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善“变”,永葆童心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教师善“变”,永葆童心

《陶行知教育文集》中选编了两篇文章,《师范生的第一变——孙悟空》和《师范生的第二变——小孩子》。陶行知先生认为:师范生要会变,第一变成孙悟空,第二变成小孩子。读完这两篇文章后,我不得不佩服陶老先生的教育信念与智慧。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积贫积弱、烽烟四起,中国饱受外来列强入侵、国内军阀混战之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陶行知先生还心系中国教育,谋求中国教育之发展道路,他的教育文集中无不闪耀着教育智慧的光芒,其观点和理念至今仍然有着深远的意义。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头号人物,他乐观聪明、机智勇敢、调皮顽劣、灵活多变、热爱自由、惩恶扬善,充满了斗争精神,最受读者喜爱。他天不怕地不怕,毛泽东诗句“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精辟地道出了孙悟空的本质。师范生毕业后就会成为教师,担任起教育之责任,陶老先生为什么希望师范生第一要变成孙悟空呢?这是因为陶先生把小朋友比作唐僧,师范生就是孙悟空,教师自然也是孙悟空了。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小朋友成长之路好比唐僧西天取经之路,一路走来,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要想取得真经,就必须锲而不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小朋友从无知到有知,从少知到多知,一步一步地成长为有用之材,其间无不经历千难万险,教师就应该像孙悟空一样,积极辅佐小朋友攻艰克难、斩妖除魔,才能促进小朋友健康快乐成长。

当然,孙悟空并非是十全十美的人物,他也有不好的一面,如有时目中无人,桀骜不驯,老师要变成孙悟空也得摒弃孙悟空的不好一面。孙悟空会七十二变,那么让他变成一个小孩子是轻而易举之事,但是,他所变的小孩子形似心不同。例如他在狮驼洞里变成了一个小钻风,诗曰:

“儿童园里无老翁;
老翁个个变儿童。
变儿童,
莫变孙悟空!
他在狮驼洞,
也曾变过小钻风。
小钻风,
脸儿模样般般像,
拖着一条尾巴儿两股红!”

这首诗告诉我们:教师要会变成小孩子,但是千万不要像孙悟空变成的小孩子那样,只是脸同,模样相似,但是身上的毛都没有变过来,当然内心也不尽相同了。我们应该变成一个形似神也似,内外合一的真小孩。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在孩子面前要富有童真和童趣。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观看过一些教育大家的现场课或视频课,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把自己当着孩子,跟孩子们一道在玩中学,学中玩。李镇西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表演课本剧,在表演中学习课文;宋运来老师与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在玩耍中寻找写作素材;窦桂梅老师与孩子们在整本书阅读中探宝,感受阅读经典名著的无穷魅力。这些教育名人的事例告诉我们:教师要善“变”,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跟孩子们同生活,共甘苦。

陶行知先生在《师范生的第二变——小孩子》一文中写过一首诗,全诗如下:

“人人都说小孩小,
谁知人小心不小。
您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

的确是呀,许多伟大的发现和发明无不是他们在孩童时代通过观察、思考所得,如牛顿看见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看到水壶烧开水发明了蒸汽机,费奥多罗夫童年时通过观察与思考发现了人类的进化过程……看到这些,您还敢小看小孩子吗?

我们不仅不能小看小孩子,还是把自己变成小孩子,要有一颗童心,永远童心不泯,才能做小孩子的表率,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童心   唐僧   教师   师范生   老翁   中国教育   美文   老先生   中国   悟空   小朋友   小孩子   小孩   文集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