家以前他在工地上经常去吃的老字号面馆,这家面馆也卖一些羊肉或者牛肉格格,今天老黄很是“豪横”,不但给自己点了一碗热腾腾的大份牛肉面,还给水来叫了两份羊肉格格和一大碗泡饼。一人一狗,在面馆最偏的一个角落,温馨地品尝着人间美味,水来每吃一口,便抬头望一眼老黄,尾巴还甩来甩去,满满的幸福感。

吃完早饭,老黄今天没打算去捡拾废品,也没去收集柴火,而是牵着水来,走遍了桃木镇的每条小路,当走完最后一条小巷时,他们最后还是来到了垃圾场,老黄这一次没有进去,而是靠在围墙上扫视了一下这个无比熟悉的老地方,叹了叹气,便带着水来朝着桥洞走去。

走向桥洞的路上,老黄顺带捡了几根别人装修遗弃的废木板,到了桥洞,他把这个呆了多年的家里,唯一的一件家具——木藤椅拆了,然后和哪些废木板一起生了一堆很大的火,就像第一次从水里救起水来时生的那堆火,很大很大,也很温暖。

见老黄把藤椅拆了丢进火里,水来有些焦急地围着老黄转来转去,似乎很不理解老黄为什么要把藤椅烧掉。

这一夜,燃烧着藤椅的火堆一直持续到凌晨天已经微微放亮,一人一狗都没有睡,水来半个身子趴老黄腿上,老黄一直抚摸着水来,背、腿、脑袋,一遍又一遍,似乎想一次把水来的模样刻进骨子里。

随着一声声鸡鸣响起,在昏暗路灯的映照下,老黄将那床破旧的棉被叠好,然后放在了三轮车上,将水壶和一根捡来的木杖也一同放入车内。水来似乎很好奇老黄在做什么,紧紧跟在老黄身后,待得老黄准备推三轮车时,还是和往常一样,跑上前去咬住那根麻绳,老黄没有马上走,而是回首看了看桥洞,嘴唇微微动了动,像是在告别老朋友一样,然后便在水来的帮助下,推着三轮车朝着桃木镇中心走去。

约莫半个小时,老黄和水来来到了一座修了花园的房子外面,便停了下来,将水来唤到身边,没有说什么,就一遍遍抚摸它,像是在做一场最后的告别一样,而水来似乎也感受到了什么,伸出舌头回应着老黄。

等了一会,花园的铁门开了,走出一个中年男子,看向老黄,再望了一眼水来,开口道,“老黄,来了怎么也不按一下门铃。”

老黄尴尬的笑了笑,“我也刚刚到,也想和这小子多呆一会。”一边说着一边牵着老黄朝院子内走去,老黄径直牵着水来朝院子角落的一个狗笼走去,将牵引绳牢牢地系在一个狗笼的铁圈上。

“汪汪汪”、“汪汪汪”,见到这一幕,水来似乎也明白了什么,狂躁地叫了起来,还猛跳着,狗笼都被水来拉扯得一直作响。

这个中年男子是老黄以前工地的包工头,人很不错,家里也有钱,最主要是一家人都喜欢狗,之前养了一只宠物狗,结果被车撞死了,而老黄昨天便和他商量好了,想要把水来托付给他,毕竟他已经没多少日子了,水来跟着他只会是吃更多的苦,他养不了这个长大的孩子了。

老黄一边用粗糙、干瘪的手抹着眼泪,一边强忍住不回头,一个劲地朝着院子外走去,但随着老黄每走远一步,水来的嘶叫声便增强一分,那固定在水泥地上的狗笼都被扯得有些轻微变形。

哪怕老黄知道此时此刻的水来,内心也一定和他一样巨痛,但他没办法,为了水来,他只能忍住,这样水来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

出了院子,老黄推着三轮子朝着桃木镇外缓慢走去,每走几步,便朝着水来的方向望几眼,就这样一直挣扎着。

原本老黄是打算离开桃木镇,找一个没人认识的荒山野岭老死,免得给别人添麻烦,但他却始终放心不下水来,在桃木镇外几百米出的一个石亭停留了两天。

这天天刚刚亮,老黄便被一阵摩托车的声音惊醒,睁眼一看,来的人竟然是包工头。

“老黄,你还是跟我回去一趟吧,水来那狗太有灵性了,你走后它便开始绝食了,我们全家都于心不忍,这样下去它铁定会饿死。”包工头一脸无奈地说道。

一听水来绝食,老黄瞬间崩溃了,被子扔在地上便朝着桃木镇一瘸一拐地跑去,却被包工头拦住,“你这样走回去得多久啊,来,我载你回去。”说着便把老黄扶上了后座。

来到包工头家的院子里,老黄看到几乎消瘦了一大圈,毫无精神趴在地上的水来,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水来看到老黄的瞬间,猛烈地冲撞着狗笼,大声叫唤了起来。

老黄赶紧打开铁笼,将水来抱在怀里,如同一个做错了事的老父亲一般,自责道,“对不起,水娃子,我不该把你丢下。”水来不断地用舌头舔着老黄的脸,像是在告诉老黄,“是你救了我,养了我,没有你,我又怎会独自活下去。”

