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马说》之对公务员体制的危害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写得一手好文章,其中所谓的杂说更是受到民间推崇。如《古文观止》中就有记载,杂说四——《马说》,揭示了统治者压制人才,糟蹋人才罪恶,表达了韩愈内心不平之声。从这个角度出发,此篇文章千古足矣!

只是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才的彰显,机制的完善,已经使得韩愈的观点,不仅落后,而且不适时宜,更无法推进时代的进步。问题出在哪里?

其一,发现人才的命运寄托在伯乐身上,缺乏科学的机制与制度的合理。我们承认,伯乐有千里马的慧眼,,也有发现千里马的能力。只是偌大的国家,只有一个伯乐,终其一生,能发现多少人才?若是生命不长,涉及到的区域不广,那么,发现人才就失去了“无所不遗”的价值,这不能不是局限。所以仅仅靠他,不知道会使天下多少人才终老林泉。

其二,国家社会是分层次的,人才结构也相应适宜,一律用千里马的标准去衡量,可能会导致千里马不复存在。一种竞争过度,使得马不敢奔驰,以千里马自居,担忧受到伤害;另一种千里马的数量过少,存活率就不能很高,最终千里马因数量的关系会不断减少,最后失去繁衍的机会;第三大量的“九百里马”“八百里马”其实都有自己的竞争力的,只要给它们一个草原,就可以变成千里马的,这样的机会不给它们,光盯着千里马,就不适应时代发展与政府的需要。

韩愈《马说》之对公务员体制的危害

其三,伯乐会成为“神话”的象征。为了得到伯乐的赏识,成为所谓的“千里马”,将会有一些不是千里马的,靠关系、财力、地位、美色等去拉拢伯乐。即便伯乐能保持自己的清廉,但是,长期以往,不停地骚扰,就会使伯乐失去专注的神情,造成伯乐鉴别“千里马”的失误。更大的问题是伯乐,若是谦虚谨慎,保持晚节最好,万一有所偏差,年老力衰,需要靠他人来支持,对方提出等价交换,伯乐必将不得已,空口说白话也不是不可能的。

由此我认为,韩愈的“伯乐说”与“千里马”,只能在某一角度上说他正确。若是在今天,还靠伯乐赏识千里马,一定是问题不断。没有科学制度的保证与人才培养的机制,仅仅靠一二个伯乐,那怎么能推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

最可怕的是到处贴上“千里马”“伯乐”的标签,四处炫耀,八方应酬,不干实事,不见真学,而岁月流逝,苍老即来,实在是韩愈《马说》之局限所致,故不能不质疑他的思想与观点。

欢迎收藏、点赞、转发、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伯乐   空口说白话   晚节   杂说   千里马   美文   体制   公务员   角度   机制   数量   观点   命运   人类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