随后,老黄将牵引绳解开,让水来喝了点水,吃了一块包工头给的猪肉,便带着它朝着桃木镇外走去,一人一狗,一边走一边互相对望,远远看去,那场面和谐得让人难以置信。

带着水来,老黄并不打算回桥洞,也不打算继续留在桃木镇,而是推着三轮车朝着远方走去,目的地在哪里老黄自己也不知道,能走多远,他心里也没底,但他知道,只要有水来陪伴他,他的路就不会孤独。

一人一狗一辆三轮车,就这样开始上路了,夜晚就在三轮车上互相取暖度过,至于吃的依旧是在垃圾中寻找,找到了就吃,找不到,一人一狗就饿肚子,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一个多月。

这天,三轮车停在了一个很偏很偏,靠近一条小溪的地方,昨晚深夜天空突然下起了雪,这时的老黄已经是彻底走不动了,微微挪动一下腿,都会引起全身一阵巨痛,这一刻老黄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天堂距离自己已经不远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昨天三轮车停靠的地方还算不错,想要喝水,只需动一动,伸出手就能够到溪水。但仅仅是动一动,对于老黄来说,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水来啊,等过几天我走了,你就自己离开这里找户好人,好好活着,一定要听话,不能咬人,知道吗?”老黄望着趴在身上的水来,有气无力地说道。

水来似乎听得很认真,但它却从未想过离开老黄,中午,雪开始变小了,老黄依靠在车棚上,望着那洁白的雪,这时,水来突然跳下三轮车,消失在了老黄的视野里。

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老黄的精神都开始变得恍惚了起来,眼睛昏昏沉沉的,似乎一闭上,就不知道还能不能再睁开。

不知什么时候,老黄隐约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添自己,费力睁开眼,发现是水来,而且身前的被子上还有一个装着半根油条和一个包子的白色塑料袋,原来中午水来是去给自己找吃的了。

看到包子和油条,老黄很是欣慰,心头也充满了担心,他们停留的地方很偏,距离最近的镇子也差不多有二十几里路,还是下雪寒冷的冬天。

“水来,我老了,已经快死了,你不用管我这个老家伙,你肯定也没吃东西吧,这油条和包子你吃,老黄我不需要了。”说着便把塑料袋里的包子递给水来。

但水来晃了晃脑袋,伸出舌头舔了舔老黄,似乎在告诉老黄,“你不吃,我也不会吃。”

见状,老黄清楚水来的性格,自己若是不吃,它肯定也不会吃,无奈的笑了笑,把包子掰成两半,一半递给水来,自己吃起了另一半。

见此,水来方才开口,吃起了包子,吃完包子水来跳下三轮车,很快又跳上了三轮车,用舌头舔着老黄的嘴唇和脸,一遍遍给老黄喂水。

就这样,水来每天跋涉几十里去有人的镇子里给老黄找吃的,有时候很晚很晚才带回一点吃的,找不到食物的时候,它会守在一些店的门口,等店铺关门扫地时,便上去捡拾一些能吃的。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这样的生活维持了十多天后,老黄终于还是撑不住了,那晚闭眼之后便再也没睁开过,任凭水来如何叫唤、如何舔舐,老黄都无动于衷。

但每天清晨,水来还是继续去给老黄找吃的,因为他并不知道老黄再也吃不了东西了,带回来的食物越来越多,都堆放在老黄身体四周。

这天水来依旧出去寻找吃的,却未像以往那样,在日落时分返回到三轮车里。

并非所有地方的人都了解老黄和水来,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心存善良,这天水来日常在镇子寻找食物,却被几个小孩子用石头一直追着砸,但水来一直都把老黄的话放在心里,不咬人,只是叫了一声,不知是被砸得太疼了,还是想吓唬吓唬几个小孩,却被几个小孩的父母追着打,一个成年男子一砖头直接砸断了水来的一条腿,瞬间鲜血淋漓,但水来并未嘶叫一声,因为它嘴上衔着好不容易找到,要带给老黄的食物。

或许是出于好奇,也可能是人性的一点善良,几个成年人并未继续追打,而是一直跟着水来,想看看这只狗到底在干嘛。

一路忍着断腿的剧痛,跋涉了几十里,傍晚时分,水来终于回到了三轮车旁,一片被雪覆盖的山路印着一条沾满血的拖痕,望着三轮车里还是没有睁开眼的老黄,水来无力地舔舔了老黄,然后便趴在了老黄身上,它也太累了。

跟随而来的一行人看到这一幕,瞬间懊悔不已,尤其是那个扔砖头的中年男子,朝着水来和老黄跪了下去。

看着陌生的几人,水来无力地叫了几声,似乎在警告他们不要打扰老黄,原本几人还想将老黄下葬,以弥补自己的罪过,但水来似乎并不希望他们靠近老黄,甚至是三轮车,它用着最后一丝生命,狠狠地盯着几人,直到几人离开,它才趴回老黄身上,看了看老黄,也闭上了眼睛。

最后这一人一狗的事情传到了桃木镇,桃木镇的人自发组织,为老黄和水来,在桃花镇建了一个简易的墓地,将一人一狗合葬在一起,而这一处墓地,也是后来到桃木镇旅游的人,必去的一个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桥洞   镇子   藤椅   柴火   包工头   垃圾场   废品   美文   工地   包子   舌头   小镇   身上   食物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